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生态协调度评估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生态协调度评估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生态协调度评估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生态协调度评估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生态协调度评估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生态协调度评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生态协调度评估

4.88 2.6折 19 七五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宇辉 著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4944

上书时间2024-05-25

双利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书脊有破损,有污渍,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宇辉 著
  • 出版社 中国环境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1100122
  • 定价 1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4页
  • 字数 1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博士文库
【内容简介】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中国人地矛盾日渐突出,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成为一种共识。对经济生态系统协调性进行定量评估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生态协调度评估》引入生态系统这一新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性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力图对中国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性进行定量评价,并对可能影响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一些因素进行探讨。全书分为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2、3、4章,作者对《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生态协调度评估》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回顾了经济-生态协调观形成的历程,并对目前关于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各种理论思考和定量评估方法进行了述评。第二部分包括第5、6章,主要对中国经济-生态协调性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生态赤字开始出现并持续增大,严重威胁到中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各区域生产、消费方式及资源上的差异.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体现了明显的区域非均衡性。
【作者简介】
刘宇辉,1973年3月出生,女,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副教授。1991—1995年,在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理系学习,获得地理学学士学位:1995—1998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学习,获得地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至今在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担任资源、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2001—2004年,在复旦大学人口所学习,获得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区域经济。在《生态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地理》等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十余篇。
【目录】
第1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经济-生态协调度研究进展
1.3生态足迹模型(EF)研究进展
1.4本书内容框架

第2章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从理念到理论
2.1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新发展观的形成
2.2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

第3章经济-生态协调发展:要素分析与定量测度
3.1经济生产-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
3.2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要素分析
3.3经济-生态协调度的定量测度

第4章生态足迹分析与经济-生态协调度研究
4.1生态足迹理论解析
4.2生态足迹模型方法及应用技术解析
4.3生态足迹模型评价

第5章实证研究之一:中国经济-生态协调度的动态演变
5.1关于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的说明
5.2中国2001年生态可持续性评估
5.3中国生态可持续性动态分析:1961-2001
5.4中国2005—2050年生态足迹预测

第6章实证研究之二:经济-生态协调度的区域分异
6.1研究方法
6.2中国分省生态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6.3中国分省生产足迹计算与分析
6.4中国分省消费足迹计算与分析
6.5中国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评估及比较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脊有破损,有污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