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美学解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书法美学解析

168 98 九品

仅1件

贵州贵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元博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4122206

出版时间2017-07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07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78页

定价98元

上书时间2018-06-2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新书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公安文联本年度重点推荐

媒体推荐
当代书法学术界近期新辉煌硕果

中国书法的“世界语”表述

新时期书法美学认识与实践上的高度飞跃

填补了用哲学眼光探寻传统书法之美的理论空白

有名书法理论家、书法家周俊杰、刘思凯、张军等

作者简介
李元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全国公安文联理事。作品获全国公安民警书法大赛一等奖、第八届公安部金盾文化工程艺术类二等奖、第四届公安部卫士之光三等奖,入选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赛。2012年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李元博书法作品展”。出版有杂文作品集《观照自我》、政治工作研究论著《陕西公安政治工作实践与认识》以及《李元博书法作品集》等。历任解放军184团战士、某师新闻干事、团宣传股长、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社编辑、兰州军区政治部政治工作研究室研究员、陕西省军区政治部秘书处长、陕西省军区安康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陕西省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陕西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陕西省公安文联主席等职。

目录
上卷 对书法的美学认知
上卷序
第一章 书法的一般性质
一、书法是从象形的中国汉文字书写中产生出来的艺术形式
二、书法是一种独特的平面造型艺术
1.书法纯粹的外在形式
2.书法一般的精神意蕴
三、书法是中国文化士人能动的艺术创造
四、书法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标志
第二章 对至今流行的一些书法艺术理论观点的反思
一、至今流行的几个艺术观点
1.“自然”“象本”的观点
2.“人品即书品”的观点
3.“正体”“正统”的观点
二、一点反思 
1.两个发现
2.两个追问
第三章 从书体演进的客观过程中把握书法艺术的精神内容与外在形式两者关系及其本质
一、从仓颉造字到秦用小篆书体统一书写,书体演进走了一条“去自然物象”的路子,中国书法的象征型艺术由产生到解体
二、从隶书到楷、行、草的今体书出现并通行,书法作为艺术,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中国书法的古典型艺术达到了全盛时期
(一)隶变的意义
(二)楷、行、草诸今体书的出现与人的主体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三)以今体书为载体的书法古典型艺术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1.存在于心的儒家思想理念贯注于今体书的创造活动之中
2.草、行、楷三种今体书式样是书法古典型艺术的基本形态,是书法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3.从晋人“尚韵”到唐人“尚法”见出书法古典型艺术的魅力
三、宋人“尚意”,人的主体意识占领了精神高地,书法由此进入浪漫型艺术阶段,自此以降,书法出现了活跃于三种艺术类型之间的自由状态
(一)颜真卿书法的意义
(二)宋人“尚意”导致了书法浪漫型艺术的产生
1.从书法实践中见出宋人“尚意”的基本内涵
2.从书法评论中见出宋人“尚意”的要义所在
(三)三种艺术类型成为元代至今书法艺术活动的基本形态和活动范围
1.元代书法回归古典型艺术并向象征型艺术广泛探索
2.明代中晚期书法的浪漫型艺术实践
3.清代至民国的复古之风与碑学盛行表达出书法实践的象征型艺术追求
4.元、明、清书法探索与创造活跃于书法三种艺术类型之间,进一步说明三种艺术类型是书法艺术的基本类型
下卷 关于书如其人
图版
后记
附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