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41.25 7.5折 55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晓娜 主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85114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5元

货号1201639493

上书时间2024-11-26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晓娜,女,工程师,现任沈阳兆寰现代建筑构件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1985年生,200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曾担任某设计院结构设计主任,近年来从事装配式建筑的研发与设计,涉足领域较广,包括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曾参与《GRC幕墙与建筑装饰构件的设计、制作及安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设计、制作与施工》和《辽宁省装配式建筑地方标准图集》的编写。

目录

前言
第1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基本概念1
1.什么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1
2.PC建筑结构有几种连接方式?2
3.PC建筑适用什么结构体系?10
4.装配式建筑有什么限制条件?18
5.PC建筑适用什么风格的建筑?19
6.装配式建筑有什么优点?24
7.装配式建筑有什么缺点?29
8.在我国推行装配式建筑有什么难点?30
9.什么是预制率?33
10.什么是装配率?34
第2章PC建筑设计原则36
11.PC建筑设计应符合哪些要求?36
12.PC建筑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36
13.关于PC建筑设计有什么错误认识?38
14.为什么需要强调PC建筑的设计责任?39
15.PC建筑设计有哪些主要内容?39
16.PC建筑设计需要具备哪些意识?40
17.PC建筑设计为什么需要强调设计协同?41
18.PC建筑设计为什么需要设计、制作和施工方合作?41
19.PC建筑为什么应实行模数化设计?42
20.PC建筑为什么应实行标准化设计?43
21.PC建筑为什么应实行集成化设计?44
22.装配式建筑为什么适合CSI系统?45
23.传统建筑习惯存在什么障碍?46
24.PC建筑设计的我国课题是什么?47
25.PC建筑设计会增加多少工作量?49
……
第3章方案设计阶段工作内容50
第4章施工图阶段建筑设计内容62
第5章建筑集成设计101
第6章外围护系统设计110
第7章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156
第8章内装系统设201
第9章如何应用BIM239
192.什么是BIM?239
193.BIM有什么特点?239
194.BIM会给PC建筑管理、设计、制作和施工带来什么?240
195.BIM在装配式建筑各个环节中如何具体应用?240
196.如何启动BIM的应用?242
197.装配式建筑领域BIM应用现状如何?243
第10章设计质量要点244
198.PC建筑设计容易出现什么质量问题?244
199.PC建筑设计质量管理要点是什么?247
200.PC建筑与集成设计的协同工作有哪些?247
附录PC有关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图集目录248

内容摘要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筑设计与集成设计200问》作者张晓娜是从事装配式建筑技术引进、研发和设计的富有经验的专家、行家。结合靠前外实际工程案例和目前行业现状,以200个常见问题及解答的形式给出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筑与集成设计、设备与管线设计、内装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细化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详细介绍了装配式建筑与建筑艺术的关系,书中400多幅照片和图例大多出自装配式建筑技术优选国家和靠前很好案例。本书是从事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建筑师、水电暖通与装修设计师、集成部品厂家研发设计人员案头推荐的工具书,也是建筑管理部门、开发商、监理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对于相应专业的高校师生也有很好的借鉴、参考和学习价值。

精彩内容
前言2016年2月,《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由此,我国每年将建造几亿平方米的装配式建筑,这将是人类建筑史上,特别是装配式建筑史上史无前例的大事件,它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前所未有的规模、前所未有的跨度和前所未有的难度,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国外装配式建筑发达国家是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实践和管理经验的逐步积累才发展起来的,大多都是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达到30%以上比例。我们要用10年时间走完其他国家半个多世纪的路,需要学的知识和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管理者的需求将非常巨大。本书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设计、制作与施工》为基础,以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简称《装标》)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简称《装规》)为依据,结合国内外实际工程案例和目前行业现状,扩展丰富了书中内容,以200个常见问题及解答的形式给出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筑与集成设计、水电暖通设计、内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细化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详细介绍了装配式与建筑艺术的关系。在国外装配式发展史上,建筑师是主导者,世界级的建筑大师提倡建筑师自己亲自去设计装配式建筑。但是中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到现在,装配式建筑设计大都在这领域之外,大都认为这是结构设计的分支,仅仅是拆分而已,介入很少。由于没有找到有经验的合适的建筑师,丛书主编郭学明将此重任交给了我,我有幸担任了本书的主编。本人是结构设计出身,近年来从事装配式建筑的研发与设计,涉足领域较广,包括建筑设计。另外在上本书《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设计、制作与施工》(郭学明主编)编写中关于世界各国装配式建筑设计有些积累和思考,在此抛砖引玉,把这些思考呈现出来,使更多的建筑师从不关注变成了解,最终成为主导者。参编者陆辉是龙信建设集团机电安装公司副总工程师,从事机电工程施工管理多年,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参编者孙昊是沈阳兆寰现代建筑构件有限公司设计师,主要从事PC建筑拆分设计和研发;参编者于彦凯是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BIM专家,有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近年来专门从事BIM及装配式建筑的研发和设计。本书共分10章。第1章主要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概念、装配式建筑的主要连接形式、装配式建筑的适用高度、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不足和我国实现装配式的难点。第2章主要介绍了PC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PC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和PC建筑实行标准化、模数化的必要性。第3章和第4章介绍了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介绍了PC建筑平、立、剖面的设计;介绍了PC建筑防火、防水设计;介绍了模数协调与标准化设计。第5章至第8章介绍了集成设计的概念、设计原则和设计内容;介绍了外围护系统建筑设计、建筑表皮设计、外墙保温设计、接缝构造设计和建筑构造设计;介绍了供暖等专业的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介绍了内装设计内容、集成部品设计选型和接口与连接的设计。第9章主要介绍了什么是BIM和装配式设计如何让应用BIM。第10章主要介绍了PC建筑设计质量与解决办法。丛书主编郭学明先生不仅指导作者团队搭建本书框架,还对全书进行了两轮详细审核,提出了诸多修改意见,是本册书主要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本人是第1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的主要编写者,并参与了本书的核稿工;陆辉是第7章、第8章的主要编写者;孙昊是第2章、第3章、第10章的主要编写者,为本书绘制了部分样图,并参与了本书部分问题的校核;于彦凯是第9章主要编写者,并参与了本书部分样图和问题的校核。本书中引入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设计、制作与施工》一书中郭学明编写的第4、5、6章和许德民编写的第2章中的部分内容。首先要感谢兆寰公司的郭学明、许德民、张玉波先生给予我的帮助、指导和支持,使我成长进步;感谢《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设计、制作与施工》一书所有作者,为本书写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感谢沈阳兆寰现代建筑构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波先生为本书的编排以及资料、照片提供的帮助;感谢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化管理办公室赵树屹先生编写了本书第1章中的预制率和装配率;感谢三一筑工的李青山先生提供的全预制螺栓干式连接体系的技术资料;感谢石家庄山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师梁晓燕女士为本书绘制了一部分样图及图表;感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李振宇、岳恒先生为本书绘制结构体系三维图;感谢科曼建筑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营先生和上海城业管桩构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贤博先生提供的部分图片;感谢钟化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MS建筑密封胶资料;感谢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轻质隔墙板的图片资料;感谢山东地球村集成集成房有限公司提供的ALC板的技术资料;感谢沈阳卫德住宅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兴邦建筑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科逸住宅设备公司和浙江开元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建议和技术资料。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较晚,有很多课题正在研究探索之中,加之作者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书中会存在差错和不足,恳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主编  张晓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