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人的乡村:作家通信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两个人的乡村:作家通信

22 5.8折 38 全新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05-2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村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5-01
  • ISBN 9787108051998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内容简介】
在因时应景的关于乡村、乡愁的表达中,杨村和余达忠的《两个人的乡村:作家通信》别具一格,颇值得寻味。
人到中年的作者杨村、余达忠都出生于山高水长的黔东南。改革开放初期,通过那个年代鲤鱼跃龙门的经典方式——考试,两人终于离开了自己自小生活的村寨,成为了拥有粮食折子,吃上“皇粮”的城里人。对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而言,赶上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的好机遇,也能通过考试改写既有的低人一等的乡民身份,是很多人都羡慕嫉妒恨的事情。但正是“从山里飞出的金凤凰”这一身份的质变,导致了这部分人对乡土、乡村、农民等挥之不去的情
【作者简介】
杨村  苗族,贵州剑河人。出版有《爱情离我们有多远》、《让我们顺水漂流》、《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丛书·苗族》等。主编有《乡土剑河》、《黔东南文学60年·散文卷》等。作品入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中国西部散文精选》等。《河流出嫁的形式》等多篇散文被翻译成蒙古文。
余达忠 侗族,贵州黎平人。三明学院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2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三等奖;出版学术著作《走向和谐——岑努村人类学考察》、《返朴归真——侗族地扪千三节文化诠释》、《平架——三省坡下侗家人的文化生活》、《原生态文化:资源价值与旅游开发》等。
【目录】
序 杜国景 /1
第1 封信:我们的乡村何去何从 /1
第2 封信:乡村:我们生命的渊薮 /5
第3 封信:记忆里的欢乐与辛劳 /9
第4 封信:土地,博大而促狭的土地 /12
第5 封信:穿过贫穷与富足的岁月 /16
第6 封信:土地的命题 /19
第7 封信:酒中日月长 /22
第8 封信:酒:一个有意味的生活符号 /26
第9 封信:表达或者酒的琐忆 /29
第10 封信:清贫岁月中的歌唱 /33
第11 封信:生活在别处 /36
第12 封信:静静泊着的乡村时光 /39
第13 封信:我不想做你猎奇的风向标 /43
第14 封信:建构着的乡村 /46
…………
第49 封信:真实与虚幻:我们时代的乡土情怀 /216
第50 封信:堂吉诃德式的救赎与抵抗 /220
第51 封信:自由呼吸:乡村生命的秘密 /226
第52 封信:与一条河流的距离 /231
第53 封信:河流的流向,生命的流向 /236
第54 封信:横过生命 /240
第55 封信:行走的乡土 /245
第56 封信:断裂:一个人的命运形式 /249
第57 封信:在乡村生命线上旅行 /254
第58 封信:乡村与城市:起点与终点 /259
第59 封信:乡村,我们永远的故土家园 /265
第60 封信:城市与乡村:远行与回归 /270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