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名物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庄子》名物研究

13 3.4折 38 全新

仅1件

河南信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学鸿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贾学鸿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6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57351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4页
【内容简介】
两千年来,《庄》学成为学术上的显学,研究成果蔚为大观。自魏晋至清代,基本是沿着传统注疏学的路子,对《庄子》的名词句读进行随文训解,总体思路是沿着考据、义理、辞章三个方面推进,只是不同时期不同注本各有侧重。明确把《庄子》名物作为研究对象的著述却很少。
【目录】
绪论第一章  神灵称谓与上古神话  第一节  《庄子》中的河神与海神    一、河伯    二、海神    三、《庄子》对河伯、海神形象的整合  第二节  《达生》篇的精灵群体    一、屋内精灵    二、草野精灵  第三节  《外物》篇的任公子与巨鱼    一、垂钓故事:源头与流变    二、垂钓主体:龙伯国大人与任公子    三、垂钓客体:巨鳌与巨鱼    四、垂钓故事的表现手法:概括叙述与细节  渲染  第四节  《外物》篇的神龟    一、神龟的居所:清江    二、神龟的角色:南方水神    三、神龟的形象:白色与披发    四、捕龟者余且:称谓的暗示    小结第二章  族群名号与史前传说  第一节  “至德之世”的族群名号    一、“至德之世”    二、容成氏    三、轩辕氏    四、赫胥氏    五、祝融氏    六、伏羲氏    七、神农氏  第二节  狶韦与彭祖    一、稀韦    二、彭祖    三、稀韦、彭祖的文化渊源    小结第三章  巫师称谓与上古巫祭仪俗  第一节  巫咸与季咸    一、《天运》篇的巫成    二、《应帝王》中的季成    三、巫咸、季成的神巫角色特征    四、巫成、季咸角色生成的社会因素    五、神巫角色的“卮言”特质  第二节  《天运》篇的“苏者”    一、作为樵夫的“苏者”    二、作为巫师的“苏者”    三、“苏者”称谓的多重意蕴    四、《庄子》对巫祭的态度    小结第四章  人物角色称谓与地域文化  第一节  楚地的高士贤人群体    一、传道狂人:接舆    二、勤政好问的求道者:叶公子高    三、陆沉之士:市南宜僚    四、淡泊名利的圣者:孙叔敖、屠羊说    五、虚拟的楚地高士:温伯雪子、公阅休    六、平民向道者:匠石、汉阴丈人  第二节  宋国人名与宋地风情    一、《逍遥游》中愚钝的宋人    二、得道、求道的宋人    三、《列御寇》中残暴的宋王    四、率性崇真的宋元君  第三节  鲁地人名与鲁国历史    一、任职鲁廷的得道者:孟孙才、梓庆    二、虚拟的丑陋道人:王骀、叔山无趾、哀骀它    三、飨祭海鸟的鲁君与臧文仲    四、鲁贤柳下季与盗跖    小结第五章  山水地名与人文地理  第一节  中州地名    一、曲辕    二、殷阳、蓼水    三、地理称谓中的思想蕴涵  第二节  山丘之名    一、空同之山    二、具茨之山    三、畏垒之山    四、昆仑之虚  第三节  藐姑射之山    一、姑射山之争议    二、姑射人之变迁    三、《庄子》姑射山之意蕴    小结第六章  人物角色称谓与言道方式  第一节  问道得道的山人    一、山神:藐姑射神人、广成子    二、山主:庚桑楚、南荣趎、华封人、长梧封人    三、山客:尧、黄帝、支离叔、滑介叔  第二节  体悟道性的方外之友    一、子舆、子犁    二、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    三、方外之友角色称谓的艺术生成  第三节  反复出现的人物角色称谓    一、一贯型:肩吾、蘧伯玉    二、对立型:公子牟、宋元君    三、复杂型:□缺    四、疑似型:南郭子綦、长梧子    小结第七章  自然物象称谓与言道方式  第一节  问道的山林之精:罔两与天根    一、山精:罔两    二、树神:天根    三、问道角色特征  第二节  问道与得道的云气风光    一、云气之神:云将与鸿蒙    二、风光之神:谆芒与苑风  第三节  承载道性的飞鸟    一、乾馀骨、鲲鹏与物物相生理念    二、意怠鸟、鷾鸸鸟、雕陵异鹊与守柔不争的处世哲学    三、鹏、鹓雏、莽眇之鸟与自由逍遥的人生境界    小结第八章  抽象术语与《庄子》的理想境界  第一节  “旁礴”与包容理念    一、“旁礴”的包容内涵    二、展现“旁礴”理念的人物    三、再现“旁礴”理念的人生境界  第二节  物化与天均运化理念    一、对《齐物论》中“物化”的两种解读    二、对《齐物论》中“物化”的文字学考察    三、《庄子》对“物化”的两种对立表达    四、“物化”的三种心灵境界  第三节  逍遥与自由境界    一、逍遥:《庄子》的自由之境    二、逍遥意蕴的变奏:《楚辞》中的逍遥    三、逍遥内涵的渊源:与《诗经》的关联    小结征引文献附:《庄子》名物总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