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此殊途 儒学社会格的明清嬗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此殊途 儒学社会格的明清嬗蜕

40.6 7.0折 58 全新

库存8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循

出版社巴蜀书社

ISBN9787553115757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2636811

上书时间2024-06-26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循,四川成都人,复旦大学专门史专业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系教授,从事明清思想史和文化史。出版有《道术将为天下裂——清中叶“汉宋之争”的一个思想史研究》(2017),代表性论作有《汉学的内在紧张:清代思想目前“汉宋之争”的一个新解释》《义理与考据之间:蒙文通先生的经学历程》等。

目录
引言1

上篇“求同”与“存异”:明清之际儒学社会性格的转变

一、儒学的社会性格3

二、理论重心的转移与儒学社会性格的转变14

三、外缘力量的推动与儒学社会性格的转变32

四、余议:“求同”与“存异”的确解66

下篇“自治”与“治人”:清代考据学与儒家社会建设的新路径

一、“自治”与“治人”77

二、宋、明理学里“自治-治人”的偏向84

三、清代考据学对“自治-治人”有意识的区分105

四、余议:儒学社会性格的文化史意义134

结语141

附录明清思想史“连续着的基础构造”——读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和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163

参考文献177

主题索引188

内容摘要
从明末到清初,儒学从“尊德性”的理学逐渐转变成“道问学”的考据学。儒学面貌何以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
本书基于晚明以降社会经济靠前的大发展背景,从儒家一以贯之的“内圣外王”理想入手,以“儒学的社会性格”为视角,考察当时儒者针对个人修养和改造社会两大目标的讨论与实践,分析清代儒学的转向,力图将儒学内在逻辑与其所处外缘环境结合起来,在融会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清代考据学获得一个综合的理解。

主编推荐
要保证有一碗饭吃,也要有一本书读
观察清代思想史的新视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