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城市与住区空间形态研究
¥
20
2.2折
¥
89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 张杰 毛其智 解扬 陈骁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10
版次 1
装帧 其他
货号 20+6
上书时间 2025-01-0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作者
张杰 毛其智 解扬 陈骁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10
版次
1
ISBN
9787302510666
定价
89.00元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8页
字数
264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在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资助项目“华北南部地区特大城市节能住区形态与设计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对我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重点是济南、石家庄、郑州和太原四个城市进行深入研究,开展以节能为目的的城市和住区层面的空间形态探讨。 在宏观城市结构层面,对城市内部多中心层级结构与交通能耗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探讨了节能城市空间形态的一些基本特征,给出城市规模、密度(容积率)、多样性、路网形态和中心度等方面的规划政策建议。在中微观尺度层面,对与生活能耗有关的住区形态因素,包括住宅特征(面积、类型等)、密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等)、平面布局(建筑排布方式、街道走向等)和绿化(植被类型、规模等)等方面深入研究,构建了基于中国数据的家庭出行能耗模型和家庭生活能耗模型,得出通过住区空间设计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重要结论。 对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政策决策者和城市开发管理者而言,它是一项达到国际前沿水准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对于关心节能城市和住区的普通读者来说,它又是一本严谨而视角独特的科普著作。
【作者简介】
张杰,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住区与城市设计领域的研究、实践与教学工作,著述颇丰。2003年曾执教于法国巴黎行政学院,主持过多项重要的城市保护、更新工程和科研项目。2008年起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英国剑桥大学等全球顶级研究团队合作开展了节能城市与住区的研究课题,发表多篇SSCI收录论文。曾获得文化部创新奖、住建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亚太遗产保护奖等。 毛其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1985年起在清华大学任教,2004-201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城市空间规划的微观模拟研究”“中俄城市空间发展模拟研究学术交流”“基于空间结构形态的城市能耗和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等。现任《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副主编、《The State of China’s Cities》执行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常务副主编。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章、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住建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村镇规划设计一等奖等。 解扬,清华大学工学博士,20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现就职于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曾参与多个低碳城市设计课题,研究成果发表在《Energy and Buildings》《Sustainability》等SSCI收录期刊。参与的《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研究与保护规划》获得2013年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陈骁,清华大学工学博士,20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现就职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曾参与多个低碳城市设计与低碳住区设计课题,研究成果发表在《Energy and Buildings》等SSCI收录期刊。
【目录】
第一章 研究概述 /001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002 一、家庭能耗的定义与分类 /002 二、空间形态与家庭能耗 /003 三、研究框架 /006 第二节 案例城市的选择 /007 一、城市规模与效率的平衡区间 /007 二、地域:气候分区与能耗 /018 三、研究城市的确定 /023 第三节 案例城市概况 /025 一、自然经济社会条件 /025 二、空间演变历程 /031 三、规模与密度特征 /038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居民交通能耗 /049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居民交通能耗的理论解释 /051 一、个体出行行为的时空特点 /051 二、“3Ds”与居民交通能耗 /053 三、城市内部多中心层级结构与居民交通能耗 /056 第二节 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居民交通能耗的实证分析 /058 一、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度量维度 /058 二、“3Ds”与居民交通能耗的回归分析 /067 三、中心度与居民交通能耗的回归分析 /072 第三节 案例城市空间结构与能耗 /077 一、案例城市能耗特点 /078 二、案例城市功能多样性特征 /080 三、案例城市路网形态特征 /095 四、案例城市中心度特征 /097 第三章 样本住区形态特征 /107 第一节 研究方法 /108 一、研究设计 /108 二、样本住区选择 /116 第二节 平面与空间形态 /124 一、容积率 /124 二、建筑密度 /127 三、楼栋平面形式 /128 四、住宅特征 /130 第三节 绿地系统 /134 一、绿地率 /134 二、布局形式 /135 第四节 服务设施 /137 一、范围划定 /137 二、分类标准 /138 三、服务设施特征 /139 第五节 道路与公交系统 /148 一、住宅区出入口 /148 二、路网密度 /150 三、公共交通 /153 第四章 家庭生活能耗与住区形态的关系 /159 第一节 家庭生活能耗的计算与总体特征 /159 一、家庭生活能耗的内涵与计算 /160 二、四城市家庭生活能耗总体特征 /161 三、案例城市家庭生活能耗比较 /165 第二节 空调能耗与住宅区形态 /167 一、空调使用概况 /168 二、家庭空调能耗模型 /169 三、空调能耗与住宅区形态描述分析 /174 四、空调能耗与住宅建筑形态描述分析 /185 第三节 采暖及照明能耗与住宅形态 /186 一、采暖能耗与住房面积 /186 二、照明能耗与朝向 /187 第五章 家庭交通能耗与住区形态的关系 /191 第一节 家庭交通能耗的内涵与计算 /192 一、家庭交通能耗分类 /192 二、交通能耗的计算方法 /194 第二节 家庭交通能耗总体特征 /195 一、四城市家庭交通能耗 /195 二、四城市家庭交通能耗比较 /198 第三节 家庭非通勤能耗模型 /200 一、理论模型 /200 二、不同因素与非通勤能耗的关系概述 /203 第四节 非通勤能耗与住区形态 /206 一、家庭交通工具保有情况 /206 二、家庭交通工具与住区形态的关系 /208 三、非通勤出行及能耗特征 /210 第五节 非通勤能耗与中心可达性、服务设施等的关系 /215 一、中心可达性 /215 二、服务设施 /219 三、路网形态 /226 四、公共交通 /227 五、停车管理 /228 第六章 结 论 /231 第一节 节能城市形态讨论 /232 一、 城市规模:鼓励发展和完善200万~500万人口的大城市 /232 二、 容积率:提倡“1km2 1万人”的新区建设强度 /234 三、 多样性与路网形态层面:倡导小网格、高混合度的城市设计 /234 四、中心度:构建城市内部多层级中心结构 /236 第二节 节能住区形态讨论 /239 一、 容积率与建筑密度的适当组合配以开敞空间大疏大密的布局,有利于降低空调能耗 /239 二、 采暖能耗方面:提倡发展小户型,保障小户型住宅区的居住环境 /242 三、 非通勤能耗方面:提倡集中绿地共享与高层多层住宅区相结合的住区形态 /243 四、营建方便的服务设施网络 /244 五、探索新的街区类型 /246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展望 /246 一、研究意义 /246 二、研究创新 /247 三、后续研究展望 /249 附 录 /251 附录1:样本住宅区编码 /252 附录2:家庭生活能耗计算方法 /253 附录3:家庭通勤能耗计算公式 /255 附录4:家庭非通勤能耗计算公式 /257 致 谢 /25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