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特阶级理论的当代建构
  • 赖特阶级理论的当代建构
  • 赖特阶级理论的当代建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赖特阶级理论的当代建构

29.8 九五品

仅1件

河南南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保印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P25

上书时间2024-09-12

弥香小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曹保印 著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1722102
  • 定价 3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26cm
  • 页数 570页
  • 字数 18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新闻评论人曹保印对2013年一年以来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进行的评论。作者的论述分寸恰当,语言简洁,内容符合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深入透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现象,也提出更多对美好人性和社会进步的期许。
【作者简介】
:
    骆夷,女,1984年生,辽宁绥中人,南开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曾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学习、工作两年。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先后在《天津社会科学》、《理论与现代化》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若干篇,二人合著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和重点参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委托项目等若干项目。
【目录】
第一章 阶级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阶级分析的缘由及其基本概念

一、阶级分析:激进平等主义工程的内在要求

二、阶级概念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阶级分析的内在逻辑和理论立场的转变

一、马克思主义范式与实证主义社会科学的对立

二、在马克思主义和韦伯主义阶级分析传统之间

三、一种综合性的逻辑分析框架

四、小结

第二章 剥削理论与阶级结构理论

第一节 “中间阶级”的“矛盾定位”概念

一、“中间阶级”难题

二、“阶级关系中的矛盾定位”概念:“对立”+“共享”

第二节 剥削与阶级分析

一、剥削的定义:对罗默的修正

二、剥削机制:“组织剥削”取代“地位剥削”

三、中间阶级及其矛盾定位:十二种阶级位置模型

第三节 赖特与罗默理论之比较

一、罗默剥削理论存在的问题

二、赖特何以对罗默剥削理论进行修改和补充

三、阶级与阶层相结合的理论研究模式

第四节 赖特剥削与阶级结构研究的理论失误

一、“中间阶级”的“剥削”悖论

二、多重维度剥削论的理论根源

第三章 凸显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实证维度

第一节 静态的阶级结构表明:“工人阶级仍是优选的阶级”

第二节 动态的阶级结构表明:“中间阶级”位置正在扩大

一、两种不同的假说:后工业社会理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实证研究倾向于支持后工业社会理论

第三节 赖特实证研究的疏漏:忽视马恩阶级研究的晚期结论

一、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中间阶级”发展趋势的预测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中间阶级”的描述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谓“新阶级”是不是“中间阶级”?

第四章 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

第一节 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的基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界定

二、微观模型:阶级位置影响阶级意识

三、宏观模型:阶级结构影响阶级形成

四、宏观模型与微观模型的结合:“构成”与“调节”

第二节 对瑞典、美国和日本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的实证研究

一、实证研究的理论预设

二、实证调研结果

三、结论:三国各自呈现出鲜明的特征

第三节 两种阶级意识导向模式:认同与利益

一、结构探讨和程序探讨的基本理论解释

二、认同与利益影响阶级意识的因果模型

三、实证研究结果:应依不同侧重将二者结合

第四节 赖特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研究的得失与启示

一、赖特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研究的得失

二、赖特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研究的启示

第五章 阶级妥协与阶级超越

第一节 积极的阶级妥协理论

一、理论渊源与策略基础

二、策略博弈模式分析

三、积极的阶级妥协的实现机制

四、赖特积极的阶级妥协理论的意义、局限及其阶级研究的方法论

第二节 展望真实的乌托邦——超越资本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