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鄂培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4
装帧精装
货号9-2
上书时间2024-09-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鄂培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8-04
-
ISBN
9787302025986
-
定价
29.8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 【内容简介】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巨匠孟轲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并进行全
面、系统评述的专著。书中对孟子的出身、籍贯及非凡的一生行迹作了必要的
考证和描述,对其亲属、弟子的情况作了细致交代。书中着重对孟子继承和丰
富孔子首创的“仁”的学说,以及对“王道”与“仁政”、“民贵君轻”说、道德观、
“天命观”、“性善”论、“天人合一”观等进行了阐述,涉及和包括了孟子的政
治、经济、社会、哲学、历史、教育、美学等方面的重要思想。作者充分吸收了古
今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又从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角度对孟子思想进行新
的阐
- 【作者简介】
-
刘鄂培1927年生,湖南平江人。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
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
业。任清华大学教授、岳阳大学客
座教授。从事中国思想史、中国哲
学史的教学和研究。
主要学术著作有:主编《张岱
年文集》全书共六卷。合著《中国
唯物论史》并任副主编。合著《周
易知识通览》。研究孟子的个人著
作有 :《孟子选 讲》 和《孟子大传》。
- 【目录】
-
目录
序
导论
第一篇
第一章 生平述略
一 生卒与籍贯
二 家世与入仕
三 母教与师承
第二章 游说诸侯
一 问题与焦点
二 历程与言行
第三章 聚徒讲学
一 教学相长
二 孟门弟子
第四章《孟子》其书
一 作者及著作年代
二 外书四篇
三 外书四篇的真伪
四 清刊本《孟子外书四篇》
第二篇
第五章 先秦“仁”学体系的奠立及孟子的贡献
一 先秦“天人观”的发展及“重人”思想的形成
二 中国古代“仁”的发端及孔子首创的“仁”的学说
三 孟子对“仁”的学说体系的巨大贡献
第六章 孟子的“性善论”与“良贵”说
一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端
二 孟子对人性的界说
三 孟子的“性善论”
四 孟子“性善论”的理论意义
五 孟子的“良贵”说及其意义
第七章 孟子的“民本”思想
一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发端
二 “仁”的学说是“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石
三 孟子的“王道”政治哲学
四 孟子的“民贵君轻”说和朴素的民主思想
五 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措施
第八章 孟子的国家、社会学说和经济学说
一 孟子的国家学说
二 孟子的社会分工说
三 孟子的经济分工说
四 孟子土地改革的蓝图――井田制
第九章 孟子的道德观及精神境界说
一 孟子的道德起源说和后天的教育、环境
对道德的作用
二 “反求诸己”――自省的道德修养方法
三 “尚公”的道德观
四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五 “浩然之气”、“舍生而取义”:孟子的人生精神境界
六 “万物皆备于我”:孟子最高的理想精神境界
七 “生于忧患”:从艰苦磨炼中提高精神境界的方法
第十章 孟子论心、性、天、命及“天人合―”观
一 孟子论“心”、“性”、“天”、“命”
二 “天”与“人”
三 “命”、“天命”与“人为”
四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概述
五 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及其特征
六 古代“天人合一”观的现实意义
第十一章 孟子的认识论――反映论、可知论
一 “尽信书,不如无书”――重视直接经验
二 “登泰山而小天下”――统观全局
三 尚功利的“客观效果论”
四 重视环境对人的认识的作用
五 孟子的认识论是可知论
六 强调思维能动性的反映论
第十二章 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二 “申之以孝悌之义”――重视道德教化
三 “仁且智”――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结合
四 孟子的教育方针
五 孟子的教育方法
第十三章 孟子的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美学
一 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自然哲学
二 孟子对“美”的界说
三 重本质、重意境、重神似――孟子对中国传统美学之影响
四 “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的“大化流行”宇宙观及其对中国绘画“透视法”的影响
第三篇
第十四章 孔孟对中国文化的主要理论贡献
一 “仁”――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学
二 “和”――奠立了重“和”的价值观及思维方式
三 “公”――创立了“尚公”的社会学说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及儒家学说的发展与展望
一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三个时期
二 中西文化传统各有短长
三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之争
四 新的时代及新的文化观
后记
附 孟子生平行迹年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