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量范畴丛书:现代汉语变量表达研究
  • 现代汉语量范畴丛书:现代汉语变量表达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汉语量范畴丛书:现代汉语变量表达研究

扉页有印章

10 1.8折 55 九品

仅1件

山东济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国军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03

上书时间2024-04-02

往圣书屋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国军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52874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现代汉语量范畴丛书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量范畴丛书:现代汉语变量表达研究》由绪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概略地考察了语言中的范畴以及与量范畴有关的基本问题,接着对现有的量范畴研究情况作了较详尽的综述,指出了主要的不足和问题,然后交代了研究思路、方法和原则,说明了语料来源。主体部分共六章,前五章着眼于句法结构中的量,最后一章从变换(也可看作篇章)的角度看句法位置对量的表达的影响。其中,第一章到第四章研究量类之间的转化,第五章讨论量值的变化,第六章则看表量形式在不同句法位置变换时表量情况的变化。
【目录】
绪论
第一节范畴化与认知范畴及其语言化——语义范畴
一范畴化是人的基本认知能力和策略,其结果是各种范畴
二认知范畴的语言化与语言系统中的范畴
三原型范畴
第二节量范畴及其语言表现
第三节客观量与主观量
一量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二主观量和量的主观化的动因及其标记
第四节量研究综述
一主要论题
二研究阶段
三已有研究主要观点
四问题与不足
第五节选题价值
第六节研究思路、方法与原则
一从意义出发,意义与形式参证
二动态与静态结合
三超越两项结构:构式中的量
四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第七节语料来源

第一章量的系统与量的变化
第一节已有文献中量的系统
第二节“数”“量”“数量”
一基本意义及关系
二中英文工具书的解释
三语言学、语法学文献中区分使用的情况
四小结
第三节量的系统
一量类系统
二量值系统
三量类与量值的组合
第四节量的变化概说
一量的表达、表量词语及其句法位置与表量结构
二量类的转化
三量值的变化

第二章物量与动量的转化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物量、动量的表达形式
一物量的表达形式
二动量的表达形式
第三节物量与动量的转化
一“动词+动量词+名词”:物量的动量化
二“动词+名量词(‘个’)+动词”:动量的物量化

第三章物量、动量与性状量的转化
第一节物量与性状量的转化:“V+(一)个+AP”
一名词的量性特征及其转化
二性状量的物量化
第二节动量与性状量的转化:“很+V+LDP/LNP+(NP)”
一动量表达形式及其句法功能
二动量的性状量化

第四章时间量与物量之间的转化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V+(了)+T+(的)+NP”、“伪定语”相关研究及争论
第三节“V+(了)+T+(的)+NP”的形式
一“的”的有无与“了”的隐现
二动词V
三名词:NP
四时量短语T与V、NP的相互选择
第四节“V+(了)+T+(的)+NP”格式中的量类转化
一“V+了+T定+的+NP”中的量类转化
二“V+了+T补+的+NP”表意功能及其量类转化
三“V+了+T+的+NP”量类转化小结

第五章量值的变化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量的大小变化
一量的大小与标准量
二量的大小变化:倚变结构及语篇中的量值变化
第三节量的比例变化:数量比例结构中的量及其变化
一量的比例与数量比例结构
二数量比例结构中量的变化

第六章表量词语在不同句法位置的量变
第一节概说
一表量词语的形式:基式与变式
二句法位置对量语义的影响
第二节物量词语在不同句法位置的量变
一基式物量词语的量变
二变式物量词语的量变
第三节动量词语在不同句法位置的量变
一基式动量词语的量变
二变式动量词语的量变
第四节性状量词语在不同句法位置的量变
一基式性状量词语的量变
二变式性状量词语的量变

结语及余论
一结语
二主要问题与不足
附录
A.可在“V(-)个+V”中充当宾语的动词
B.通常不能在“V(-)个+V”中充当宾语的动词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