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
  • 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
  • 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
  • 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
  • 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
  • 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
  • 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
  • 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
  • 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
  • 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

22 4.8折 46 九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丛耀 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

上书时间2024-05-16

述古斋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韩丛耀 著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305054136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8页
  • 字数 33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以图像为中心的时代,电影、电视、绘画、摄影、广告、设计、建筑、动漫、网络、游戏、多媒体等互为激荡汇流,这就是人们所称的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这个词强调图像镶嵌于更为广阔的文化之中,图像是一种文化形态,因此,也可以把文化看做是镶嵌着图像效果的一系列有意义的社会实践。
  图像学研究是近二三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出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的基本课题,在中国只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图像文化已经由一个对从事艺术史、影视和媒体研究、社会学及其他视觉研究者有用的术语,变成了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
  目前,我们确实拥有的是一个博杂的学科——符号学、对艺术和再现的哲学探究、电影和大众媒体研究、艺术的比较研究,所有这些都汇聚于图像文本之上,从某种角度来看,它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后符号学”的重新发现。这种重视本身就是当代图像取得重要性的一个典型表征。
【作者简介】
  韩丛耀留学法国,精研图像理论。从事视觉图像传播教学二十余年,在海内外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学术会议报告十八篇,出版著作、教材二十四部。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持南京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预研项目《视觉认知研究》;主持法国科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研究项目,《图像符号与视觉构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1840-1919)图像新闻出版史研究》。曾应邀在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典、瑞士、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访问和讲学。
  理查·罗蒂认为:"古代和中世纪的哲学图景关注事物,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的哲学图景关注思想,而开化的当代哲学图景关注词语。"现在,没有人怀疑,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哲学图景关注视觉图像。
【目录】
导论:图像与文化转向
I.图像/视觉
视觉信息的社会构建
视觉能指的语义结构
视觉图像的组构
视觉界面初探
视觉界面再探
数字传媒时代的VR与IS
Ⅱ.图像/图像
图像的迹象性
图像的相似性
图像的象征性
图像的类似性迹象
图像与现实的类比
图像的真实与现实
Ⅲ.图像/文本
图像与图像受众
图像文明与书写文明
图像的阐释与拒绝
图像的综合性阐释
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
图像的瞬间性分析
Ⅳ.图像/话语
新闻图片的修辞性
瞬间论
-HCB的话里话外
摄影报道纵横谈
数字影像的文化特征
-~兼论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艺术作为摄影
摄影艺术的三个高度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