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松龄反奉见闻:近代史料笔记丛刊
  • 郭松龄反奉见闻:近代史料笔记丛刊
  • 郭松龄反奉见闻:近代史料笔记丛刊
  • 郭松龄反奉见闻:近代史料笔记丛刊
  • 郭松龄反奉见闻:近代史料笔记丛刊
  • 郭松龄反奉见闻:近代史料笔记丛刊
  • 郭松龄反奉见闻:近代史料笔记丛刊
  • 郭松龄反奉见闻:近代史料笔记丛刊
  • 郭松龄反奉见闻:近代史料笔记丛刊
  • 郭松龄反奉见闻:近代史料笔记丛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郭松龄反奉见闻:近代史料笔记丛刊

70 九五品

仅1件

辽宁阜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姚东藩、徐彻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8-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11-2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姚东藩、徐彻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08-07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61963
  • 定价 1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2页
  • 字数 12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近代史料笔记丛刊
【内容简介】
  郭松龄反奉是奉系军阀史乃至中华民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1925年11月22日,东北军高级将领郭松龄在河北滦县通电全国,宣布倒戈反奉,将所部改称为东北国民军,回师东北。郭松龄要求张作霖下野,并提出在东北实行民主共和政治的主张。郭军一度进展顺利,先后攻占山海关、锦州、新民等地。张作霖在日本支持下全力反扑,同年12月25日,郭松龄兵败被杀。
  本书收录了20余篇文章,绝大多数是未发表过的回忆资料。对于所叙述的事件,各位作者或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或亲身参与。所涉及的内容,包括郭松龄反奉的原因、经过等,也包括张作霖和张学良的一些活动情况。资料真实,细节生动。
【目录】
整理说明
郭松龄反对奉张东军见闻纪略
一、张作霖帅府的所见
1.总参议公厅打开闷葫芦
2.胡若愚、王之佑的电报内容
3.张作霖的惶恐与调兵遣将
4.杨宇霆出走之谜
5.郭松龄拒见张学良
6.连山溃退沈阳混乱
7.锦州的风云际会
二、新民巨流河决战与郭军覆灭
1.张学良重组第3方面军团
2.新民巨流河决战东军兵力部署
3.郭军进攻概述
4.郭松龄逃走与就擒
5.东军进入新民和善后处理
三、附刘荫厚来信
1.东归动机和经过
2.张军团长对东归人员的表示
关于郭松龄反奉倒张的经过纪实
前言
一、我就任东北国民军第四军
军法处处长的经过
二、郭松龄反奉倒张的原因
1.受革命浪潮的影响
2.争夺权势
3.李景林促成
4.政见不合
5.郭杨矛盾
三、当时的兵力
四、计划行动
五、攻下连山
六、当日锦州
七、进军义州
八、向白旗堡前进
九、第四军的最后任务
十、倒张未成与郭松龄被捕的实际情况
《关于郭松龄反奉倒张的经过纪实》一文的两段补充

郭松龄枪毙姜登选的详情
郭松龄反奉片断
一、军调滦州
二、滦州军事会议
三、交兵权,任"总指挥"
四、郭军兵败新民
五、郭反奉失败后,吴俊升建议
杀营以上干部的经过情形
六、求见张作霖
七、姜登选被杀经过
阚朝玺投郭(松龄)被拒的真相
关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郭松龄倒张作霖的经过

郭松龄反奉之片断
一、回师东上
二、巨流河激战
三、缴械告终
记录郭松龄反奉的几段事实
一、白旗堡军事会议
二、战事失败我们流亡文会中学
三、郭松龄失败后暴尸经过
四、郭军失败后,一些被俘将领表现得奇形怪状
1.我与赵军需官巧逢旧上司朱继先,改变了立场
2.刘佩高大胆陈情,仍获要职,带兵出征
3.焦团长陈说利害,拯救了自己,保护了全团,照顾了整个西军
郭松龄反奉最后阶段的回忆

郭松龄反奉续志
一、连山阻击战
二、沟帮子整编和进军营口的受阻
三、派齐世英赴日本乞援
四、谭自新的敢死队袭击白旗堡
五、郭氏夫妇被擒及其死亡

郭松龄倒戈梗概
一、郭松龄的野心
1.拉拢张学良
2.多揽兵权
3.去旧换新
二、郭松龄的末路
1.郭松龄倒戈起始
2.枪杀姜登选与扣留赵恩臻等
3.出兵情况
三、郭松龄失败原因
1.撤销高级军官与不顾士兵饥寒
2.官兵不忘旧
3.出兵迟缓
4.紧急关头不理军事
郭松龄反奉时我的所见所闻及其结局
郭松龄在什么情况下倒戈的?
郭松龄倒戈始末
郭松龄倒戈
郭松龄和张作霖的斗争及郭的失败与死亡
郭松龄反奉失败外交为其主要因素之一
郭松龄反奉之起因及其失败之原因并简述其死
反奉起因
失败原因
简述其死
回忆郭松龄反奉,张作霖赔偿绥
中人民损失的经过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