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与中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意大利与中国

41.3 4.6折 89 全新

库存38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意)白佐良,(意)马西尼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107795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89元

货号1202790181

上书时间2024-06-27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白佐良(1923—2001),意大利外交官、有名汉学家,一生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毕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他在远东三十年的外交生涯中,利用深厚的汉语功底及其对欧洲历史和语言的深刻了解,掌握了大量有关中意两国交往史方面的一手资料,发表了大量有关中国文学史、中西史的论著,将许多的中国经典和通俗文学作品翻译成意大利文,在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西尼(1960—     ),罗马孔子学院院长、有名汉学家,师从白佐良先生。他发表了大量有关普通语言学、中西史、对外汉语教学、意大利传教士在华活动的论著,曾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中意友好贡献奖”和“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目录
中译本新序/1

前言/1

第一章 未曾谋面的罗马人和中国人/1

1.“人离得愈远愈受敬重”/1

2.他们不总是互相恭维/9

3.罗马人和中国人从未兵戎相见?/12

4.正在消失的神话和还在流传的神话/15

第二章 初次接触:意大利人、中国人和蒙古人/20

1.蒙古“和平”时期之利/20

2.西西里岛:中国文人笔下的意大利第一个地区/23

3.新奇而怪异的称呼/25

4.蒙古时代在中国的意大利人:商人/26

5.蒙古时期在中国的意大利人:宗教人士/32

6.马可·波罗/39

7.男人丑陋,女人漂亮,而且漂亮极了/45

8.若望·马黎诺里的出使:他的见闻/47

9.若望·马黎诺里使团:中国人见到的天马/51

第三章 第二次接触中的耶稣会士和中国士大夫/55

1.明朝:中国民族主义的胜利/55

2.尼古拉:最后离开的一位/57

3.最早到的人:若望·达恩波利/58

4.葡萄牙人的霸道,中国人的诅咒/64

5.耶稣会士的抵达/66

6.杰出的人物:利玛窦/67

7.最早的中国故事,以中国为背景的第一篇小说/76

8.首次自费环球旅行/83

9.一代巨人/88

10.艾儒略和卫匡国/92

11.艾儒略向中国人介绍的意大利/99

12.中国文人眼中的意大利/101

第四章 第二次接触中的教皇和中国皇帝/107

1.清朝的黄金时代/107

2.礼仪之争/110

3.一个死在中国监狱的人/116

4.是维多里奥·里乔,不是维多里奥·利奇/119

5.历史学家和学者:巴尔托利和马加洛蒂/123

6.汉学之曙光/127

7.又一位自费环球旅行者/130

8.郎世宁/135

9.在那不勒斯的中国人/141

10.第一个访问意大利的中国人及其叙述/147

11.在意大利的“中国勇士”,在中国的“好女儿”/151

12.不同意见的声音:维科、巴雷蒂……/157

13.阿尔菲耶里也……/163

第五章 被西方新列强拖着走的意大利:商人与官员/166

1.新教传教士/166

2.广州贸易/167

3.“洋鬼子”/169

4.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州/172

5.地理著作中的意大利/177

第六章 中国发现欧洲和意大利:外交人员和旅行者/183

1.西方技术和学习西方语言/183

2.从鸦片战争到1866年的意大利和中国/186

3.首批中国旅行者:对技术的发现和对欧洲人的印象/189

4.首批到意大利的旅行者/198

第七章 从对技术的发现到羡慕欧洲体制/202

1.翻译书籍和出版期刊/202

2.中国代表在西方/206

3.19世纪末,意大利在中国舆论界的形象/217

第八章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意大利和中国在彼此文化中的形象/223

1.清帝国的灭亡/223

2.中国小说中的一个意大利人/224

3.对意大利和复兴运动的兴趣/228

4.中国在意大利/235

第九章 子不语/248

参考书目说明/263

白佐良小传/268

人名译名表/273

注释/289

内容摘要
中国和意大利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分别是中西方文化的摇篮,两国间的交往也岁月绵长。这是一部全面探索意中关系史的名著,横跨两千多年,介绍了从古罗马时期到1911年间中国和意大利交往的历程,追溯了两国关系目前的突出阶段,呈现了两国思想和文化交流中的代表人物,重点分析了两国在彼此心目中形象的变迁,对两国交往过程中最为突出和最有趣味的事件加以叙述,谱写了西学东渐、中学西传的动人篇章。本书由享誉中外的有名汉学家白佐良、马西尼通力合作写成,充分展现了两位作者的深厚汉学功底,他们在历史“重建”的过程中,旁征博引大量的中西史料和证词,娓娓讲述了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相遇的过程和影响。

主编推荐
1.意大利汉学研究的经典代表作。提到欧洲的汉学研究,一定不可忽视的就是本书。来自亚平宁半岛的这部作品,出自两位杰出的汉学家之手,它超越时间,跨越空间,在今天愈加显示其中的真知灼见。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看见东西方两个文明古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2.意大利外交部、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推荐书。意大利是中国的友好邦交国家,两国元首经常性互访,双边交流在新时期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本书曾在2019年主席访问意大利期间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被提及,本书首次在中国出版,便得到了意大利驻中国使馆的资助。本次推出中文修订版,同样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和推荐。
3.中文全新修订版首次推出。本书的意大利文版成书于1996年,2014年作者因时而变对全书进行了全面修订。中文全新修订版根据2014年意大利语版翻译,并请作者马西尼为中文版特别作序。

媒体评论
提到意大利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人的脑海里必然会想起罗马帝国的中国丝绸、元朝时来华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明末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然而,两国的交往史绝不止此。白佐良和马西尼两位意大利学者的这部著作,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两千多年来的双方交往史,特别是明末以来更加密切的联系,包括在商贸、外交、科技、美术、宗教、文艺等多方面意大利对中国的影响,还有各式各样曾经走访意大利的中国教徒、外交官和学者的新奇见闻,以及他们对中国的影响。这本书既让我们了解两国友谊的源远流长,让我们期盼今后双方的交往更加宽广。
——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本书综合正史、志书、文集、游记等中西文第一手史料,从比较、跨文明和全球史的视野,对意大利与中国两千年文明互鉴的历史,做了全景式系统的描述,是作者在中西关系史领域长期耕耘的成果结晶,已成为中西文明交流史研究领域的典范之作。全书融会贯通,雅俗共赏,行文深入浅出,叙事生动活泼,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驾驭史料的才能,无疑将为中西文明交流提供历史借鉴。
——韩琦(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该著作不仅回顾整理了重要的史料,而且吸收了大量前所未见的中西文献,论及许多不为人知却别具一格的人物。读来颇有趣味。……我们还能从书中获取很多信息,涉及中国对意大利的文学影响、意大利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19世纪游历欧洲和意大利的中国外交家和旅行者。
——谢和耐(法国有名汉学家、历史学家)

这部作品的质量和连贯性堪称高水平,并引用了现代汉学的很好成果。它的叙事语言也十分生动活泼,这在学术著作中是罕见的。
——《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