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白俄叙事(1928-193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白俄叙事(1928-1937)

45.7 5.9折 78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慧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58854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2742087

上书时间2024-06-28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慧,男,1978年出生。清华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 ,厦门大学文艺学博士后,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入选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近年来,研究重点在中国现代左翼文学、中俄现代文学关系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白俄叙事诸领域。出版专著《思想的行走——瞿秋白“文化革命”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发表CSSCI论文20余篇。主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中央科研项目共5项。

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言

一、“白俄”是谁

二、追索“白俄叙事”的意义与方法

三、时间框架及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历史

一、哈尔滨与上海:在华白俄的“双城记”

二、历史记忆与现实情势:发现白俄的中国眼光

小结

第二章 视界

一、反抗“寂寞”:鲁迅与白俄的相遇

二、白俄与半殖民地空间的“摩登”

三、异邦的白俄与革命的借镜

四、“沙俄”的暗影与“反苏”的面容

小结

第三章 幻象

一、“听”来的故事

二、“我”的永恒在场

三、“(反)革命加恋爱”

小结

第四章 越界

一、“哀怨”的生产:“一次大胆的尝试”

二、“哀怨”与悲伤:“异乡的零落人”

三、“哀怨”的正当性:另一重革命叙事

四、“不合时宜”的哀怨:革命与时代的双重

五、“丽莎”之名

六、“公园”与“妓女”

七、“中国式”自杀

小结

第五章 变形

一、再说“丽莎”:左翼文学白俄叙事的批判性重述

二、“中国工人阶级的生死对头”:革命的形势与任务

三、“1932年8月大罢工”:历史事件的文本化

四、“十六枝灯”的上海生活:白俄亚洛夫的“典型环境”

五、“工贼”新诠:中国小资产阶级作家的“反面典型”

小结

第六章 侦测

一、洋场、洋人与洋药

二、闹剧、讽刺与“新通俗文学”

三、“伟特博士”是谁:白俄与洋奴意识的复杂性

小结

第七章 乡愁

一、上海的“哈尔滨”:重新发现白俄的文学地理

二、“悲哀的回忆”

三、“一只被灾荒迫出乡土的乌鸦”

四、“俄罗斯式的家屋”

小结

第八章 牺牲

一、“域外小说”的积淀与瓶颈

二、“反帝”意识与“将军”的诞生

三、“牺牲”精神与“黑土”的故事

小结

第九章 “英雄”

一、“英雄”的诞生

二、“客军”的意义

三、“法郎苏司”的秘密

四、“英雄”之殇

小结

第十章 迷失

一、“丽莎”前传

二、“间谍”丽莎

三、“复国者”丽莎

四、“洋人”丽莎

五、“他者”丽莎

小结

第十一章 旅程

一、“听来”的浪漫与忧郁的乌托邦

二、日常的生活与“日常”的白俄

三、家宅、记忆与“现实”的生长

……

内容摘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作品中涌现出为数众多的白俄叙事,它们来自不同的政治和文学阵营,因此在文学和政治领域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通过白俄叙事这一想象“他者”和自我观照的过程,中国作家形塑了自己的文学与思想视域,进而把白俄这样一个“涉外”形象转化为“对内”问题,将其整合为想象中国未来路向的思想抓手。通过发掘、解读、并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白俄叙事,并结合对其他国家作家白俄叙事的比较研究,本书揭示了白俄叙事兴起的深层原因以及中国作家在这一想象“他者”和自我观照过程中的运思轨迹,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生态做出了视角独特的深入解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