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枯竭城市与富集城市产业对接问题研究
  • 资源枯竭城市与富集城市产业对接问题研究
  • 资源枯竭城市与富集城市产业对接问题研究
  • 资源枯竭城市与富集城市产业对接问题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资源枯竭城市与富集城市产业对接问题研究

3.66 八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陶晓燕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5593

上书时间2024-08-14

双利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陶晓燕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47733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7页
  • 字数 232千字
【内容简介】
  《资源枯竭城市与富集城市产业对接问题研究》在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应用经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形成机理、产业特点及演化规律。通过对河南省平顶山市和焦作市的实地调研与分析,剖析了资源富集城市与资源枯竭城市产业对接的现实基础、对接可行与必要性、对接潜力等,为构建资源富集城市与枯竭城市产业对接体系、产业布局及政策框架确定提供了借鉴。
  最后,《资源枯竭城市与富集城市产业对接问题研究》提出了资源富集与枯竭城市产业对接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陶晓燕,女,1978年6月生于山东省昌邑县。中原工学院副教授,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理事成员,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2006年在河海大学商学院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完成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3213)“矿产资源开发区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研究:以河南省义马煤矿为例”、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招标决策咨询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等10多项;合作主持和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软学科基金项目6项,河南省招标决策咨询项目4项,河南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以及其他研究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已出版专著1部,教材3部。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并提交论文10多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
二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
三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
四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述评
五我国煤炭城市产业研究
第三节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研究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产业对接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相关概念的内在机理概述
一产业对接及内在机理概述
二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概述
三产业承接的内在机理概述
第二节有关产业对接的理论依据
一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二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
三协议分工理论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五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六雁行发展理论
七重合产业理论
八梯度双赢理论
九产业开放政策理论
十“中心一外围”理论
十一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第三章煤炭城市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节煤炭城市的界定和分类
一煤炭城市的界定
二煤炭城市的分类
第二节煤炭产业和煤炭城市的发展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化理论和一般规律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一般规律和分析模型
三煤炭产业的发展规律
四煤炭城市的发展规律
第三节煤炭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机制、特征及成因
一煤炭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机制
二煤炭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
三煤炭城市产业问题的成因

第四章平顶山市与焦作市实施产业对接的现实基础分析
第一节平顶山市与焦作市基本情况介绍
一平顶山市基本情况
二焦作市基本情况
第二节平顶山市与焦作市产业现状分析
一平顶山市产业现状分析
二焦作市产业现状分析
第三节平顶山市与焦作市实施产业对接的必要性
一平顶山市与焦作市产业合理分工的现实需要
二平顶山市与焦作市产业对接的客观需要
第四节平顶山市与焦作市实施产业对接的可行性
一平顶山市与焦作市经济增长趋同性的分析方法
二平顶山市与焦作市经济增长的α趋同分析结果
三平顶山市与焦作市经济增长的β趋同分析结果

第五章平顶山市与焦作市产业对接的潜力分析
第一节平顶山市与焦作市产业对接的需求分析
一产业对接承接方的需求分析
二产业对接转出方的需求分析
第二节平项山市与焦作市产业对接的供给分析
一产业对接转出方的供给分析
二产业对接承接方的供给分析
第三节平顶山市与焦作市产业对接的背景分析
一国家政策为产业对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为产业对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三两个城市的产业政策和服务体系为产业对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六章平顶山市与焦作市产业对接的布局
第一节平顶山市与焦作市产业结构有序度测定
一产业结构有序度模型的建立
二平顶山市与焦作市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测定
第二节平顶山市与焦作市对接产业的确定
一产业梯度--产业成长度系数二维坐标系模型的建立
二平顶山市与焦作市对接产业的确定

第七章平顶山市与焦作市产业对接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加强两市地方政府的对接
一加强两市的组织机制对接
二加强两市的战略对接
三加强两市的制度环境对接
第二节建立区域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弱化区域利益冲突
一区域利益冲突的基础弱化
二区域利益冲突的机制弱化
第三节创造两市进行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一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二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和方式
三发挥集聚效应,引导产业相对集中
四坚持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四节促进两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一以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为重点,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二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使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延伸
第五节加强各类人才培养
一加强创新型企业家的培养
二加强专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三保障普通劳动力权益,加强高素质劳动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