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化研究:以普鲁士为研究视角(1871-1910)
  • 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化研究:以普鲁士为研究视角(1871-1910)
  • 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化研究:以普鲁士为研究视角(1871-1910)
  • 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化研究:以普鲁士为研究视角(1871-1910)
  • 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化研究:以普鲁士为研究视角(1871-191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化研究:以普鲁士为研究视角(1871-1910)

7.76 1.7折 45 七五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继承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5852

上书时间2024-09-14

双利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里面有破损,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继承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4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22310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7页
  • 字数 21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化研究:以普鲁士为研究视角(1871-1910)》就是探究德国城市化独特发展道路的一种尝试。该著作以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为视角,系统梳理了近代德国特别是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城市化发展历程,从城市人口的增长、空间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动力等层面考察近代德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凝练出德国城市化的特点。书中指出,受自身工业化发展模式和特殊国情的影响,德国的城市化不仅呈现出大城市优先增长和区域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现象,也形成了分散化的城市格局,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化道路。在某种程度上讲,高速工业化与快速城市化是19世纪晚期德国强势崛起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最突出的体现。
【作者简介】
  徐继承,1978年1月生,山西晋中人,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欧洲史与德国城市化,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会员。曾参与国家社会基金项目三项,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4年度课题一项。在《史学集刊》、《安徽史学》、《世界民族》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篇,参与邢来顺教授组织翻译的《德国史》一书,并参与了“十一五”规划教材《西方文化概论》的编写。
【目录】
绪论概念界定与德国城市化研究状况
一、城市化的内涵及其相关规律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第一章德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发端(1871年以前)
第一节近代德国城市化的准备阶段(1815-1840)
一、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增长结构——以普鲁士为例
二、工业革命前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第二节近代德国城市化的启动与持续发展(1840-1871)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化发展状况(1840-1871)
二、工业革命与城市发展

第二章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人口增长与空间结构的变化
第一节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人口增长
一、城市人口、城市化率、城市数量以及城市人口的平均规模——以普鲁士为例
二、城市人口增长的构成
三、城市人口增长模式
四、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生育状况
五、德国各类城市的人口结构特点
第二节城市的空间分布与城市内部结构
一、城市体系的变迁
二、主要工业化地区的城市分布
三、市域空间的发展与城市内部结构变化

第三章产业结构转型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产业发展及其转型
一、产业的发展状况
二、产业结构转型
第二节产业结构的转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职业结构的分布变化
二、城市的专业分工日趋明显
三、城市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四、城市群落初现端倪

第四章城市化特点及发展动力
第一节城市化特点
第二节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高速工业化是德国城市化发展的助推器
三、制度变迁是德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保障
结语

一、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化的小结
二、城市化发展启示
附录一德国城市化的主要发展指标
附录二德国城市化图示
附录三地名译名对照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里面有破损,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