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代官事十论
  • 中国历代官事十论
  • 中国历代官事十论
  • 中国历代官事十论
  • 中国历代官事十论
  • 中国历代官事十论
  • 中国历代官事十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历代官事十论

14.42 5.2折 28 七五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茂同 著

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4176

上书时间2024-06-25

双利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书脊及后面有破损,有污渍,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茂同 著
  • 出版社 昆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2390201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7页
  • 字数 280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官事十论》选取了中国传统官场的十个侧面,将其放在整个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背景上进行观察与研究,从由此开凿的学究之洞中,发现中国传统官场的历史文化景象。

  各章自成一体,史料充实,夹叙夹议,出于史而入于理,鞭辟醒觉,时有洞微烛幽之论。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官场仕途这一领域,呈现出智慧、机智、中庸,而又浑沌、复杂、无奈的原本面目。
【作者简介】
  陈茂同,1934年生于福建省惠安县,1955年至1959年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福建师范学院任教。1971年至1979年因福建师范学院解散,下放至福建省莆田地区,其间参加《汉语大辞典》编写工作。1979年至1994年调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1995年后为闽南佛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汉语言古典文学教学,致力于中国典章制度研究,著有《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首版曾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图书奖)、《中国历代选官制度》、《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等。另有各类论文若干。
【目录】
小序

第一章 君权

第一节 原始时代的君位传授

第二节 君主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皇权的发展与没落

第四节 皇位的继承

第五节 余论

第二章 宰相

第一节 宰相制度的起源

第二节 宰相制度的沿革

第三节 相权与君权之间的相互消长

第四节 宰相的选任制度

第五节 余论

第三章 将帅

第三节 将帅的选任制度

第四节 余论

第四章 宦官

第一节 非官之“官”的特种奴才——宦官的身份及起因

第二节 从奴仆到封侯拜爵——宦官集团的形成

第三节 心腹取代功臣——宦官掌禁军

第四节 宦官愚弄皇帝——主奴关系失调

第五节 内廷官洋洋大观——庞大的宦官机构

第六节 手握王爵、口含天宪——宦官代“天”行事

第七节 求官仕宦的捷径——自动阉割当太监

第八节 宦官凌驾百官之上——明朝灭亡的教训

第九节 主奴归位——宦官被挤出官场

第十节 余论

第五章 外戚

第一节 外戚干政的缘由

第二节 吕后临朝称制与外戚擢居高位

第三节 文、景、武、昭、宣,外戚各擅权

第四节 “裙带官”飞黄腾达与西汉灭亡

第五节 亲者严、疏者宽——马皇后等正确对待外戚升迁

第六节 败坏选官制,外戚重操国柄——东汉由盛转衰

第七节 余论

第六章 关系

第一节 血缘关系与选官制

第二节 皇帝的近亲关系与选官制

一、后妃亲

二、外姻亲

第三节 门生故旧关系与选官制

第四节 民族地域关系与选官制

第五节 主仆关系与选官制

第七章 党争

第一节 东汉党人反宦官擅权的失败——士族退出政治舞台

第二节 科场案引起的朋党之争——牛李党争始末

第三节 王安石改革选举制度与保守派的反攻复旧

第四节 阉党、东林党、浙党等在任官用人上的残酷斗争

第五节 余论

第八章 贤材

第一节 从推举贤材到尚贤政治

第二节 贤材的鉴别与任用

第三节 选拔贤材是选官制度的核心

第四节 余论

第九章 荐举

第一节 荐举是封建王朝的一种重要选官途径

第二节 荐举制的利弊得失

第十章 科举

第一节 科举制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科举制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用八股文取士的原因

第四节 余论

编后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脊及后面有破损,有污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