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兰河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呼兰河传

7.8 4.6折 16.8 全新

库存16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观政 主编;萧红 著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176854

出版时间2014-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6.8元

货号1201089765

上书时间2025-01-05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国现代有名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她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她东渡日本,发表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她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有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目录
《呼兰河传》无目录。

内容摘要
萧红的《呼兰河传(非常不错点评版)》是一部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的小说。小说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疆呼兰小城的生活面貌,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幕幕悲剧性的生活图景: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
    作者通过对自己故乡的回忆,以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而感人地再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揭示了传统意识对人民的束缚和戕害,表达了她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作者也对旧风俗、旧习惯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抨击。

精彩内容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
    
“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赶车的车夫,顶着三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刚一蒙亮,进了大车店,靠前句话就向客栈掌柜的说:
    
“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等进了栈房,摘下狗皮帽子来,抽一袋烟之后,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那伸出来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人的手被冻裂了。
    
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得快,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儿,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他走起来十分地不得力,若不是十分地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地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看见,趁着这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捡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使他越走越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了霜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惊受怕,战战兢兢,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小狗冻得夜夜地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竞推不开门了。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地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这一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出来,进了栈房,那些马才停止了出汗。但是一停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上了霜。
    
人和马吃饱了之后,他们再跑。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不远又来了一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走向了什么方向。拉着粮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大豆的卖了大豆,载来高粱的卖了高粱。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布匹。
    
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很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那医生的门前,挂着很大的招牌,那招牌上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这广告在这小城里边无乃太不相当,使人们看了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因为油店、布店和盐店,他们都没有什么广告,也不过是盐店门前写个“盐”字,布店门前挂了两张怕是自古亦有之的两张布幌子。其余的如药店的招牌,也不过是:把那戴着花镜的伸出手去在小枕头上号着妇女们的脉管的医生的名字挂在门外就是了。比方那医生的名字叫李永春,那药店也就叫“李永春”,人们凭着记忆,哪怕就是李永春摘掉了他的招牌,人们也都知李永春是在那里。不但城里的人这样,就是从乡下来的人也多少都把这城里的街道,和街道上尽是些什么都记熟了。用不着什么广告,用不着什么招引的方式,要买的比如油盐、布匹之类,自己走进去就会买。不需要的,你就是挂了多大的牌子,人们也是不去买。那牙医生就是一个例子,那从乡下来的人们看了这么大的牙齿,真是觉得稀奇古怪,所以那品牌子前边,停了许多人在看,看也看不出是什么道理来。假若他是正在牙痛,他也保证地不去让那用洋法子的医生给他拔掉,也还是走到李永店去,买二两黄连,回家去含着算了!因为那牌子上的牙齿太大了,有点莫名其妙,怪害怕的。
    
所以那牙医生,挂了两三年招牌,到那里去拔牙的却是寥寥无几。
    
后来那女医生没有办法,大概是生活没法维持,她兼做了收生婆。
    
城里除了十字街之外,还有两条街,一条叫作东二道街,一条叫作西二道街。这两条街是从南到北的,大概五六里长。这两条街上没有什么好记载的,有几座庙,有几家烧饼铺,有几家粮栈。东二道街上有一家火磨,那火磨的院子很大,用红色的好砖砌起来的大烟筒是很好高的,听说那火磨里边进去不得,那里边的消信可多了,是碰不得的。一碰就会把人用火烧死,不然为什么叫火磨呢?就是因为有火,听说那里边不用马,或是毛驴拉磨,用的是火。一般人以为尽是用火,岂不把火磨烧着了吗?想来想去,想不明白,越想也就越糊涂。偏偏那火磨又是不准参观的。听说门口站着守卫。P1-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