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影印】《选集汉印分韵》宣纸线装本
  • 【现代影印】《选集汉印分韵》宣纸线装本
  • 【现代影印】《选集汉印分韵》宣纸线装本
  • 【现代影印】《选集汉印分韵》宣纸线装本
  • 【现代影印】《选集汉印分韵》宣纸线装本
  • 【现代影印】《选集汉印分韵》宣纸线装本
  • 【现代影印】《选集汉印分韵》宣纸线装本
  • 【现代影印】《选集汉印分韵》宣纸线装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影印】《选集汉印分韵》宣纸线装本

520 全新

库存3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景卿

出版人不详

年代嘉庆二年 (丁巳1797)

纸张白棉纸

刻印方式珂罗版

装帧线装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篆刻

尺寸26 × 16 × 7 cm

册数8册

上书时间2022-12-1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12年泾县老白棉宣(会有旧痕),全手工制作,会有手工痕迹,与机器制作不同,有介意者禁入。
商品描述
《选集汉印分韵》原为袁日省手稿本,后谢景卿又著续编。集汉魏印文,依韵排列。文字摹刻较近原跡。上卷收上平声、下平声;下卷收上声、去声、入声。所收汉代印文古朴浑厚,字体钩摹较精,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可作为篆刻工具书。此为清嘉庆2-8年(1797-1803)漱艺堂刊本。
此书为袁日省所撰,谢景卿得其手稿本,鉴于谬误错漏较多,官私印放置混乱于是,将该书因流溯源,悉为厘定,命子云生摹录成帙,重新纂成付梓,书中所收汉代印文古朴浑厚,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成为印学书籍的范本。
方介堪先生《玉篆楼谈艺录》中有言:
篆刻顾其名可得其义,乃篆与刻之艺术。所谓篆者,指别篆、择篆与书篆。统之则谓篆法,刻则指刀法。认得文字,且能辨别其时代界限,此谓别篆。篆本仅指小篆,乾嘉以后金石学昌盛,遂有金文之学,及光绪之末发现甲骨文,至民国初年遂有甲骨学,甲金文遂因之入书法篆刻。甲金文本不能言篆,然篆刻之名自元季以来沿用既久日—治印多以篆书为主,故就篆刻者而言,篆常包括战国文字、西周与春秋金又及殷商甲骨文。择篆之要,一在正确选取同一时代文字,不错杂不向体系文字于一印。二在每一个字无论属何时代,可能均有若干种不同形体,我们须据所刻内容予以选择,以构成最佳形式。
能别篆择篆然后始可论书篆,否则乃是“画符”。盖别篆属学术,择篆既属学术又属艺术书篆则属艺术。艺术只分优劣,学术要判是非。是非未明不能定优劣,故艺术须受学术指导。别择既正,书篆又佳,始可谓得篆法。篆刻之难不在刻而在篆,欲得篆法,一须钻研金石文字之学,二要多观摩临习三代秦汉金石拓本及前人法书印谱,手摹心追,既得其正,又得其变。
“写篆容易识篆难”,学习篆刻,首先就是识篆和写篆的问题。写篆关乎于技法,需勤学苦练;识篆却是学识和研究的问题。初学篆刻者,尚无变通能力,需要广泛深入研习古文字,掌握篆字的构造方法,才能随机应变,运用自如,而不悖“六书”。篆刻中的篆法与书法中的篆法有所区别,印章中的篆法是需要经过一定的篆法处理后上石的。如果一方印章用字生拼硬凑,风格混杂,章法无序,其效果可想而知。这时便需借助工具书进行集字创作,从工具书中选择适合的入印文字,达到风格统一。但是,在临刻过程与创作过程的交接处(既有临摹又有创作性再现阶段时),就会遇到需要查某个汉字在汉印里是如何表现、如何盘曲、如何变形的情况,本书作用不小。
《选集汉印分韵》,是二卷本,又续集二卷,清嘉庆二年(1797)至八年(1803)漱艺堂刻本。
八册。
半叶六行,四周双边,白口,无鱼尾。
题「袁日省予三甫原本;南海谢云生摹录」。
目录后题「六书斋康二酉刊」。
续集题「南海谢景卿芸隐纂摹」。
前有嘉庆二年谢景卿自序。
续集有嘉庆八年谢景卿自序。
钤印有 「竹亭心赏」、「平盦」、「畏微」。
本书内页采用12年白棉纸(偶有旧癍),
封面为藕粉色棉绫,白丝线手工缝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12年泾县老白棉宣(会有旧痕),全手工制作,会有手工痕迹,与机器制作不同,有介意者禁入。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