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政治、知识分子和产业:新中国60年电影形态研究
  • 电影、政治、知识分子和产业:新中国60年电影形态研究
  • 电影、政治、知识分子和产业:新中国60年电影形态研究
  • 电影、政治、知识分子和产业:新中国60年电影形态研究
  • 电影、政治、知识分子和产业:新中国60年电影形态研究
  • 电影、政治、知识分子和产业:新中国60年电影形态研究
  • 电影、政治、知识分子和产业:新中国60年电影形态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电影、政治、知识分子和产业:新中国60年电影形态研究

4.88 1.4折 36 七五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裴亚莉、饶曙光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4802

上书时间2024-10-12

双利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书脊及里面有破损,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裴亚莉、饶曙光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90074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36页
【内容简介】
裴亚莉和饶曙光合著的这本《电影政治知识分子和产业(新中国60年电影形态研究)》将新中国大约六十年间的电影生产分成四种形态进行研究。这四种形态之间有一个历史性的嬗变过程,与中国社会及思想变迁的过程息息相关。但是这并不是本书的主要目的。《电影政治知识分子和产业(新中国60年电影形态研究)》的目的是要阐明,中国社会和思想的变迁,构成了电影形态的变化,也就是说,“电影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形式、目的、生存手段和与观众的关系。这四种形态是:电影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电影作为电影、电影作为知识分子表达以及电影作为产业。以这四种形态为纲要,分别梳理了以解放区电影为基础的“红色电影”、以旧中国上海电影传统为基础的“电影化的电影”、以电影语言现代化的理论讨论为基础的知识分子电影以及以全球化浪潮为背景的以市场为目的的商业电影的形式创造和文化内涵。这个探讨,既是对新中国电影艺术成就和理论成就的一次总结,也是在新的角度对历史予以评价的一次尝试。
【目录】
导言
第一章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电影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节新中国国营电影制片厂、新的电影叙事范式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确立
第二节张骏祥:喜剧电影、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以及新中国电影理论
第三节“文革”电影作为电影为政治服务的极端表现
第四节谢飞:将电影当作重建精神家园的武器

第二章谢晋:让电影成为电影
第一节谢晋和谢晋电影中的现实
第二节电影精神之一:写爱情
第三节电影精神之二:电影的喜剧性和谢晋电影的喜剧潜流
第四节谢晋电影中的性问题

第三章新中国电影与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小城之春》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和中国电影的现代性
第二节1956—1959年沈浮电影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第三节张暖忻、杨延晋和吴贻弓电影的知识分子视角
第四节黄建新作品: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生活的记录和分析

第四章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五代电影与电影产业的文化基础
第一节电影作为“民族寓言”和20世纪90年代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语境
第二节冯小刚电影和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本土经验
第三节张艺谋电影:发掘银幕民俗和民族文化中的市场可能
第四节陈凯歌与电影的商业化牢笼
结语一种期望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脊及里面有破损,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