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学大庆始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工业学大庆始末

20.28 6.8折 30 全新

库存15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连生 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09705

出版时间2011-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0元

货号1200081793

上书时间2024-12-24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宋连生,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于河北师院历史系,1987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共党史研究生班,现任教于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近年主要著作有:《中美首脑外交实录》,《对峙五十年》,《穿越台湾海峡的中美较量》,《中国入世全景写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抗美援朝再回首》,《乾隆惩贪秘档》,《蒋介石的黄埔岁月》,《工业学大庆始末》,《农业学大寨始末》。 

目录
序章 中国“贫油”吗?
1.艰难起步
2.玉门找油
3.在老君庙
4.挑战“贫油”论
5.翻开历史新篇章
6.石油拖了国家建设的后腿
第一章 发现大庆油田
1.向毛泽东汇报
2.邓小平的战略构想
3.松辽大地勘探忙
4.松基3井出油了
5.石油部决心大干一场
第二章 揭开会战序幕
1.中央批准了会战报告
2.茫茫荒原布战场
3.三口油井定乾坤
4.靠“两论”起家
5.立脚萨尔图
6.万人誓师
第三章 “铁人”王进喜
1.祁连山下立标杆
2.男儿有泪洒北京
3.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
4.有也上,无也上
5.从“五面红旗”到“百面红旗”
第四章 数万大军绘华章
1.有热情,更要讲科学
2.“干打垒”精神
3.发展生产,战胜饥荒
4.“三老四严”与“四个一样”
5.“五把铁锹闹革命”
6.“缝补厂精神”
7.工农结合,城乡结合
第五章 做好后勤保障
1.为“大庆”命名
2.会战后勤部
3.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4.节衣缩食保石油
5.要“牛”还是要“油”?
第六章 树起大庆红旗
1.邓小平首次到大庆
2.刘少奇亲临指导
3.周恩来评价大庆成就
4.朱德、董必武视察大庆炼油厂
5.新华社的公开报道
6.石油部的总结报告
7.升华大庆经验
8.“工业学大庆”
第七章 大庆红旗处处飘
1.大庆经验现场会
2.“实现人的思想革命化”
3.对照大庆找差距
4.把亏损丢进富春江
5.立下愚公志,三老赶三新
6.全国处处有大庆
第八章 靠“两分法"前进
1.全国学大庆,大庆怎么办
2.解决“注水三年,水淹一半”
3.油田上《初升的太阳》
4.千万不要忘了一分为二
5.组织进京报捷团
第九章 严峻考验
1.有人要搞乱大庆
2.庆功会开成了批斗会
3.“铁人”遭迫害
4.努力扭转混乱局面
5.非常措施:军管
6.恢复“两论”基本功
第十章 普及大庆式企业
1.运动再掀新高潮
2.学大庆、赶开滦
3.“三结合”搞革新
4.调整布局创佳绩
5.远学王铁人,近学秦启文
6.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
第十一章 渐渐尘埃落定
1.把大庆建成美丽的油田
2.继续学“两论”
3.新形势,新认识
4.中央作出正式结论
尾 章 大庆精神有传人
1.摆脱单一生产模式
2.今日“铁人”钻井队
3.新时代的“铁人”王启民
4.大庆精神不能丢
再版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1964年,毛泽东多次表扬大庆典型,正式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
号召。
工业学大庆运动持续十余年,波及各行各业,涉及上亿人口,对于全国
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至深、至广。《工业学大庆始末》作者宋连生多次
深入大庆调研,采访当事人与知情者,查阅档案文献资料,首次系统梳理了
工业学大庆运动的来龙去脉,记述了大庆精神的形成及发展演变过程,总结
了依靠群众运动推动经济建设的成败得失,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
弘扬大庆精神等问题。 

主编推荐
当年人们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精神,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国为怀、无私奉献等等,让今天的读者仍感热血澎湃;而当年在运动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如形式主义、强迫命令、埋头蛮干、掠夺资源等等,即使在今天仍与我们不时邂逅相逢。
1964年,毛泽东正式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农业学大寨始末》由宋连生所著,系统梳理工业学大庆运动的来龙去脉。 

精彩内容
    由于历史上中国最早的石油开发与利用都是在西部,加上新中国成立
    
初期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国民经济恢复及“一五”时期,我国石油勘
    
探、开发的重点仍集中在西部地区。这种状况虽事出必然,但由此产生的
    
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西部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运输很不
    
便利。而国家经济建设的用油大头,都集中在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建设的需要,石油工业必须实行战略东移,即把
    
勘探、开发的重点由西部偏远地区,转移到沿海和重工业重地的东部地
    
区。这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向石油工业提出的历史性要求。
    
50年代上半期,李四光等中国地质学家和一些苏联专家,曾对我国东
    
部地区的沉积盆地作过不少研究,主张尽快展开石油勘探工作。从1955年
    
起,地质部和石油工业部先后在华北平原与松辽盆地开展勘探。经过几年
    
的勘探工作,对中国东部地区含油远景有了初步的认识。
    
为了加快石油工业的发展进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调整和充实石油
    
工业的领导力量。
    
1958年1月,在一次会议休息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将解放军总后勤
    
部政委余秋里叫到一旁,对他说:“我们准备让你和李聚奎同志对调一下,
    
请你出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当时在中央高层领导中间,人们都知道石油
    
部长是个责任重大的职务。余秋里后来回忆说:“我当时思想毫无准备,
    
稍加考虑后说:‘总理,这个任务我可承受不了啊!’”周恩来也没有时间
    
再多说什么,只对余秋里讲了句:“你考虑考虑,毛主席还要找你谈话。”
    
按照新近出版的《余秋里与石油大会战》一书披露的材料,由余秋里
    
出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是彭德怀提议的。书中介绍说:在一次由周恩来主持
    
的国务院会议上,与会者分析了我国工业的发展形势,会议气氛很热烈。
    
可是一谈到石油工业,会议骤然冷场。在一瞬间的沉寂之后,国务院副总
    
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突然冒出一句:“我建议余秋里同志和李聚奎同志对
    
换一下,由余秋里出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然后他就开始介绍余秋里的情
    
况。他讲完了,周恩来对与会者说:“彭德怀同志提议余秋里同志担任石
    
油工业部部长,同志们觉得怎么样?”大家都表示同意。于是,事情就这
    
样定下来了。
    
1月下旬的一天,中央办公厅通知余秋里当天下午到毛泽东办公室开
    
会,并特别嘱咐要早一点到,毛泽东要与他谈话。
    
下午,余秋里按中央办公厅的通知,准时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室。毛泽
    
东让他坐下以后说:“总理他们提议,调你到石油部当部长,我们都赞成,
    
总理和你谈过了吧?”余秋里说:“总理和我谈过了。我考虑,我从来没有
    
搞过工业,石油在地下,情况更复杂,这个任务我恐怕承担不了。军队中
    
比我强的人很多,是不是另选一个人?”
    
毛泽东没有直接回答余的话,只是问了句:“你今年多大年纪了?”余
    
回答说:“43岁。”毛哈哈一笑说:“43岁,儿童团嘛!”接着毛泽东严肃
    
地说:我过去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
    
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
    
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
    
人们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
    
是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僚架子。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
    
五年,总可以学会的。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