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
  •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
  •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
  •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
  •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
  •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
  •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
  •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

14 2.9折 47.5 八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建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j教材2022Y

上书时间2024-05-25

盘古书坊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建 编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0
  • 版次 2
  • ISBN 9787040287066
  • 定价 47.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93页
  • 字数 6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是“现代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2009年度国家级教学团队)十几年教学改革和实践成果的总结,是国家精品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的核心教材,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书以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形成地球表层环境为主线,阐述了地球表层环境的组成、结构、运动和特征,分析了地球表层环境的空间分异机制以及地貌发育和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介绍了对地球表层环境评估、规划、管理和调控的理论和方法。
【目录】
第一篇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一章 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问题

第二节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一、综合性

二、区域性

三、环境性

四、系统性

第四节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一、自然地理学的定义

二、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的关系

第五节 自然地理学发展的趋势

一、总体趋势

二、其他趋势与特征

三、未来地理学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活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地球与地球表层环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日地距离及其环境意义

二、地球的质量及其环境效应

三、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四、地球的运动及其环境效应

第二节 地外系统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一、能量的来源

二、引力的影响

三、陨石撞击的环境效应

四、其他宇宙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地内系统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一、能量的来源

二、物质的交换

三、其他环境效应

活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地球寰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一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

一、三大界

二、固、液、气三态物质

三、陆地与海洋

第二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及其特征

一、圈层结构

二、结构特征

第三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一、物质传输、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二、地球表层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

三、支撑生命演化和人类生存的功能

第四节 主要的地表过程

一、物理过程

二、化学过程

三、生物过程

四、人类过程

第五节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

一、地球表层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与影响

二、人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三、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活动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各圈层的组成、结构、运动与特征

第四章 岩石圈与地球表层结构和轮廓

第一节 岩石圈的组成

一、化学元素组成

二、矿物组成

三、岩石组成

第二节 岩石圈的结构

一、垂直分层

二、水平变异

第三节 岩石圈的运动

一、岩石圈运动的方向

二、岩石圈运动的表现

三、板块构造学说与岩石圈运动的机制

四、岩石圈运动的特征

第四节 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

一、海陆分布

二、地面起伏

第五节 构造地貌

一、大地构造地貌

二、区域构造地貌

三、局地构造地貌

第六节 岩石圈与人类

一、岩石与人类

二、矿物与人类

三、地壳元素组成与人体健康

四、岩石圈的运动与人类

五、人类对岩石圈的改造

活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

第一节 大气圈的组成

一、大气的成分

二、几种重要的微量和痕量成分的作用与功能

三、几种重要的微量和痕量成分的时空变化

第二节 大气圈的结构

一、垂直变化特征

二、垂直分层

三、水平分异与季节变化

第三节 大气的运动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

二、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

三、大气的辐合与辐散

四、大气环流

第四节 大气圈的物质输移

一、水汽的输移

二、二氧化碳的输移

三、气溶胶的输移

第五节 大气圈的能量传输

一、高低纬问的传输

二、海陆问的传输

三、高低空之间的传输

第六节 气候分异规律

一、气温分异

二、湿度和降水的分异

三、气候分异

第七节 大气圈与人类

一、大气成分与人类

二、人类活动与大气圈

三、天气、气候与人类

活动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水圈与水量平衡

第一节 水圈的组成

一、海洋水

二、陆地水

第二节 水圈的结构

一、水圈的水平结构特征

二、水圈的垂直结构特征

第三节 水圈的演化

一、水从无到有

……

第七章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第三篇 圈层间的相互作用

第八章 大气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九章 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十章 水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

第十一章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十二章 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相互作用

第十三章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四篇 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方法、原理与实例

第十四章 地球表层环境评估与区划

第十五章 地球表层环境预测

第十六章 地球表层环境的规划与管理

第十七章 地球表层环境的优化调控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