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影印】《第一香笔记》 宣纸线装本
  • 【现代影印】《第一香笔记》 宣纸线装本
  • 【现代影印】《第一香笔记》 宣纸线装本
  • 【现代影印】《第一香笔记》 宣纸线装本
  • 【现代影印】《第一香笔记》 宣纸线装本
  • 【现代影印】《第一香笔记》 宣纸线装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影印】《第一香笔记》 宣纸线装本

180 全新

库存2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克柔

出版人不详

年代嘉庆元年 (丙辰1796)

纸张白棉纸

刻印方式珂罗版

装帧线装

尺寸24 × 15 × 3 cm

册数4册

上书时间2024-03-0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框11×16.6厘米,左右双边,黑口
纸张:05年旧白宣,看起来黄黄旧旧的 
书皮蓝色 函套蓝色韩锦
白色丝线缝制
非工业量产,会有稍许瑕疵,无退货服务,请谅解。
商品描述
此《第一香笔记》是清代江苏吴门艺兰家朱克柔的关于兰花栽培、鉴赏品评的著作。书中除吸取了清初鲍绮云的“瓣型学说”的合理部分外,还增添了当时兰界有关兰蕙品评鉴赏方面的新内容,增补了团瓣、超瓣等内容。这些新的内容使“瓣型学说”更具体、更全面、更成熟。

此为清嘉庆元年序刊本。

中国人养兰赏兰历史十分悠久。在漫长的栽培过程中,兰花的鉴赏品评越来越精细,兰花的鉴赏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兰花著作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鉴赏品评兰花的标准和理论,这种理论以瓣型作为欣赏中国兰花的主要依据,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瓣型学说或瓣型理论。清朝嘉庆元年,江苏吴门艺兰家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面世,书中除吸取了鲍氏的“瓣型学说”的合理部分外,还增添了当时兰界有关兰蕙品评鉴赏方面的新内容,增补了团瓣、超瓣等内容,朱克柔在《第一香笔记》中指出:“兰品,水仙素第一、荷花素第二、梅瓣素第三、水仙瓣第四、绿梅瓣第五、红梅瓣第六、团瓣素第七、超瓣素第八。以上八品俱须肩平为上。”他首次采用拟人的比喻,用捧、肩、鼻、舌等来描述兰花的各个部分,并详细区分不同的舌形、舌色,如:“荷包舌”、“刘海舌”、“映腮舌”、“桃腮舌”。这些新的内容使“瓣型学说”更具体、更全面、更成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框11×16.6厘米,左右双边,黑口
纸张:05年旧白宣,看起来黄黄旧旧的 
书皮蓝色 函套蓝色韩锦
白色丝线缝制
非工业量产,会有稍许瑕疵,无退货服务,请谅解。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