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会计实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成本会计实务

29.7 7.1折 42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娜娜 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74050

出版时间2017-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1601267

上书时间2024-06-30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概述1
第一节成本会计的概念与作用1
一、 成本会计的概念1
二、 成本会计的作用1
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对象与内容2
一、 成本会计的对象2
二、 成本与费用的关系3
三、 成本会计的内容4
第三节成本会计的职能与任务4
一、 成本会计的职能4
二、 成本会计的任务5
第四节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6
一、 成本会计机构6
二、 成本会计人员6
三、 成本会计制度6
知识归纳6
思考与练习7
技能实训9
第二章成本核算概述11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内容11
第二节成本核算的要求12
第三节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内容14
一、 产品成本的内容14
二、 期间费用的内容16
第四节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总分类核算16
一、 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16
二、 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核算的账务处理18
知识归纳21
思考与练习21
技能实训24第三章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26
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概述26
第二节要素费用在各个成本计算对象之间的分配28
一、 要素费用分配的概述28
二、 外购材料的分配30
三、 外购动力费的分配37
四、 职工薪酬的分配39
第三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2
一、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42
二、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43
第四节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53
一、 制造费用的归集53
二、 制造费用的分配55
第五节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58
一、 废品损失的核算58
二、 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63
第六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63
一、 在产品数量的核算63
二、 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65
第七节期间费用的归集与结转76
一、 销售费用的归集与结转76
二、 管理费用的归集与结转77
三、 财务费用的归集与结转78
第八节已销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与结转79
知识归纳80
思考与练习81
技能实训86
第四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104
第一节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104
一、 确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原则104
二、 工业企业生产的主要类型104
三、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105
第二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分类106
一、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06
二、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107
第三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108
一、 同一企业不同车间同时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108
二、 同一车间不同产品同时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108
三、 同一产品不同步骤、不同的半成品、不同的成本项目结合采用
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109
知识归纳109
思考与练习110
技能实训112
第五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113
第一节品种法概述113
一、 品种法的特点113
二、 品种法的适用范围113
三、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114
第二节品种法应用115
知识归纳123
思考与练习124
技能实训125
第六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133
第一节分批法概述133
一、 分批法的特点133
二、 分批法的适用范围134
三、 分批法的计算程序134
第二节分批法应用134
第三节简化的分批法137
一、 简化分批法的特点137
二、 简化分批法的适用范围137
三、 简化分批法的成本计算程序137
四、 简化分批法实例138
知识归纳141
思考与练习141
技能实训142
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148
第一节分步法概述148
一、 分步法的特点148
二、 分步法的适用范围148
三、 分步法的种类148
第二节逐步结转分步法149
一、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含义及种类149
二、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149
三、 综合结转分步法151
四、 分项结转分步法157
第三节平行结转分步法161
一、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161
二、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161
三、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162
四、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应用162
知识归纳168
思考与练习169
技能实训170
第八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182
第一节分类法概述182
一、 分类法的特点182
二、 分类法的适用范围183
三、 分类法成本计算程序183
第二节分类法应用184
第三节副产品成本计算186
一、 副产品成本计算概述186
二、 分离后可以直接出售副产品的成本计算186
三、 分离后需进一步加工才能出售副产品的成本计算187
知识归纳189
思考与练习189
技能实训190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194
第一节定额法概述194
一、 定额法的特点194
二、 定额法的适用范围195
三、 定额法的计算程序195
第二节定额法应用200
知识归纳203
思考与练习204
技能实训205
第十章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212
第一节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概述212
一、 成本报表的作用212
二、 成本报表的特点213
三、 成本报表的种类213
四、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报送要求214
五、 成本报表分析的要求与方法214
第二节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221
一、 按产品种类反映的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221
二、 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228
第三节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231
一、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结构与编制方法232
二、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分析233
第四节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与分析237
一、 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结构与编制方法237
二、 制造费用明细表的分析238
第五节期间费用明细表的编制与分析239
一、 销售费用明细表的编制与分析239
二、 管理费用明细表的编制与分析240
三、 财务费用明细表的编制与分析241
知识归纳241
思考与练习242
技能实训244
参考文献256

内容摘要
本书是依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紧密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对象和教学内容方面的特点,本着“理论知识够用、难易适度和技能培养为重”的原则,在充分吸收其他《成本会计》教材优点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书将教材、学习指导和技能实训融为一体,知识简练、技能适用,更适应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辅助方法(分类法和定额法)以及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的阐述。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会计人员岗位培训教材和其他经济工作者自学成本会计用书。

精彩内容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诸多改革中,教材的配套改革是十分重要的。是否有一本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是能否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紧密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对象和教学内容方面的特点,本着“理论知识够用、难易适度和技能培养为重”的原则,在充分吸收其他同类教材优点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书。
本书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 融教材、学习指导和技能实训于一体
为了便于学习,在每章正文前设有“学习目的与方法”,正文后都设有“思考与练习”和“技能实训”。学习目的与方法,明确了每章的学习目的、学习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知识归纳,对每章所阐述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便于学习者对各章所阐述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思考与练习,列出了每章的重点理论问题和知识点,有利于学习者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技能实训,为每章所涉及的成本计算技能问题设立了技能实训案例,学习者可通过实训操作,掌握成本计算的技能和方法。
2. 本书体系具有强化技能实训的特色
和其他成本会计教材比较,本书的体系做了调整。全书共10章,内容(按章序)是概述、成本核算概述、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和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其中,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作为一章,主要阐述了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从要素费用分配开始,按程序介绍了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以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在成本计算一般程序的指导下,学习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会更容易一些。把5个成本计算具体方法分别设为一章,更突出了成本会计技能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加强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训,更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强化技能培养的特点。
3. 体现高职教材与本科教材的区别,教材难易适度
在教材的内容处理上,遵循理论够用适度、强化技能实训的原则,力求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理论方面,注重了是什么、怎样做的阐述,简化了为什么的论述。在实践方面,紧密结合企业成本计算的实际,强化成本计算技能的训练。在教材的难易程度上,本着实践中够用,力求简化、易学的原则,删除了本科教材中一些过难、又不常用的计算方法。如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使教材更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对象方面的特点。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会计人员岗位培训教材和其他经济工作者自学成本会计用书。
本书由吴娜娜担任主编,陈姝担任副主编。
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吴娜娜(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编写大纲和第一、二、三、四、九、十章,并对全书进行了总纂;陈姝(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编写第五、六、七、八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有关专家教授编著的教材和专著,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7年8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