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1949中国电影:空间呈现,书脊下方如图损
¥
3.9
2.0折
¥
20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李超 著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L13
上书时间2024-09-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超 著
-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106029333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199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1905-1949中国电影:空间呈现》受新叙事学研究思路的启发,将文化研究的宏大视野与传统叙事研究文本形式分析的客观缜密相结合,继承文化研究将电影文本看成各种权力机制之文本的研究传统,注重对整体文化语境的深入挖掘。同时,为避免文化研究可能带来的空疏,该书以电影叙事学的空间研究为基点,从文本形式人手,考察电影的整体叙事机制,最终发掘出文本的历史、政治、文化的底蕴。
- 【作者简介】
-
李超,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青年讲师,长期从事影视文化、影视产业研究与教学,2007年获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学位,师从周均平教授,已在《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电影文学》、《戏剧文学》、《电视研究》等影视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 【目录】
-
序
引言
第一章断裂社会的都市/乡土与家庭本位的渐显(1905-1932年的中国电影)
第一节现代性起源语境的空间性体验与作为现代传媒的电影
一、现代性起源语境的空间性体验
二、作为现代传媒的电影
第二节由单纯的都市/乡土二元景观到家庭视野的浮现:滑稽短片的空间呈现
一、优越的都市日常生活空间与作为背景的衰落乡村
二、平民阶层的都市空间实践与家庭视野的隐现
第三节家庭伦理本位视野中的都市与乡土:长故事片的空间呈现
一、从罪恶都市回归乡土家庭
二、作为悲剧发生之地的乡土社会家庭:无法省略的少数
第二章离乱社会阶级、民族本位的乡村与都市呈现(1932-1945年的中国电影)
第一节民族危亡时期的现实空间体验
一、关于民族和阶级的社会空间体验
二、孤岛和大后方:两种现实空间体验的类型
第二节阶级、民族本位视野中的都市与乡土图景
一、都市空间的两副面孔
(一)建在地狱上的天堂:阶级、民族诉求型塑的都市形象
(二)魅惑之都与性感的身体:对个体性感性需求的回应
二、乡土空间的两重形象
(一)废园:群体视野中的乡土空间
(二)浪漫化的乡土形象--世外桃源:个体性情感体验的流露
三、孤岛与大后方:都市和乡土的民族空间生产
(一)民族、民族认同、民族主义与民族空间的生产
(二)超越现实想象民族:孤岛电影的空间呈现
(三)再现受难与抵抗的民族:大后方抗战电影的空间呈现
第三章转型社会阶级本位和个人本位的空间并置(1945-1949年的中国电影)
第一节战后电影人的现实空间处境及其选择
一、由希望而失望:战后的社会空间体验
二、转型社会电影人的两种选择
第二节阶级本位视野中的空间呈现
一、由民族本位到阶级本位
二、由家庭本位到阶级本位:逻辑的深化
第三节个体本位的都市与小城
一、“现代”与“传统”混杂的都市
二、封闭的“夹缝”空间:小城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