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成艺术(第2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构成艺术(第2版)

21.3 4.7折 45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筱荣 著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版次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30

追日书屋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筱荣 著
  •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7
  • 版次 2
  • ISBN 9787502787332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构成艺术:平面·色彩·立体·光(第2版)/“十二五”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专业精品课程教材》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本书根据教学大纲编写,分别介绍构成艺术的内容与形式,构成创作与欣赏的审美原则,不同构成类型的基本元素,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光构成的创作方法和技法,综合构成的创作技法,不同构成类型的构成材料,构成艺术的应用领域和形式,构成艺术原理与电脑实际创作表现等。

  《构成艺术:平面·色彩·立体·光(第2版)/“十二五”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专业精品课程教材》特点:1.历年经验的总结:数年一线教学、实践和教改的经验总结,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讲解生动。2.突出创新和技能的培养:在归纳构成艺术的原理时,突出构成方法和方式的创新、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等能力。3.强调知识的连贯性和实用化:在普通的“三大构成”的范围内增补了第四种构成“光构成”,促进构成艺术技巧与理论知识的完整、全面性,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知识的理论化和实用性。4.提高临摹与动手欲望:书中选用了大量经典的构成艺术作品作为范例讲解,部分优秀的学生作业作为配图,结合理论或注释,引导学生在临摹的基础上激发动手欲望。5.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本书最后提供构成艺术原理如何用电脑去具体表现的范例,更是将构成艺术的实际应用推向一个小高潮,引导学生如何为社会需求服务,为就业提前打基础。6.易教易学:每章提供小结与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易教易学。

  适用范围: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程,从事艺术设计与创作的广大从业人员自学指导书。
【作者简介】
  吴筱荣,1963年生于江西省吉安市,工作于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现为广西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桂林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桂林画院院士。曾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美术作品曾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二届新人新作展等不同类型展览二十余次,发表学术与教学论文二十余篇,发表学术类美术作品三百余件次,先后编著出版了两部“十一五”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专业精品课程教材:《木雕艺术教程》、《构成艺术》,出版了学术专著《陶艺·陶艺》,参与其他教材编写五部。雕塑类工艺美术作品获得七项外观专利设计。主持桂林理工大学校级精品课程《构成艺术》,《构成艺术》多媒体课件获得2007年第六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评比三等奖。目前,主要从事雕塑和抽象构成造型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陶艺、木雕、构成艺术的教学与应用性创作研究。
【目录】
第1章 构成艺术概述

1.1 构成艺术定义

1.1.1 平面构成

1.1.2 色彩构成

1.1.3 立体构成

1.1.4 光构成

1.2 构成艺术的由来

1.3 构成的形式要素及审美原则

13.1 构成形态

1.3.2 造型要素

1.4 构成的形式

14.1 具象构成

1.4.2 抽象构成

1.4.3 意象构成

1.5 构成及构成学习中的误解

1.5.1 套用现代流行艺术的表达形式

1.5.2 用具象形态的组合

1.5.3 缺乏抽象语言

1.5.3 未了解作业要求,使用拼凑组合或纯粹表现

1.6 本章小结

1.7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构成的审美原则

2.1 对比与调和

2.1 1对比

2.1.2 调和

2.2 对称与均衡

2.2 1对称

2.2.2 均衡

2.3 单纯与经济

2.3.1 单纯

2.3.2 经济

2.4 节奏与韵律

2.4.1 节奏

2.4.2 韵律

2.5 比例与习惯

2.5.1 比例

2.5.2 习惯

2.6 联想与意境

26.1 联想

2.6.2 意境

2.7 多样与统一

2.7.1 多样

2.7.2 统一

2.8 稳定与轻巧

2.8.1 稳定

2.8.2 轻巧

2.9 本章小结

2.10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构成的基本元素

3.1 平面构成的元素——点

3.1.1 点的特征

3.1.2 点的形象

3.1.3 点的错觉

3.1.4 点的特性功能

3.1.5 点的构成范例

3.2 平面构成的元素——线

3.2.1 线的特征

3.2.2 线的形象和类别

3.2.3 线的错觉:直线静,曲线动

3.2.4 线的方向

3.2.5 线的构成方法

3.2.6 线的构成范例

3.3 平面构成的元素——面

3.3.1 面的特征

3.3.2 面的形象

3.3.3 面的形态

……

第4章 平面构成技法

第5章 色彩构成技法

第6章 立体构成技法

第7章 光构成技法

第8章 构成艺术的应用

第9章 课堂实训

参考文献

结束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