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与分歧:西方六部文学经典重释
¥
7.66
1.3折
¥
59
七五品
仅1件
作者罗文敏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6334
上书时间2024-11-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五品
-
书脊及里面有破损,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罗文敏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08635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24cm
-
页数
31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注重文本细读,对《伊利亚特》、《哈姆雷特》、《简.爱》、《红与黑》、《巴黎圣母院》、《包法利夫人》西方文坛影响非常深远的六部经典叙事作品,一方面对一些引起疑惑与分歧的问题作确证式研究,另一方面对一些前人较少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化。
- 【作者简介】
-
罗文敏,男,汉族,1972年生,甘肃宁县人,文学博士,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比较文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博士后。曾教授外国文学、西方古代文学专题、西方文论等课程。主要研究西方文学与文论、民间文艺学。已出版著作两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3篇(其中《外国文学评论》等CSSCI核心版刊物9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收录1篇。曾参与或主持省部级等项目5项,获省部级等社科成果奖3项,其他获奖若干。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4项。
- 【目录】
-
引言
第一部分 《伊利亚特》
第一章 神话-史诗
第一节 生存环境:海洋与陆地
第二节 叙述对象:从神话到史诗
第三节 史诗世界:共通中的差异
第二章 人神两界:英雄在场
第一节 生存-生命
第二节 命运-神谕
第三章 人物描写
第一节 貌丑二人胡言
第二节 两对弟兄的对比
第三节 阿基琉斯的恶狠与微笑
第四章 战将关系
第一节 阿基琉斯与赫克托耳
第二节 反驳帕-阿“同性恋”之论
第五章 关于神祗
第一节 神祗幻取其他形貌
第二节 神物与神力
第六章 关于死亡
第一节 命限与死亡
第二节 痛苦与净身
第三节 吃喝与死葬
第七章 群体活动
第一节 高呼与阵战
第二节 餐饮与祭神
第八章 数字与职业
第一节 数字
第二节 职业
第九章 话语和推理
第一节 人生感慨
第二节 帕特罗克洛斯“抢”战
第十章 疑惑重重
第一节 矛盾与裂缝
第二节 分歧与化归
第三节 思考与疑问
第二部分 《哈姆雷特》
第十一章 20世纪之前的批评
第一节 “哈评”基本情况
第二节 19世纪“性格批评”
第三节 19世纪末其他批评
第十二章 20世纪的多样批评
第一节 历史学派的批评路径
第二节 新批评派的主要研究
第三节 原型批评的思考结果
第十三章 论哈姆雷特延宕之因
第一节 延宕性格总评
第二节 延宕是一种外在表现
第十四章 《哈姆雷特》语言研究
第一节 浪漫主义批评
第二节 语言研究
第十五章 《哈姆雷特》文本细读
第一节 《哈姆雷特》中的英文疑惑
第二节 《哈姆雷特》中的动物意象
第三节 《哈姆雷特》中先王是有罪的
第十六章 《哈姆雷特》中的镜像与指向
第一节 由核心概念了解拉康早期思想的要义
第二节 《哈姆雷特》中的镜像隐喻
第十七章 《哈姆雷特》中的神话与命运
第一节 《哈姆雷特》中的神话仪式
第二节 《哈姆雷特》中的命定意识
第三部分《简·爱》
第十八章 简·爱性格的两面性
第一节 任家庭教师之前
第二节 任家庭教师之后
第十九章 《简·爱》中的疑惑与分歧
第一节 魅力从何而来
第二节 为何离去又归来
第四部分《红与黑》
第二十章 反观于连和高加林的共性
第一节 环境与性格
第二节 态度与情感
第二十一章 身份确证:干连的无根性
第一节 欲望与失根
第二节 多余与扎根
第三节 失败与无根
第五部分 《巴黎圣母院》
第二十二章 雨果成就非凡
第一节 雨果的成就及其代表作
第二节 雨果小说的基本贡献
第二十三章 《巴黎圣母院》里的ANarKH
第一节 解读希腊词’ANarKH——命运小说
第二节 悲剧:命运安排与语境困厄
第二十四章 克罗德的角色定位
第一节 牧羊人却也是迷途的羔羊
第二节 导航者难免也迷途,迷途者在艰难导航
第二十五章 《巴黎圣母院》的对衬内叙事
第一节 雨果复合型美丑对衬的背景因素
第二节 独特的美丑对衬形式的实验
第六部分 《包法利夫人》
第二十六章 “红杏出墙”的诱因
第一节 立足现实者
第二节 读书追梦者
第二十七章 小说叙事的展演
第一节 直线平板与针脚细密
第二节 反讽读者和游移视点
参考文献
一 著作类
二 论文类
内容摘要
最后,史诗兼具了这样两种文学体裁的优点。
从神话到早期史诗,这是人类早期宇宙观与世界观的雏形时期。第三节 史诗世界:共通中的差异。
一共通:滓然之世
《格萨尔》与《伊利亚特》对世界之初的描述中,体现出的是一个共通的认识:世之初,本混(浑)然。
(一)《格萨尔》,五浊恶世
《格萨尔》的开篇短短两段话(文库本1.1)至少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其一是强调众生的野蛮与冥顽;其二是强调雪域战乱纷起、民灾横生;其三,慈悲观音祈请;其四,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宰是阿弥陀佛。
整个《格萨尔》的开头是铺垫叙事背景,这个背景是“话说生活在五浊恶世的野蛮众生,罪孽深重,用因乘显教,不能使他们解脱;就是用果乘密教,也难令他们成熟。他们心性冥顽,犹如磐石一般,不用凿子去凿,拿水更是难以泡软;用今生来世的法理,不能使他们回心转意;拿佛法戒律,也难以把他们约束”。
那时,南赡部洲大地,特别是雪域藏土境内,到处战乱纷起,民众
灾难横生。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看到这些情景,心中不能忍受,便向西
方极乐世界的主宰阿弥陀佛祈请道……(文库本1.1)
对于上文所言之“五浊恶世”的理解应当是:时至劫末,人寿福德等渐变鄙恶,犹如渣滓,故名浊世。五浊指命浊、烦恼浊、众生浊、劫浊和见浊(文库本1.781)。而观世音菩萨,则总集一切佛性于一体、慈悲为怀、恒常瞻念一切众生,是随侍如来的八菩萨之一。西方极乐世界,是指阿弥陀佛刹土。阿弥陀佛,是无量光佛、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宰。佛教提及轮回,认为众生无始以来,一直旋转在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和畜生这六道之间,无有尽期,此之谓“轮回”。
《格萨尔》是以佛教的“渡”开始叙述的。在上述之背景下,与“渡”相关的“拯救”期待,是格萨尔这个《格萨尔》史诗的最主要人物出场的话语背景。一层层地传递“拯救”之力,一步步地展示层级之序。这是史诗《格萨尔》价值观的基础。
如果可以简单地说,宇宙观是对天地宇宙总的看法,世界观是对世间万物界总的看法,那么就可以说,在《伊利亚特》和《神谱》那个将天空、大地、海洋、冥府、塔耳塔罗斯以及神和人协同考虑的时代,古希腊人的原始意识中,将宇宙观与世界观进行过多区分是没有必要的。
如前所述,《格萨尔》形成于公元12世纪之后,当时佛教已经系统传人并被藏民族普遍信仰,所以《格萨尔》是在宗教氛围极其浓厚的环境中生成的。相比于《伊利亚特》形成时万物有神论的自然崇拜背景,《格萨尔》处于坚定的佛教信仰体系中,有着明确的信仰系统。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书脊及里面有破损,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