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 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 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 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3.08 1.1折 28 七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辛国清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4096

上书时间2024-07-08

双利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品
锯口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辛国清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69384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3页
  • 字数 280千字
【内容简介】
处于转型时期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代中国,纠纷的大量出现与现有的纠纷解决方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此时,倘若由法院提供一种既不失公平正义又能迅速解决纠纷的纠纷解决方式不失为一种良策。而和谐社会构建目标也要求真正化解冲突,特别是注重当事人对抗情绪的消融。由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ADR尤其是法院附设ADR正契合了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同时彰显了司法/法院的实用性与灵活性,也为纠纷当事人提供了进入法院之后的多元选择。
对于法院附设ADR,两大法系自身有较为充分的研究。我国学者对ADR研究较多,而专门对法院附设ADR研究者不多。既或研究,也更多停留在对法院附设ADR制度浅层次的介绍层面,少有对法院附设ADR在我国未来应如何建构问题进行研究者。有鉴于此,本书作者对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对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域外制度与实践进行尝试、考察、分析,并在对我国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传统与现状进行考察研究基础上,提出我国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未来建构的立法建议。
【作者简介】
辛国清,女,汉族,1972年生,辽宁大连人。1992年至1996年在四川大学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其后于2001年获四川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四川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目前为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诉讼法学、司法制度。曾在《社会科学研完》、《河北大学学报》、《求索》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
【目录】
第一章研究的意义、对象、现状与方法
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基础理论
一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理阐释
--国家救济与社会救济、私力救济之间
(一)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
(二)公力救济、社会救济与私力救济
(三)公力救济与社会救济之间--法院附设调解等
(四)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之间--诉讼和解
二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理念
(一)意思自治
(二)多元的正义观
(三)接近正义理论
(四)追求合作
三法院为什么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一)法院功能分层的需要
(二)管理型法院的兴起
(三)法院的现代理解
四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冲突与理性建构
(一)围绕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争议
(二)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理性构建

第三章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域外考察
一美国
(一)美国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二)美国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种类及其运作
(三)争议
二英国
(一)英国的司法改革
(二)英国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相关制度
(三)英国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践运作与评价
三法国
(一)法国的司法改革
(二)法国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概况
(三)法国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种类及运作
四德国
(一)德国的诉讼文化与司法改革
(二)德国ADR制度概况
(三)德国诉讼和解制度
五日本
(一)日本的法文化
(二)调停的沿革及制度规定
(三)调停的运作及特色
(四)日本诉讼和解
(五)调停与和解的异同
六总结
(一)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特征
(二)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分类
(三)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
(四)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
(五)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与其他形式的ADR

第四章我国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传统与现状
一传统社会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一)传统社会调处制度产生的背景
(二)传统社会调处制度的种类与特征
(三)传统社会调处制度的具体运作
(四)传统社会调处制度的法理评析
二现行法院调解制度评析
(一)法院调解的界定
(二)法院调解的历史流变
(三)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四)改革方案评析
三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之现状
(一)司法政策的转变
(二)《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相关司法解释评析
(三)法院的理论研讨
(四)法院的具体实践
(五)评析

第五章我国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
一我国为什么要构建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一)构建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主义诉讼制度的内在需求
(二)构建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是优化法院资源、拓展法院功能的需要
(三)构建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是司法改革的需要
(四)构建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理念建构
(一)确立合作主义的纠纷解决理念
(二)确立多元的纠纷解决理念
(三)确立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程序性理念
(四)确立纠纷合意解决的理念
三制度建构
(一)立法
(二)种类
(三)适用范围与适用阶段
(四)中立者的任职资格与责任
(五)费用激励机制
(六)效力及与诉讼的联系
(七)程序救济与程序时限
(八)具体的程序设置
四配套的制度建构
(一)建立案件管理制度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扩展
(三)建立律师和解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锯口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