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艺学》第4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曲艺学》第4辑

35.7 5.3折 68 全新

库存5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文科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ISBN9787503972089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2890845

上书时间2024-06-28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中国曲艺作为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表演艺术门类之一,自改革开放以后有了自身行业的相应拓展。本书针对当前曲艺学的学科建设、当前处境、曲艺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究,通过多侧面分析,如《论相声演员的自我修养》,对规范曲艺演员的艺德进行了论述,以及近几年的《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反映中国曲艺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曲艺研究者和广大曲艺爱好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吴文科,1963年生,甘肃天水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事曲艺研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参与主持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曲艺志》大型系列丛书的编撰组织和指导审定工作,任丛书项目总编辑部副主任,曾获文化部“编审成果奖”“特殊贡献个人奖”。



目录

3 怎样继承和创新苏州弹词
——苏州弹词艺术家赵开生访谈 / 付 楠 访谈并整理
38 徐勍教我说评书 / 袁国虎

【曲种研究】

53 潮州歌及其歌册的价值 / 吴文科
63 大鼓及在 20 世纪 30 年代天津城区的电台传播
——基于《大公报(天津版)》的资讯考察 / 高万鹏

【学科建设】

87 20 世纪中国曲唱音乐本体特征研究述论 / 董大汗
98 冯光钰曲唱音乐研究述论 / 王雪萌

【创演评论】

113 论相声演员的自我修养 / 蒋慧明 
122 略论曲艺创新的一般策略及实现路径 / 赵 倩 
130 警惕“评弹戏曲化”促进“中篇长篇化”
——从周良《苏州评弹的传承和创新》谈起 / 张 进

【传承传播】

139 我的曲艺广播编辑生涯 / 陈连升
150 传播介质演变与曲艺创演发展 / 张啸涛

【人物述林】

161 马来法曲艺活动年谱 / 陈睿睿 编 吴文科 订

【调研报告】

187 2020 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 /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
207 山东曲艺现状与传承发展对策 / 山东曲艺现状调研与传承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

【文摘转载】

249 什么是宝卷——中国宝卷的历史发展和在“非遗”中的定位 / 车锡伦
261 宝卷讲唱技艺的起源 / 尚永琪
266 敦煌变文与河西宝卷 / 王明博 李贵生
 270 西北民间宝卷:仪式与叙事 / 刘永红
274 山西民间宝卷与民间文艺 / 尚丽新
278 新发现的山东地区民间宝卷孤本 / 车锡伦
281 “河西宝卷”田野考察的几点思考 / 陶立璠
285 河西宝卷与明清说唱文学关系琐议
——以《薛仁贵征东宝卷》为例 / 孙宏亮
291 河西宝卷的分类 / 李贵生 
296 “永昌宝卷”语境话题的嵌入与功能 / 肖永晖 
300 河西宝卷的念卷传统 / 张天佑 
303 关于河西宝卷传承和发展的思考 / 张 晓 岳永进 
306 新时代河西宝卷传承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以《战瘟神宝卷》创作为例 / 任积泉 曹 斌

309 稿 约


【书摘与插画】

精彩书摘
 

徐勍教我说评书
袁国虎
二、课徒教学中的“构建模型”与“放任自流”

艺术教育是教育领域的重要分支。其任务包括教授专业知识、创演技艺和鉴赏能力。过去的艺术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强调死记硬背,缺乏相关的理论储备养成。传统的艺术教学方式,也就是口传心授。所谓口传心授,是指师徒间艺术技艺的口头传授。
也许是老师很善于春风化雨和因材施教,他从未手把手教我任何一个段子、一部书,没有给我“喂饭”。曾经,我也一度有所疑惑,不知道如何学到老师身上的一身技艺。从一开始,他就让我自己拿起筷子吃饭,和我摆龙门阵闲聊,让我自己搜集生活中及新闻中的时事,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组织提炼作品的主题、框架。甚至,老师会突如其来出一些题目,让我作答。
有一次,陪老师去鹅岭公园喝茶,他突然把我肩膀一拍说:“国虎,你能不能用评书的形式,把鹅岭公园所见到的景象,立马编成评书的语言告诉我。” 我初听一惊,随后立马作答:先对场景进行描述,而后为所见人物开相。老师问得很突然,我的回答也很匆忙。但那个时节,老师却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久而久之,我才明白老师对我独特的教育方式——构建模型与放任自流。构建模型,就是建立框范,通俗地讲,就是熟悉套路;学理地讲,就是掌握规律。就是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做出的一种抽象,是对事物的一种无歧义的理性把握。
老师是什么时候对我进行评书艺术形式的建模的呢?节课。就是从前面所说的关于曲艺的“说法现身”和演戏的“现身说法”之不同的比较开始。通过对“说法现身”的讲解,我理解了评书艺术的基本形式和曲艺的基本要求。可是接下来就是放任自流。
他更注重培养和激发我的曲本创作能力,更重视让我去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去死记硬背一些现成的评书段子。这样的教育方式,让我在现在的工作中受益匪浅。我习惯本能地用评书这门艺术形式的立场去看一些事情,将评书艺术内化于我的人格之中,甚至在工作不顺心不顺气的时候,也不忘老师突然的考题:“国虎,你能不能用评书的形式,把此时的状态,立马变成评书的语言告诉我?”
老师用放任自流的方式,让我懂得评书的语言和基本形式,但他还是不忘给我“过条”。
四川评书节目,传统书多为长篇,“条”多而“墨”少。“墨”指有文字的书册,为演出的底本,人人可据而有之。但通江(通行江湖)的“条”,即富于个性的纲目,才是各家的绝活。
“条”有条纲、条路、条理之意。有了纲要,有了路子,又条理清晰,就是一部书了。譬如准备说演一部有文字书本的小说,不论是《大隋唐》或是《小五义》,首先得反复看这些书。艺人把看书这个过程,叫作“搬墨”。因为不可能把几十万字、上百万字的小说全部都背下来,只有记下全书的纲要。因而“搬墨”搬过来的,已经不是原来的文字,它已经变成“条”了。情节是墨本上的,语言是艺人的,但艺人仍称说的是墨本书;情节有所变动,有些是变动得很大的,有些是把两部书合在一起的,有的完全是艺人编纂的书,都叫作
“条书”。条书也有用文字记下纲要用以传徒的,所以“条”又分粗条和细条。粗条是一部书的纲要,起梁子、立四柱、大小气口、条路间的勾挂、段落间的环扣,以及扣子、门槛的设置等都应有所注明。细条是分段的纲要,记录得相对更为详细。艺人有了细条,经过酝酿,就可以开书了。
艺人授徒叫“过条”,记诵故事情节叫“默条”,编故事叫“串条”。老艺人授徒,除传授具体的书目和程式套子外,还要传授“串条”方法。在艺人中流传的“四诀”“六笔”“八法”等,就是“串条”的方法。方法是死的,全靠艺人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艺人的水平有高有低,水平高的人,把书条串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水平低的人就串得不怎么好,也有人串条漏洞百出,只好称之为“烂条”了。
在艺人看来,“条”就是书,就是故事,不过这故事不像墨本小说那样已经用文字固定了。条书具有可变性,可以因人(听众)、因地、因时间(长短) 的不同而有所增删,也可以因听众反映某情节在当地讲不太适当而随时改变。所以,“条”是四川评书的一大特点。
 这就是我所体会的模型建构与放任自流的关系。通过给我“过条”,建立评书的基本模式,再让我用“条”的思维、思路自行发挥,从生活中、新闻中、文学作品中寻找评书的素材,进行评书艺术思维的加工创作。这样的方法,我现在教自己的学生时,也常常使用。



主编推荐

1.本书针对宝卷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进行了汇编整理,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目前宝卷研究的一些问题。 2.名家谈艺栏目对弹词名家赵开生的访谈,出了让我们了解到旧社会艺人的艰辛,还让我们领悟到了艺术创新的根本原因,很具有启发性。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