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欧宝笈(翰墨瑰宝 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特辑 楠木箱装全四册 一版一印带收藏编号 原箱装)
  • 四欧宝笈(翰墨瑰宝 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特辑 楠木箱装全四册 一版一印带收藏编号 原箱装)
  • 四欧宝笈(翰墨瑰宝 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特辑 楠木箱装全四册 一版一印带收藏编号 原箱装)
  • 四欧宝笈(翰墨瑰宝 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特辑 楠木箱装全四册 一版一印带收藏编号 原箱装)
  • 四欧宝笈(翰墨瑰宝 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特辑 楠木箱装全四册 一版一印带收藏编号 原箱装)
  • 四欧宝笈(翰墨瑰宝 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特辑 楠木箱装全四册 一版一印带收藏编号 原箱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四欧宝笈(翰墨瑰宝 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特辑 楠木箱装全四册 一版一印带收藏编号 原箱装)

《四欧宝笈》是著名书画家 鉴定大家吴湖帆生前珍藏的秘宝,包括唐楷欧体创始人欧阳询所书《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简称《化度寺》)、《九成宫醴泉铭》(简称《九成宫》)、《虞恭公温彦博碑》(简称《虞恭公》)和《皇甫诞碑》(简称《皇甫诞》)四种宋拓本。《化度寺》、《虞恭公》、《皇甫诞》曾为吴湖帆夫人潘静淑之伯父潘祖荫所藏,此次高仿真版《四欧宝笈》堪称“下真迹一等” 近年来高端碑帖图书中的极品.。

50002 10000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欧阳询书 上海图书馆编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办社

ISBN9787532560738

出版时间2013-03

版次1

印刷时间2013-03

印次1

装帧精装

开本8开

纸张铜版纸

定价10000元

上书时间2024-04-10

乐匋艺术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上海图书馆馆藏丰富,规模较大,特色突出,是国内最大的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上图以历史文献收藏最具特色,包括古籍170万册(件),碑帖拓片15万件,名人手札约10万件。而在碑帖拓片中“四欧宝笈”最具代表性,是国家一级文物。 

        宝笈一 《化度寺碑》 

    《化度寺碑》,全名《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原碑镌立于唐代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李百药撰文,欧阳询楷书,共三十五行,行三十三字。此碑为欧阳询晚年书法的代表作品,笔力雄峻,向被目为楷法极则。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引赵孟頫语云:“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最善,而邕师塔铭又其最善者也。”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则以为:“赵子固以欧阳率更《化度》、《醴泉》为楷法第一,虽不敢为然,然是率更碑中第一。而《化度》尤精紧,深合体方笔圆之妙。”这一看法,后来更得到清代金石学家翁方纲的赞同鼓吹。  

    然而,化度寺碑的原石在北宋初已佚失,留流传于世的几乎所有宋拓珍本,实皆出自宋人翻刻。  

    上海图书馆藏所藏之《化度寺碑》宋拓九百三十字本,原为明代王孟阳旧藏,后归商丘陈伯恭。清代翁方纲以之与其认定为原石拓本的洛阳范氏赐书楼本做了仔细的比对,断定此本为宋拓初翻之本。嘉庆八年,雅好书法的成亲王以百金巨资将此本收入王府,朝夕临学,不复泛滥于百家。数年后,成亲王又把它赠给了同样有临池之好的侄子荣郡王。拓本上“成亲王”、“皇十一子成亲王诒晋斋图书印”、“荣郡王”、“南韵斋印”等藏印累累,正是它在两王府间流传因缘的见证。到了清末,此拓成为大收藏家沈树镛的斋中之物。  

    沈树镛之后,他的外孙、著名的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吴湖帆成为这部珍本的新主人。吴湖帆对欧碑情有独钟,多方设法,先后收罗到《皇甫诞碑》、《九成宫碑》、《虞恭公碑》等宋拓本,他将《化度寺碑》与其他三碑并称为“四欧宝笈”,并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四欧堂”。  

    民国十三年(1924年),吴湖帆得见藏于法、英两国的敦煌石室所藏唐拓残字影印本,比勘异同,以为“字里行间,纤毫无异”,因得以确定自己的藏本为存世唯一的唐代原石宋拓本,推翻了翁方纲宋翻本的推测。这一结论,得到了罗振玉、褚德彝等学者的认同,罗振玉还专门撰写了长篇题跋。为此,吴湖帆欣然请王同愈老人重新题写了封签:“海内第一唐石真本宋拓化度寺碑”,钤上了“湖帆宝此过于明珠骏马”、“江南吴湖帆潘静淑夫妇并读同珍之宝”的藏印,并遍请当时胜流如叶恭绰、吴梅、沈尹默、蒋祖诒等题跋题款,同时,又在拓本之前精心绘制《勘碑图》一幅,以示宝爱。  

    关于此拓,还有一段掌故可谈。敦煌石室所藏唐拓,分别为法国伯希和和英国斯坦因所得,成为巴黎图书馆和伦敦博物院的藏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伯希和受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委托到中国鉴定展品,来到上海。他受吴湖帆的邀请,观赏了这一珍品,并用法文写下了题跋。这在传世的碑帖拓本中,可谓绝无仅有。 

        宝笈二 《皇甫诞碑》 

    《皇甫诞碑》,罗振玉考为唐贞观十七年(643)刻。碑石明时已断,今在西安碑林。楷书,二十八行,行五十九字。于志宁撰,欧阳询书。  

    此宋拓未断本。第二十二行“参综机务”之“务”字未损。经郭尚先、张子骏、景剑泉、吴湖帆收藏,为吴氏“四欧秘笈”之一。吴郁生署端,吴湖帆绘《四欧堂校碑图》,册末王同愈、罗振玉、吴湖帆、邓邦述等题跋,有李鸿裔、冯超然、褚德彝、高时显、朱孝臧、吴梅、吴兴让、陈承修、方还、陈曾寿、叶恭绰、沈尹默、马公愚观款。共27开,册高32.9厘米,宽20厘米。碑文20开。帖芯高24.6厘米,宽15.5厘米。  

    《皇甫诞碑》用笔紧密内敛,刚劲不挠。点画重在提笔刻入,此为唐初未脱魏碑及隋碑的瘦劲书风所特有的笔法特点。此碑用笔研润,虽为欧阳询早年作品,但已具备了“欧体”严整、险绝的基本特点。 

        宝笈三 《虞恭公温彦博碑》 

    《虞恭公温彦博碑》,唐贞观十一年(637)十月刻。碑在陕西省醴泉县,为昭陵陪葬墓 碑之一。楷书,三十六行,行七十七字。岑文本撰,欧阳询书。  

    此陆恭藏宋末拓本。末行“泉室麟阁”之“室”字未损。经费开绶、潘祖荫等递藏。为吴氏“四欧秘笈”之一。宋明间通行本行十九至二十三字,此则行二十五至二十六字,字数之多,现存诸本之冠。册首吴湖帆绘《四欧堂读碑图》及朱孝臧署端,帖尾翁方纲、江凤彝、朱昌颐、吴湖帆、潘静淑题跋。有顾莼、梁同书、李鸿裔、罗振玉、褚德彝、高时显、邓邦述、冯超然、吴梅、张茂烔、蔡晋镛、吴曾源、陈承修、方还、陈曾寿、叶恭绰、李浩生、朱豫卿、沈迈士、沈尹默观款。共18开,册高32.9厘米,宽20厘米。碑文12开,帖芯高24.1厘米、宽14.4厘米。  

    此碑书法艺术价值极高,历代书家对此碑给以极高的称赞。清王虚舟跋曰:“史称欧阳询卒于贞观间,年八十五岁,此碑书于贞观十一年,是率更最晚的作品。复四年,尚有小楷千文,计书此碑,亦已将八十矣。而圆秀膄劲,与《醴泉》、《化度》不殊,宜其特出有唐,为百代模楷也。”宋赵明诚《金石录》,明赵涵《石墨镌华》,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等书著录。 

        宝笈四 《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唐贞观六年(631)四月刻。楷书,二十四行,行五十字。魏征撰,欧阳询书。此宋拓“栉”字未损本。原系乾隆御赏之品,藏懋勤殿。后为吴湖帆“四欧秘笈”之一。有薛明益、陈承修、方还、吴湖帆、沈尹默题跋,陈曾寿、褚德彝、高时显、邓邦述、冯超然、朱孝臧、吴梅、罗振玉、吴曾源、吴兴让、蔡晋镛、张茂炯、叶恭绰观款。顾元熙、王同愈题签,罗振玉署端,又有吴湖帆绘《九成宫图》。共26开,册高32.8厘米,宽20.1厘米。碑文21开,帖芯高24.8厘米,宽14.5厘米。  

    《九成宫醴泉铭》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该书作笔力劲健、点画虽然瘦硬,但神采丰润,向上的挑笔出峰含蓄,带有隶书笔意。字体结构典雅大方,法式严谨,看似平正,实则险劲。字形采用长方形态势,字句、行距都较大,章法显得宽松而清晰,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
箱高21.4厘米,横37厘米,厚23厘米。箱后四小圆孔,直径2厘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