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
¥
85.26
6.7折
¥
128
全新
库存38件
作者 (美)斯奈德,(美)洛佩斯 著 王彦 等 译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 9787115323385
出版时间 2013-1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定价 128元
货号 1200785227
上书时间 2024-12-3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编 从积极视角审视心理学 第1章 欢迎学习积极心理学 第2章 积极心理学的西方视角 第3章 积极心理学的东方视角 第4章 人类优势和积极结果的分类与测量 第二编 不同背景下的积极心理学 第5章 在文化背景下发展优势和生活幸福 第6章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幸福生活 第三编 积极情绪状态和过程 第7章 快乐的原理 第8章 有效利用情绪体验 第四编 积极认知状态和过程 第9章 通过自我效能、乐观和希望看待我们的未来 第10章 智慧和勇气 第11章 专念、流畅感和精神感悟 第五编 亲社会行为 第12章 同理心和利己 第13章 依恋、爱和丰盛的关系 第六编 理解和改变人类行为 第14章 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均衡概念建构 第15章 干预以预防坏事和提升好事 第七编 积极环境 第16章 积极的学校教育 第17章 好的工作 第18章 平衡“我”与“我们” 第八编 从积极视角展望心理学的未来 第19章 走向积极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精)》编著者C.R.斯奈德、沙恩?洛佩斯。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新兴领域,积极心理学是揭示人类的优势和促进其积极机能的应用科学,致力于识别和理解人类优势和美德,帮助人们提升幸福感和生活得更有意义。 《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精)》由积极心理学的两位开创者C.R.斯奈德和沙恩?洛佩斯撰写,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第一部综合性的教科书,也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积极心理学专著。《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不仅全面地总结文献,而且精心设计了练习和专栏,鼓励读者将积极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实践,由此将积极心理科学带入生活。书中所阐述的主题包括如何应用积极心理学来改进学校教育和工作,以及如何提升人们相互协作的生活方式。 本书不但适合于心理学专业学生学习积极心理学,也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学者的必备手册,同时也可以帮助普通读者发展个人优势、增进幸福感和建立丰盛的人际关系。 精彩内容 幸福和主观幸福感:快乐生活 幸福的古老定义 佛陀出家是为了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最终获得启迪,达到了内心的宁静,获得了一种幸福感。亚里士多德相信,美好生活的关键是完善的幸福(eudaimonia)(与高尚的生活相关联的人的丰盛),或者说基于对有意义的、发展性目标的毕生追求(也就是“做值得做的事情”)所带来的幸福(Waterman,1993)。美国国父认为,对幸福的追求,就像我们对生命和自由的那种不可剥夺的权利追求一样重要。这些关于幸福的古老定义与许多其他有关情绪幸福感的概念一起,对20世纪和21 世纪学者的观点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近来的心理学理论和遗传学研究则帮助我们澄清了幸福及其相关因素。 幸福的理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需要/ 目标满足理论;( 2)过程/ 活动理论;( 3)遗传/ 人格倾向(Diener etal., 2002)。(可通过完成本章第三个“个人小实验”来了解幸福的通俗定义。) 需要/ 目标满足理论(need/goal satisfactiontheories)是由心理治疗流派的某些领导者提出的。例如,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理论家(弗洛伊德和马斯洛)认为,紧张的减少或需要的满足会带来幸福。简而言之,该理论认为,我们感到幸福是因为我们达到了目标。这种“满足的幸福”使幸福成为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 提出过程/活动(process/activity)观点的理论家认为,投入到特定的生命活动产生幸福。例如,麦克?奇克森特米哈伊(MikeCsikszentmihalyi),20 世纪最早提出幸福的过程/活动观点的理论家之一,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流畅感(flow)(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这些活动与任务相关的技能匹配或对技能提出挑战)的人通常非常幸福。确实,奇克森特米哈伊(1975/2000,1990)的研究表明,投入到活动中会产生幸福。其他的过程/ 活动理论家(例如Emmons, 1986; Snyder,1994)强调追求目标的过程如何产生活力和幸福。这种追求幸福的观点反映了美国创始者的那种“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承诺。 强调幸福的遗传和人格倾向理论(genetic and personality predisposition theoriesofhappiness)的理论家(Diener & Larsen, 1984; Waston,2000),倾向于把幸福看做稳定的,而幸福的满足论和过程/活动论的理论家则认为,幸福是随着生活状况而改变的。科斯塔和麦克雷(Costa & McCrae, 1988)发现,在6年中幸福的变化很小,因而支持了幸福的人格基础或生物决定论。卢卡斯和藤田(Lucas & Fujita,2000)的研究发现,“大五”人格(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中的两个因素――外倾性和神经质――与幸福高度相关,从而证实了幸福和人格的关系。幸福的生物或遗传决定论的研究表明,有40%的积极情绪和55% 的消极情绪是遗传而来的(Tellegen et al., 1998)。显然,还剩下大约50%的幸福变异不是生物成分所能解释的。因此,总体而言,要对幸福感有更完全的理解,必须考察遗传因素以及需要/ 目标满足理论家和活动/过程理论家所提出的那些变量。 主观幸福感:幸福的同义词 基于实用主义传统和享乐心理学的宗旨(强调对快乐和生活满意度的研究),迪纳(1984; 2000; Diener et al.,2002)认为,主观幸福感是对自己当前状况的主观评价。具体来说,幸福感涉及我们的快乐体验和我们对生活给予的奖赏的感恩。根据此观点,迪纳把主观幸福感定义为积极情感(没有消极情感)和一般生活满意度的结合。而且,他使用主观幸福感这个术语作为幸福的同义词。(满意度的成分通常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来测量;Diener,Emmons, Larsen & Griffin, 1985)。 主观幸福感强调人们对自身生活体验的报告。因此,主观报告起决定作用。这种对幸福的主观报告法假定,来自各种文化的人在对自身的情感和满意度进行个人化的评估时不会有什么不适,人们会在这种个人分析中坦率直言(Dieneret al.,2002)。这样的假设引导研究者试图根据个体的客观情况来理解其主观体验。主观幸福感的决定因素考察大学生(来自31个国家)在各个生活领域中的满意度的研究发现,与富裕国家相比,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财政状况与满意度有更高的相关(Diener &Diener,1995)。而且,富裕国家的人一般比贫穷国家的人更幸福。在一个国家内部,考察收入和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揭示,一旦家庭收入提升到贫困线以上,收入的额外提高未必与幸福感提高相联系。当根据经济地位(非常贫穷对非常富裕)来分类幸福感数据时发现,在贫穷人群中,收入和幸福感之间有很强的相关;而在富有的人群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不显著(Diener,Diener & Diener, 1995)。 来自西方样本的数据表明,已婚男人和已婚女人都报告比未婚男女(从来没有结过婚、离婚的或分居的;Lee, Seccombe,& Shehan,1991)更幸福。不论年龄、收入和教育水平、种族背景,主观幸福感和婚姻之间的这种关系都有很高的一致性(Argyle,1987)。同样,婚姻质量也与个人的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Sternberg &Hojjat, 1997)。 迪纳和塞利格曼(Diener & Seligman, 2003)对10%最幸福的美国大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最幸福的大学生都一致地具有较好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对他们的数据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这群最幸福的学生中,好的社会功能是幸福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幸福+ 意义= 幸福感 支持享乐观的心理学家认为,主观幸福感和幸福是同义词。另一些学者的观点则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更一致,他们认为幸福和幸福感不是同义词。根据后者的观点,完善的幸福由幸福和意义构成。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描述就是:幸福感=幸福+意义。要理解这种幸福观,一个人必须理解美德和日常行为的社会含义。而且,这种观点需要追求幸福感的人真诚,根据他们真实的需要和所期望的目标来生活(Waterman,1993)。因此,过一种完善幸福的生活并不仅是要体验“令人快乐的事”,还包括我们所有的行为都要以丰盛为目的。幸福的享乐主义观和完善主义观都对21世纪的幸福定义产生了影响。 21 世纪的幸福定义 现代的西方心理学主要关注幸福的后物质主义观(Diener et al.,2002),这种观点强调快乐、满足和生活的意义。确实,在今天流行的心理学文献中对幸福的界定都强调享乐、意义和真实性。例如,塞利格曼(Seligman,2002)认为,心理优势可以带来幸福,让人们的生活愉快而有意义。 柳博米尔斯基、谢尔登和施凯德(Lyubomirsky, Sheldon & Schkade,2005)描述了新的幸福模型:“个体长期的幸福水平受三个主要因素控制,即遗传决定的幸福起点、与幸福相关的环境因素以及与幸福相关的活动和实践”(p.111)。柳博米尔斯基和同事提出了“持续幸福的框架”(p.114),整合了幸福的遗传因素、幸福的环境/地理因素和有意向的人类改变这一复杂过程。基于以往的研究,柳博米尔斯基等人提出,遗传能解释幸福总体变异的50%,而生活环境(包括好与坏)和个体的意向活动(健康生活和积极改变的尝试)分别解释了幸福变异的10%和40%。幸福的这一模型承认幸福有不可改变的成分,但也为能够获取快乐、意义和健康的意志力和自生目标留出了空间。 毋庸置疑,21世纪的学者们会提出更多关于幸福的精确界定。我们预测,通过积极心理科学和实践来追求幸福,最终会更好地认识遗传的(Lyubomirskyet al.,2005)、神经的(Urry et al.,2004)和神经生物学的幸福相关因素和基础,并会将东方哲学中的满足、安宁和幸福与西方世界的世俗智慧整合起来。这样,将来的幸福科学包含了幸福的遗传和生物基础,并考察佛教教义中对幸福的讨论以及本杰明?富兰克林对高尚生活的建议(参见图7.4)。对幸福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研究,以及对幸福的哲学探索,会使我们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全世界。 完全的心理健康:情绪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幸福感 里夫和凯斯(Ryff & Keyers, 1995; Keyes & Lopez, 2002; Keyes&Magyar-Moe,2003)整合了许多快乐原理来定义完全的心理健康。具体地说,他们把最佳功能看成是情绪幸福感(emotionalwell-being,他们将其称为主观幸福感;它是指拥有积极情感且对生活满意,少有消极情感)、社会幸福感(socialwell-being,包括社会接纳、社会实现、社会贡献、社会一致、社会整合)、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wellbeing,自我接纳、个人成长、人生目标、环境掌控、自主、与他人有积极关系的结合)。考虑到心理疾病的症状,他们将“完全的心理健康”定义为“高水平的情绪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的整合,且最近没有心理疾病”(Keyes& Lopez, 2002,p.49)。心理健康的这种观点将幸福感的所有方面整合到一个模型,该模型既包含维度(因为极端的心理健康和极端的心理疾病都会在这个模型中反映出来),又包含类别(因为可以按此模型诊断为不同的类别)。这个完全状态模型(completestate model)(Keyes & Lopez, p. 49;见图7.5)表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共存是不断变化的,其结果是,总的幸福感状态从完全的心理疾病向完全的心理健康波动。 在你的生活中提升幸福感 虽然有许多幸福理论和数不尽的幸福定义,但是研究者们(例如Sheldon &Lyubomirsky,2004)已经开始在过去工作(Fordyce, 1977,1983)的基础上尽力回答来访者的问题:“我能学会如何变得更幸福吗?”作为幸福研究专家,戴维?迈尔斯(David Myers,1993)在《追求幸福》一书中提供了一些策略来帮助你在生活中提升幸福感(见图7.6)。我们也提供了在具体生活领域中促进幸福的生活提升策略。 P99-P102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