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郎绍君卷
  •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郎绍君卷
  •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郎绍君卷
  •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郎绍君卷
  •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郎绍君卷
  •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郎绍君卷
  •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郎绍君卷
  •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郎绍君卷
  •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郎绍君卷
  •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郎绍君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郎绍君卷

18 4.6折 39.5 九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郎绍君 著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

上书时间2024-05-16

述古斋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郎绍君 著
  •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版次 1
  • ISBN 9787102047522
  • 定价 39.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4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批评家在艺术史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国美术的现代进程中,活跃在当今艺坛的批评家,关注着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发表批评意见,同时力求借鉴美术史的经验和艺术的普遍原理,从学术层面提出问题,引起美术界同行的关注与讨论,对美术创作的走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丛集结的10位批评家都是在美术史和理论领域某个方面有研究的专家,他们的学术出身、理论体系、研究方向、关注的侧重点,采用的方法论均不相同,但是他们共同关注着中国美术的发展,本文丛集中展示批评家们对中国现当代美术的不同的观照与思考,是对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从不同角度的梳理与总结,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的清晰脉络以及发展过程中的争论,探索与开拓。
  郎绍君先生是科班美术史论出身,主妻从事近现代美术的研究。他在80年代的美术批评,侧重对20世纪美术历史的思考,强调思想的卉放、艺术的民主,清理被扭曲的历史,同时提出“传统的再发现”重新认识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使它成为现代中国艺术最深厚的资源。这时期的代表著作是《论中国现代美术》塑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撰写的诸多条目。“89”后,他集中于20世纪中国画历史与理论的探讨,著有《齐白石》《林风眠》《现代中国画论集》《守护与拓进》《城市梦魇》等。他重视做画家个案,关注被遮蔽被遗忘的艺术家和艺术现象,努力做“去蔽”和重新发现的工作。面对“全球化二虑潮和西方大众文化强势涌入,他出于本土文化被”他化”的担忧,更多地强调对传统艺术价值的认知,强调本土艺术的独立性;在方法上,他重视宏观把握与个别把握的结合,强调在细致考察求证的基础上作尽可能客观的评述,以问题统领方法,避免生搬硬套,因方法伤问题,他还始终看重作品的研究,强调鉴别作品真伪优劣能力的重要性。本文集收入的论文(包括摘选专著的章节),集中反映了他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中国画问题的思考与主张。
【作者简介】
  郎绍君,1939年生,河北定州人。
 196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史论专业并留校任教,198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并留院做研究工作。
 现为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著有《论现代中国美术》《现代中国画论集》《都市梦魇》《林风眠》《守护与拓进》《齐白石》等。
 主编有《齐白石全集》《陆俨少全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山水卷》等。
 其中《齐白石全集》获中国图书奖,《齐白石》获文化部首届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目录】
总序
自序
一中国画面对的情境
情境和问题概说
重建中国的精英艺术
水墨画的精神与语言
二中国画革新的历史经验
以复古为革新
分离与回归
中国画的自觉意识
三中国画教育
非学校教育
中国画教学断想
浙江中国画
四论笔墨
笔墨论稿
笔墨问题答客问
五中国画的研究与批评
20世纪中国画研究三题
问题与方法
六谈书法
谈现代书法
书法的“现代化”
七画家研究
论齐白石(节选)
永远在路上(节选)
谁解枯蓬胜艳葩
郎绍君主要著作与学术活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