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药风险评估原理与方法
  • 农药风险评估原理与方法
  • 农药风险评估原理与方法
  • 农药风险评估原理与方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农药风险评估原理与方法

5 1.4折 35 九品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晓军、张志勇、田素芬 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022

上书时间2024-05-25

缘来书坊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顾晓军、张志勇、田素芬 编
  •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1
  • ISBN 9787802336957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6页
  • 字数 280千字
【内容简介】
  农药风险评估通过测定特定农药的生物效应、毒理、残留、应用特点、市场反应等一系列资料和数据、定性或定量地分析描述相关风险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安全建议,对于农药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应用是不可或缺的。鉴于目前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多分散在相关的毒理学和环境科学等书刊资料中,编者试图通过编写这本书将这些资料有机整合,便于学习参考,所引用文献列举附后,在此对有关文献作者谨致谢忱。

  《农药风险评估原理与方法》是在教学讲义的基础上完成的,力求汇集当代农药风险评估涉及的主要原理、方法等,可供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农药管理、研究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顾晓军,男,博士。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在加拿大NEWBRUNZWICK大学研修土壤污染生物修复。主持或参加完成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现主要从事农药毒理学、农药风险分析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地址:福州金山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邮编:350002;

  张志勇,男,博士,北京农学院教授。2000年9月至2002年9月在日本名古屋大学从事抗药害虫调控及农药安全应用研究,兼任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攻关计划、JSPS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择优资助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现主要从事农产品安全、农药安全应用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地址: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系,北京回龙观北农路7号。

  田素芬,女,硕士,福建农林大学讲师。主持或参加完成福建省教育厅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地址:福州金山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

一、风险及其类型

二、安全与安全性

三、人类健康风险评估

四、生态风险评估

第二节 风险评估的研究历史

一、健康风险评估的研究历史

二、生态风险评估的研究历史

第三节 农药风险评估的意义

一、农药的贡献

二、现代农业仍需要农药

三、农药风险评估的意义

第二章 风险评估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

一、现代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现代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毒理学的分支

第二节 毒物、毒性和毒性作用

一、毒物

二、毒性

三、毒性参数

四、毒性作用

第三节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一、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二、正常值

第四节 剂量一效应关系和剂量一反应关系

一、效应与反应

二、剂量一效应关系和剂量一反应关系

三、剂量一效应曲线和剂量一反应曲线

第三章 基础毒性及其研究方法

第一节 急性毒性及其研究方法

一、急性毒性的研究目的

二、急性毒性实验设计

三、LD50测定方法的改进

四、急性毒性评价

第二节 蓄积毒性及其研究方法

一、基本概念

二、蓄积毒性实验的设计

第三节 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及其研究方法

一、基本概念

二、亚慢性毒性实验设计

三、慢性毒性实验设计

四、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评价

第四章 三致效应及其研究方法

第一节 致突变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一、致突变作用

二、突变的不良后果

三、致突变物的检测方法

四、实验结果的评价

第二节 生殖发育毒性作用及研究方法

一、生殖毒性

二、发育毒性

三、生殖发育毒性评价方法

第三节 致癌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一、化学致癌物

二、化学致癌作用机理

三、化学致癌物的判别

四、致癌实验评价

第五章 免疫毒性、内分泌干扰效应及其研究方法

第一节 免疫毒性及其研究方法

一、免疫的类型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

四、化学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五、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机理

六、免疫毒性与致癌作用

七、免疫毒性研究方法

第二节 内分泌干扰效应及其研究方法

一、内分泌干扰物的分类

二、内分泌干扰物的特点

三、内分泌干扰物的危害

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机制

五、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检测

六、内分泌干扰物生殖发育毒性研究方法

第三节 农药的特殊毒性

一、农药的非遗传毒性致癌作用

二、农药的时间毒性

第六章 生态毒性及其研究方法

第一节 常规毒性实验

一、生态毒性研究与健康毒性研究的差异

二、生态毒性的实验方式

三、毒性实验标准化

四、生态毒性研究方法

第二节 微宇宙毒性实验

一、微宇宙法简介

二、水生微宇宙毒性实验

三、土壤微宇宙毒性实验

第七章 农药风险评估

第一节 风险评估前的准备

一、收集农药有关的基本资料

二、了解农药的使用情况

三、预测环境浓度与转归

四、进行适用人、畜实际接触和应用的产品形式的实验

第二节 农药健康风险评估

一、危害识别

二、剂量一反应评定

三、接触评定

四、风险描述

第三节 农药生态风险评估

一、问题形成

二、危害分析

三、暴露分析

四、风险表征

第四节 农药风险评估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一、农药健康风险评估的研究内容

二、农药生态风险评估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三、美国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估程序及方法

第五节 生物标志物及其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一、疾病的发生过程

二、生物标志物的分类

三、生物标志物对风险评估结果的改进

四、生物标志物在风险评估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五、风险评估中选择生物标志物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第六节 毒物的低剂量效应与风险评估

一、Hormesis的定义

二、Hormesis的研究历史

三、Hormesis特点

四、Hormesis的普遍性

五、Hormesis的生物学意义

六、有关Hormesis的争论

第八章 农药风险管理

第一节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一、风险管理原理

二、风险管理程序及方法

第二节 农药风险管理概况

一、世界农药风险管理概况

二、我国农药风险管理概况

附录1 农药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附录2 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节选)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