江苏产业发展报告: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分析2013
¥
7.96
1.4折
¥
55
七五品
仅1件
作者徐从才、宣烨、孔群喜 编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6344
上书时间2024-12-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五品
-
有水渍痕迹,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从才、宣烨、孔群喜 编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3630979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智库丛书
- 【内容简介】
-
《江苏产业发展报告: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分析2013》第一篇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第二篇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及模式分析;第三篇江苏渔区协同发展经验考察;第四篇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深度透视;第五篇政策建议。
- 【作者简介】
-
徐从才,1951年10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教师,南京财经大学原校长。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10多项;出版专著(包括与他人合著)和统编教材10部,发表论文100多篇,40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等刊物转载,7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 【目录】
-
第一篇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
第一章江苏产业结构转型的历史背景
一、江苏产业结构历史转型的阶段和背景
(一)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背景
(二)传统工业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变的背景
(三)外向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的背景
二、江苏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国际经济环境呈现新趋势
(二)国内经济环境呈现新特征
(三)江苏经济发展环境新变化
三、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产业转型是江苏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产业转型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产业转型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
第二章江苏工业结构演变及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提出
一、江苏工业结构演变
(一)江苏工业经济发展及结构变动
(二)江苏工业结构转型动因分析
二、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提出
(一)相关概念
(二)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三)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理论与模式
(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三、江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一)江苏三大区域产业发展现状
(二)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动力机制
(三)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四)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及典型案例
第三章有关学说评述及区域产业协同的理论基础构建
一、有关学说评述
(一)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二)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三)区域产业分工理论
(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二、区域产业协同的理论基础构建
(一)协同方法及科学基础
(二)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三)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理论基础
第二篇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及模式分析
第四章江苏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江苏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需求因素
(一)影响江苏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消费需求因素
(二)影响江苏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投资需求因素
二、影响江苏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供给因素
(一)影响江苏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资源要素
(二)影响江苏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资本要素
(三)影响江苏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劳动力要素
(四)影响江苏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技术要素
(五)影响江苏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设施要素
三、影响江苏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制度因素
(一)行政区经济影响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二)产业政策趋同影响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第五章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国内外经验
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的国内经验
(一)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与经验r
(二)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与经验
(三)珠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与经验
二、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国外经验
(一)东京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与经验
(二)伦敦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与经验
(三)纽约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与经验
第六章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现实基础及模式
一、江苏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区域总体经济水平较高且存在地区差异使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可能
(二)区域间的互补性和产业梯度是江苏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石出
(三)地理临近及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达性为江苏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四)区域中心城市创新能力较强为区域产业联动协同提供了强劲动力
(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二、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一)政府主导模式
(二)市场主导模式
(三)市场与政府相结合模式
三、江苏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举措
(一)市场体系建设
(二)加强政府作用
(三)基础设施网络
(四)城市群层级结构
(五)中心城市的作用
第三篇江苏渔区协同发展经验考察
第七章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分析
一、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演变比较
(一)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水平对比
(二)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对比
二、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竞争态势
(一)长三角地区产业相似度比较
(二)优势产业存在相似
三、长三角区域间的产业梯度差与产业转移
(一)长三角区域的产业梯度差异
(二)长三角区域的产业转移
四、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一)长三角产业合作历史演变
(二)长三角区域产业合作现状
(三)长三角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的前景
第八章江苏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演变分析
一、区域内产业部门协同发展的演变
(一)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二)三次产业要素配置演变
二、区域间产业空间协同发展的演变
(一)三大区域经济比重的演变
(二)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
(三)南北区域产业转移
第九章江苏省十三地市产业协同发展的定量研究
一、江苏产业协同演进特征:以生产性服务业
与制造业为例
(一)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共生关系
(二)协同关系的分析
二、江苏十三地市产业部门协同发展成熟度分析
(一)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三、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综合评价指数
(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综合评价指数
(二)部分评价指标的解释及分析
(三)结果分析
第四篇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深度透视
第五篇政策建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