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因里希.伯尔 (生平与著作)
  • 海因里希.伯尔 (生平与著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海因里希.伯尔 (生平与著作)

10 6.3折 16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黄凤祝 编;李毅 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199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5-1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德]黄凤祝 编;李毅 译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1996-12
  • 版次 1
  • ISBN 9787108009814
  • 定价 1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8页
  • 字数 85千字
【内容简介】
海因里希·伯尔是诺贝文学奖获得者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位德国伟大的文学家,在这个新的,高唤着民主的德国,他同时还是一个道德规范的代表。他不是高举手指,指点别人,而是举着一面镜子正如马塞尔·赖希一拉尼茨基对他评价的那样:他是一个“带着不丑式舌头的传教士”。正因为他那令人感到不舒服和有争议的格调,才能作出那么多有意义的贡献,为当时还年轻的德意志民主赢得和加强了欧洲邻国对它的信任。由此可见,伯尔以一个德国诗人的身份,用他自己的方式将德国带入了自由人民的联合体,当然也带进了欧洲共同体。

  战后,1945年伯尔从战俘营回到他那完全被摧残的故乡——科隆。他经历过当时德意志帝国的毁灭,那是一个由仇恨和鲜血,死亡和破坏组成的地狱。这种经历使他成为一个勇敢的,自觉的,为和解,和平而奋斗的斗士;一个不懈的人权捍卫者。因此,他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欧洲人。在他最后一次被采访时,海因里希·伯尔回忆起1945年那种令人疑惑的时事情况时说:当时作为一个德国人,不是什么好事,德意志人!近乎是一种蔑视的标记。“为了让德意志在欧洲这一民族大家庭中,重新获得一个受到尊敬的地位,他所作的贡献比一般人所知道的或感受到的还要多。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