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去的背影:朱自清及其诗学研究
  • 远去的背影:朱自清及其诗学研究
  • 远去的背影:朱自清及其诗学研究
  • 远去的背影:朱自清及其诗学研究
  • 远去的背影:朱自清及其诗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远去的背影:朱自清及其诗学研究

12 2.6折 46 九五品

库存2件

宁夏银川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生滨、田燕 著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柜5-2

上书时间2024-06-1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生滨、田燕 著
  •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0164342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6页
  • 字数 436千字
  • 丛书 京派文人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远去的背影:朱自清及其诗学研究》,文学对于人性的完美怀,传承了“诗教”文化的精神命脉,启迪着自由独立的个性思想,“京派”作家的人文情怀,超越了时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的审美精神。
【作者简介】
     李生滨1966年出生于青海平安,多年来一直在读书问学;本科与硕士学业在陕西师范大学完成,2005年6月上海复旦大学博士毕业,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个人先后加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郭沫若研究会、鲁迅研究会,是宁夏银川作家协会的特约批评理事;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访学四川,访学北京,游学山东,游学英国,从大处着眼,从细处落笔,对百年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与部分作家作品有自己独到的批评认识和审美阅读,初步形成自己朴实的读书路径和问学收获: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正在承担完成国家、省级、学校重点和学校教改科研项目各一项。河南大学文学院(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近现代文学方向博士后。田燕,文学硕士,黄河出版社传媒集团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2009年6月毕业于宁夏大学,师从李生滨教授。
【目录】
缘起
上编朱自清与“京派”文人
引言
第一章少年书生扬州才俊
苏北海州出生/邵伯镇和铁牛湾/春天书房里的启蒙仪式/晚上的私
塾/辛亥革命和家庭变故/扬州梅花岭父亲讲古/抵制日货的爱国宣
传/中学时代的文学梦想
第二章北大学子五四诗人
1916年考进北京大学预科/亲历五四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和《新青
年》/预科提前报考本科哲学门/回扬州老家结婚/改名朱自清/参
加平民教育演讲团/第五批加入新潮社的会员
第三章重返江南桃李春晖
与俞平伯结伴南下/杭州一师和扬州八中/上海中国公学初识叶圣陶
朱自清与《诗》月刊和湖畔诗社/朱自清和《雪朝》诗人/温州的踪
迹/宁波四中初识夏丐尊/江南师友和白马湖
第四章清华学者出入京派
清华古月堂的新客/父亲的来信和《背影》/1928年的艰难选择和
《荷塘夜色》/杨振声的赏识和胡适、周作人的影响/《那里走》和
“京派”文人的文化立场/《大公报》和《文学杂志》/30年代最活
跃的新文学批评家
第五章西南联大学术高峰
卢沟桥的枪声/南下长沙/文化西迁/边城蒙自/《诗言志辨》和
《经典常谈》/《新诗杂话》和《论雅俗共赏》/国文教学和叶圣陶
诗学研究和闻一多/狷介自守的民主立场
第六章背影远去文脉长存
1948年夏天无法相信的噩耗/师友的缅怀和追忆/“教授治校”和梅
贻琦的教育思想/清华大学和现代人文精神/文笔风流,文脉长存
下编朱自清与中西诗学
引言
第七章五四新文学研究的初步实践和学术视野
从新诗创作走向新文学批评/《民众文学谈》《短诗与长诗》《(冬
夜)序》《(蕙的风)序》《读(湖畔)诗集》《(忆)跋》/中国
新文学研究的学科意-/g/《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20年代新诗发展
概观/《中国新文学大系》
第八章中国新诗批评的理论建树:《新诗杂话》
《新诗的进步》《解诗》《诗与感觉》《诗与哲理》《抗战与诗》
《爱国诗》《译诗》《朗读与诗》/卞之琳《距离的组织》
第九章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先声:《中国歌谣》
民间歌谣与五四精神的合流/《歌谣周刊》/作为诗学起源的歌谣研
究/《粤东之风·序》/以古诗笺释为主的诗学审美素养/《古诗歌
笺释三种》/《十四家诗钞》《宋五家诗钞》
第十章中国古典诗学的正本清源:《诗言志辨》
《诗言志》/《献诗陈志》《赋诗言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
《比兴》/《毛诗郑笺释诗》《兴义溯源》《赋比兴通释》《比兴论
诗》/《诗教》/《六艺之教》《著述引诗》《温柔敦厚》/《正
变》/《风雅正变》《诗体正变》
第十一章国学典籍的雅俗共赏:《经典常谈》
中国诗教的文化传统:《经典常谈》/诗教与文艺大众化的结合:
《语文零拾》/文学、语言问题的讨论:《标准与尺度》/诗学的深
层挖掘与现实的结合:《论雅俗共赏》
第十二章朱自清诗学批评的现代建构
知史通变:以史的观念汇通古今中西/钩稽考辨:现代立场的考据释
义理论/雅俗共赏:学术精神与人文情怀的融合/披沙拣金:古典与
现代之间的诗学批评/借鉴西方:比较视域下的诗学阐释/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