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光(以文化眼光洞察世间万象)
¥
27.11
5.6折
¥
4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韩浩月著 著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ISBN9787500876588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2410641
上书时间2024-11-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韩浩月,男,1976年出生,山东郯城人。散文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故乡三部曲”:《错认他乡》《世间的陀螺》《我要从所有天空夺回你》,评论集《座无虚席》《有时悲伤,有时宁静》等作品20种。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新华每日电讯》《财新周刊》《南方周末》等媒体发表大量评论、散文随笔。上海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华鼎奖、金扫帚奖等影视奖项选片人、评委。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获得者。
目录
第1辑 文化解药
北漂作为一种文化概念已消失
知识分子要不要打架
假偶像没有黄昏
中国脱口秀要在更大空间里寻找笑点
这样的流行算是“文化”吗
韩片的bao力与痛苦
文艺作品要深挖人性幽暗的一面
密集恐惧症——如影随形的城市病
“社会青年”:一段晃晃荡荡的青春
书信之美,永远停留在纸张之上
纸的灵魂
餐桌上的文化与情感
中国人的木头情怀
“倍速”时代并不可怕
找到人生意义的人都是英雄
被文学滋养的年代
这仍是一个谈诗色变的时代
诗还是城市的心跳吗
演员身份与专业性的迷失
赘婿必须有口才
怪兽电影不灵了
过个年,怎么这么难
提词器成了综艺节目的“原罪”
我看美剧
戏说是历史剧的底线,胡说是历史剧的红线
第2辑 时代面孔
李子柒是一个“生活镜像”,而非“文化英雄”
像李安那样直面不安
“入木”黄永玉
保守主义者周杰伦
马东不愿谈“悲凉”
再次感受鲍勃·迪伦带来的雨
格丽克的热度为何下降得这么快
宋小女救夫背后的文化力量
梁鸿:重新做回村庄的女儿
余华教作文与“文学已死”无关
关于贾浅浅,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达成共识
人们为什么无条件支持福原爱
吴孟达曲折而丰富的一生
在健忘的时代,人们为何难忘张国荣
第3辑 文字有光
读书人为何缺了书卷气
经典与新经典
每到夏天就会想到菲茨杰拉德
真正的写作应该发生在书房里
那些无书可读的日子
庄重,是一种阅读态度
理想阅读的几个场景
阅读的红利
我的新华书店情结
读书的仪式与形式
买书的好时代,读书的坏时代
住到书店里
我的朋友——风雅颂书店
我们在书店见面吧
不必对书店有“文化洁癖”
第4辑 风月同天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好与巧
给“流浪大师”一个清静
小猪佩奇,年轻人创造的又一个文化密码
办公室小野:都市无聊文化的新代言人
为孤独的养蛙人画像
佛系青年遍地走
让友谊的归友谊,让翻船的归翻船
朋友圈里的中年人的心空空荡荡
《惊雷》网络走红,年轻网民为何“退而求其次”
拒绝狗粉丝
小吴是易碎的网红
以文学的名义关注范雨素
表情包是一个文化面具
“红包图片”是这个时代的朦胧诗
不妨一起“葛优躺”
为什么网上“zang话狂欢”屡见不鲜
朋友圈鸡汤文是一场共谋
孤独图书馆是场奢侈梦
第5辑 星空大地
角落里的中国面孔
小心愉悦制造的毒
盐一定是咸的吗
文明的韧性
写给2035年18岁的你
在远方,有微光
一切平凡皆有意义
我们都是人海中的一滴水
时间在流逝
蜡苹果背后的装傻哲学
星空与大地的距离有多远
高考作文题如何摆脱烧脑与平庸
“有想法”应该成为高考作文的加分项
语文作文考试需要标准答案吗
后记 如星空一样清朗
内容摘要
本书由韩浩月创作的随笔集结而成,全书分为“文化解药”“时代面孔”“文字有光”“风月同天”“星空大地”五部分。作者以独到、通透的视野,探究社会、时事、文化的共通之处,观察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并对很多文化热点事件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和解读,帮助读者更加理性、客观地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种种成因。作者还在书中回顾了文化界近些年来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些人合成了一张庞大的“时代肖像”,作者透过他们的面孔谱写时代发展的印痕,让读者在阅读中深切感受到时代的无限精彩与活力。
主编推荐
著名评论人韩浩月以文化眼光观察十年来的时代和社会变迁,内容涉及时事、文化、娱乐等,以通透的眼光,剖析近十年来重大文化事件的内因。
书中的多篇文章,入选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作者多年撰写高考同题作文,提供中高考语文作文写作素材和建议。
简洁大气的装帧设计,封面选择黑暗背景下的光晕作为主视觉,弧形腰封好似一个大大的发光体,透析出事物内涵,与本书内容互相呼应。
精彩内容
北漂作为一种文化概念已消失
朋友出版了一本北漂题材的小说,寄了过来,我拿在手上读,读着读着,有些失神。失神是因为,我不觉得自己是北漂了,也不觉得自己属于哪里,要去哪儿也未知未定。
北漂题材其实挺难写的,这么多年也没出现一部影响很大的文艺作品。20年前有部电视剧《打工妹》火遍全国,可那是讲南漂的故事。北京那么多电影导演扎堆,但拍片时大多还是把镜头对准他们逃离了的故乡,极少有拍他们正在生活着的北京的。
北京的文化氛围,有包容的一面,但这不意味着,外省文化能给它带来丝毫撼动。北京文化的强大与韧性,使得那些在北京无论展示出多优秀的创作才华的人,也无法产生去碰撞的念头。
北京向来如此。沈从文作为最早的北漂,他在1923年的深秋走出北京火车站的时候说了句“北京,我是来征服你的”,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位“征服者”碰壁碰得鼻青脸肿,后来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帮助下才走出窘境。
1978年考进北大的刘震云,在北京住了42年,结识了王朔、冯小刚等京味文化代表人物并与之有着亲密的合作,而我一想到刘震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张标志性的河南面孔,耳边响起那带着河南口音的声音,想起《一九四二》《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等河南故事。
以前的北京,是老舍、王朔、史铁生、王小波的北京,但这一二十年来,北京仿佛也不是他们的北京了。胡同的拆除,老北京人的迁出,还有文学的凋敝,使得北京的文化变得不再那么具体了……这样的背景下,北漂的存在感自然会更弱一些。
早些年北漂的名号之所以能喊响,在于先期到京的一批外地人,给“北漂”这两个字注入了一些文化想象和浪漫主义色彩。“咖啡馆与广场有三个街区,就像霓虹灯和月亮的距离”,汪峰在他那首北漂之歌《北京北京》里,就有着充分的体现。在这个很是文艺的想象中,住地下室、吃泡面、被查暂住证等,也仿佛有了别样的意义,当一名北漂成为文化名人或者娱乐明星的时候,总是津津乐道地说起这些往事,并无愁苦意味。
画家村从圆明园附近搬到了宋庄,798从旧工厂变成房租昂贵的时尚场所,画家们有了领袖,也有了不少一夜暴富的人。在文学和音乐领域,大概也重复着这样的故事。但他们依然像个圈子,像个悬挂在北京城半空的漂亮巨型气球,脱离了北漂,不属于北京,勉强可以与国际接轨,但说到最后,总避免不了给人一种悬着的印象。
北漂是一个文化概念,它是造出来的,是为了给出一个群体印象,寻求一种情感共鸣,它有着难以摆脱的悲情色彩,但人们往往又习惯把它当成励志因素。北漂者当中哪怕成就再高,都不能给人留下掌握权力的印象。因此北漂更像是一个平等的身份,可以让所有有这个身份的人拥有平等对视的可能。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还有其他因素的冲击,北漂的集体意识也开始变得七零八落,网络的社区化又吸引了太多的注意力,已经少有人主动谈及北漂话题,除非出现意外事件——比如有人跳进地铁自杀,才会激发人们埋于心底的一丝惆怅。
现在的北漂更接近于一个生存概念。在北京从事什么职业、停留多久、会不会融入一个小群体等,都变得无足轻重。坚硬的柏油路面变得更为坚硬,扎根成为一个更为奢侈的想法。只有年龄大了的人还在谈论漂,一直在漂状态的漂二代,或只有“换个地方继续生存”的想法。天通苑、通州、唐家岭、史各庄、皮村,这些个地名,曾因北漂而知名,但如今都逐渐变得安静、秩序井然,如一条条跳动得过于激烈的血管,逐渐恢复了舒缓。唯一不变的是北京的火车站与汽车站,这些进京或出京的窗口,还能感受到初来者的兴奋与慌张,以及离开者的失落和沮丧。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