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文化传统与新时期长篇小说的文化价值建构——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研究样本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儒家文化传统与新时期长篇小说的文化价值建构——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研究样本

4.5 1.2折 38 全新

库存6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俊杰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010174433

上书时间2024-05-30

追日书屋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俊杰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7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74433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0页
【内容简介】
儒家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是新时期时代文化的中心问题,也是贯穿文学创作的一个潜在主题和时代背景。本书一部分着重于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传统思维等对长篇小说的影响。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勾勒一定时代背景之下儒家文化传统在不同题材长篇小说中的表现和反思,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同一题材作品中的承传和流变,主要涉及乡村小说和改革小说,知识分子题材和女性创作等,由此看到儒家文化传统如何“返本开新”,参与了当代精神的建构,同时也有儒家文化消极因素在时代文化中的遗留。第二部分着重于从叙事学的角度,来探讨传统叙事艺术对新时期长篇小说叙事艺术的渗透,主要涉及时间意识、小说结构和魔幻叙事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钟鼓楼》《白鹿原》《东藏记》《蛙》《一句顶一万句》等作品。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儒家文化的当代际遇
第二节 儒家文化传统与新时期长篇小说
一 儒家文化传统对新时期长篇小说的影响:从作家和读者方面来看
二 儒家文化传统与新时期小说的研究概说
第三节 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与茅盾文学奖

第一章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
第一节 小说创作对传统文化的寻根表现
第二节 儒家文化核心精神“仁义”在作品中的表现

第二章 儒家文化传统与现代化进程
第一节 改革小说对儒家文化传统的表现与思考:从《沉重的翅膀》到《英雄时代》
第二节 乡村小说中儒家文化传统的困惑与流连:《白鹿原》和《秦腔》的文化选择
一 《白鹿原》和《秦腔》的文化选择
二 一个悖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纠缠
三 乡村的承载
第三节 传统文化如何讲述自己:《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文化意识

第三章 弘扬民族魂:儒家文化精髓的“返本开新”
第一节 儒家文化精髓在人物身上的体现
第二节 士与知识分子
第三节 历史、文化、道德中的“士”:论《张居正》中的张居正兼及《白门柳》中的士人形象
第四节 一腔浩气吁苍穹:宗璞《东藏记》的知识分子立场与书写
第五节 背叛与回归:《你在高原》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寻根之旅
一 张炜小说创作的文化立场
二 《你在高原》对民族精神的寻根

第四章 女性文本对传统儒家伦理的颠覆
第一节 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第二节 《无字》与《长恨歌》中的伦理意识
一 《无字》:女性的成长史
二 《长恨歌》:女性欲望的书写
三 对传统伦理表现的内在矛盾

第五章 叙事模式中的“固有血脉”和“世界思潮”
第一节 叙事传统与新时期长篇小说
第二节 当代小说中的时间意识
一 《钟鼓楼》的现代时间意识
二 “多年以后”:现代时间意识的多样化
第三节 结构艺术的影响与创新
一 书信体、纪传体、戏剧的多文本结构:《蛙》的叙事结构与主题
二 反“目的性”的叙述:《一句顶一万句》的叙事结构
第四节 “魔幻”:借鉴与本土化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