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男装四十年(1979-2021)
  • 中国男装四十年(1979-202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男装四十年(1979-2021)

160.6 5.4折 298 全新

库存1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熊兆飞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99382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1202772358

上书时间2024-06-26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纺织工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实现了翻天覆地变化。改革开放让这个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的传统产业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产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第一步战略。纺织工业由于生产力大解放,率先使国家能在1983年结束纺织品凭票应的制度,放开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同时落实国家轻纺出口优先政策,不断扩大出口创汇,为国家缓解外汇短缺困境建立了功勋。

 

在20世纪90年代,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纺织服装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发展方式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纺织服装企业大量引进技术、品牌、人才和先进管理,在服装行业倡导名牌战略,启动“名牌和名师工程”,推进服饰文化建设,服装品类逐步健全,自主品牌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使我国在20世纪末建成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21世纪头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伴随着加入WTO,在全球化和第四次技术革命浪潮推动和日益增长的内需拉动下,纺织工业基本实现了以建设纺织“科技强国、品牌强国、可持续发展强国、人才强国”为核心的强国建设目标。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不仅纤维加工总量超过全球50%,出口额超过全球三分之一,而且以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先进制造技术也居世界首位。服装产业作为纺织工业三大终端产业之一,它进入世界强国之列,是中国纤维材料、纺纱织造、印染整理、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业先进技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进程,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演进和文化创意生产力大幅提升的集中体现。中国服装业数字化建设成果已走在全球前列,CAD普及率达80%,CAD/CAM联动普及率达30%。射频识别技术(RFID) 普及率达30%,已有一大批骨干企业采用“智能吊挂系统 自动缝制单元 全自动立体仓储物流系统”自动化生产线。培养了宏大的服装设计、技术研发、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信息网络人才队伍。通过网络平台线上定制与虚拟体验同实体制造与物流的智能化融合的新型生产、营销、零售方式也已出现。大批服装自主品牌已走上世界,在国内主要大型商业已占据85%以上,现代智能化样板工厂已建成,具备现代生产力的大规模定制企业超过100家。

 

男装行业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进步,是整个服装产业发展进步的缩影。它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传统手工业小生产方式变成以先进制造技术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从产品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从代工生产到品牌创造,从满足内需到面向全球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和升级道路。全面归纳梳理男装行业的发展历程,对于加快纺织服装行业现代化进程,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接下来再奋斗十五年,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了实现这一宏伟蓝图,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基本完成纺织强国建设的基础上,正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科技纺织、时尚纺织、绿色纺织三大定位,推进产业持续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这为中国男装产业,乃至整个中国纺织服装业在新时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新期待,担当起国民经济更重任务,展现出无比宏伟而光荣的奋斗前程。

 

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指导,中国男装设计中心、武汉纺织大学和广东红棉时装城共同完成的《中国男装四十年(1979—2021)》一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完成的。我相信,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男装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将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特别对男装行业在新时期的长远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最后,衷心祝贺《中国男装四十年(1979—2021)》出版。

 

杜钰洲
 2022.10.20



 
 
 
 

商品简介

《中国男装四十年(1979-2021)》是一部系统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男装产业及其风格变迁的专业书籍。本书以产业篇、文化篇、设计教育篇为主体框架,全面深入对中国男装四十年的产业变迁史、文化嬗变史、设计教育史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同时对这些变迁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本书图文并茂,史料翔实,是一本研究中国男装发展的专业书籍。



作者简介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教授。1.学术成就:高校设计学学科及服装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方向带头人,《服饰新视界》主编。从事服装设计理论、服装美学、楚文化在服装设计中运用、现代服装产业化的研究。2012年,首倡武汉国际时装周并连续举办5届,极大地推动地域服装产业发展,提升汉派服装产业化与国际形象。主持及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横向课题10余项,近5年获得科研经费500万。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2.学术著作:《诗意的存在——先秦楚地玉器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ISBN 978-7-568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