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卷五:1962—196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卷五:1962—1965)

98.6 6.7折 148 全新

库存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洞 主编;季进 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5847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148元

货号1202297577

上书时间2024-06-26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卷五中的人与事

 

 

 

王洞

 

 

 

本卷*后一封信是编号663,夏志清 1965 年2月19日写给长兄济安的信。这封信寄到伯克利时,夏济安已撒手人寰,向这个令他迷恋的世界告别了。2 月 14 日是美国的情人节,1965 年的情人节,济安没有和心仪的女友在一起,而是孤独地伏案写信,向弟弟述说感情受挫的困境。情人节过后,志清接到济安同事萧俊先生的电话,说济安倒在办公室,已送医院。志清即刻从纽约飞伯克利,赶到医院时,济安昏迷不醒,不久告别人间,时为1965 年2月23日,享年四十九岁。志清把哥哥安葬在附近的落日墓园(Sunset Cemetery)后,于 2月30 日飞返纽约,也带回来济安的遗物,其中包括济安的两本日记和志清给他的信件。*让志清感动的是济安对心仪女子的痴情及对弟弟的关爱。兄弟二人自1947年分离,历经战乱,济安把弟弟给他的信连信封,从北京到上海,经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到美国,都带在身边。同样地,志清也把哥哥的信,从纽黑文(New Haven),到安娜堡(Ann Arbor, Michigan),经奥斯汀(Austin, Texas),波茨坦(Potsdam, New York) 到纽约,也都带在身边。为节省空间,志清往往丢弃信封,仅保存了信件本身。志清一直想把济安的日记和他们兄弟的通信公之于世。

 

夏济安日记,经志清整理后,在台湾《中国时报》连载。没想到济安暗恋的女生,李彦,也在台湾,已结婚并育有子女,其夫向报社抗议。1975 年出书时,只得以英文字母R. E. 代替。2009 年我有幸结识当年“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王汎森博士,说他在读中学时,看了夏济安的日记,很受感动。我读了济安给志清的信,也是感触良深:济安才华横溢,想象丰富,看书一目十行 , 为文也是瞬间即就,无论谈到任何议题,都有很多设想与意见。他给志清的信,都很长,平均五六页,有时竟达十五六页,甚至二十页。诚如他信中所说,他的设想与意见都可做博士论文来研究。济安这些高见,在此无法细述,读者若有兴趣,敬请详读济安的信。志清的信往往比济安的短,通常二页到六页,报告家居生活,亲友往来,读书心得和影剧新闻。兄弟二人均醉心于英美文学,爱看外国电影。除了美国电影,济安更爱看日本电影,也爱吃日本饭,竟想做日本人(见《书信集卷三》,信件编号359,第433页),却从未想去日本游历。

 

济安终身未娶,一面是他把婚姻看得太神圣,一面是对心仪的女子不知怎么表达爱慕之情。

 

在北平时他暗恋一个中学生,董华奇;在台湾又爱上了自己的学生,董同琏。1958年到了美国,已年过四十,身为教授,很怕失恋丢脸,便决心不交中国女友,竟爱上了同事B和R,又爱上了酒家女 Anna,周旋于三美之间,好不令人羡慕?自己似乎也很得意,把约会的经过都描绘给弟弟看。志清对哥哥恋爱往往是一味地鼓励,从不加分析,导致济安不能面对女友退书的刺激而中风。缘起 1965 年情人节,济安送了女友R一本价值昂贵的、有关日本艺术史的好书 , 并且在扉页上写了几句自以为得体的话,重申二人“灵犀一点通” 的友谊。不料 R在接受赠书次日,将该书退回,否认二人相知的友谊。1961 年到 1963 年我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读书,想来B我是应当见过的,可惜当时没注意。济安信里常提到的吴燕美,我在中学就认识,曾去中国研究中心找过她,也参加了她的婚礼,至今还和她有联络。

 

济安信里提到的S,我也见过,她确实像济安所描写的,有几分姿色,喜欢婀娜作态,吸引异性。我当时住在国际学舍(I-House),常在饭桌上,听男生说长道短, 言及这位 S 小姐。她甫自大陆来美,尚未入学,不知怎么认识了陈世骧并被认作干女儿(?),后来去机器翻译工作室(Machine Translation Project)做事,是接我的事,想来是由孔杰荣教授引荐。孔教授与我的上司蓝姆(Sidney Lamb, 1929— )教授是耶鲁同学,孔教授知道我即将离职,一通电话便把我的工作给了 S。 据我了解,S 并不像她的表象,实在是个有中国传统道德的好女子,在此要为她说几句公道话。

 

济安 1916 年生,长志清五岁,出生于一个中产之家,父亲营商,曾任银行经理。父母都是苏州人,但在上海成长,他们还有一个幼妹,名玉瑛。抗战时,济安不肯留在上海, 为日本人服务,只身经西安,辗转逃到昆明,进入西南联大,担任讲员。胜利后,1947年随校迁返北平, 入北大西语系任教。抗战时,志清与母亲、幼妹留在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考入上海海关任职,1946 年随父执去台湾港务局服务。 济安认为志清做个小公务员没有前途,便携弟北上。由于济安的引荐,志清在北大做一名助教,得以参加李氏奖学金考试。志清有幸夺魁,荣获奖金,引起“公愤”,落选者联袂去 校长办公室抗议,声称此奖金应该给我们北大或西南联大的毕业生,怎么可以给一个上海来的“洋场恶少”? 胡适虽不喜教会学校出身的学生,倒是秉公处理,尊重考试委员会的决定,把李氏奖学金颁发给夏志清,志清得以赴美留学。胡适不肯写信推荐志清去美国名校读书。幸赖一位主考官,珍立夫(Robert A. Jeliffe,原是奥柏林学院教授),建议志清去奥大就读。志清于1947年11 月12日乘船驶美,十日后抵旧金山,转奥柏林,发现奥柏林没有适合自己的课程。于是去甘比亚村(Cambier, Ohio)拜望新批评元老兰色姆(John Crowe Ransom,1888—1974)教授,由兰色姆写信给其任教于耶鲁的弟子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 1906—1994)。志清得以进耶鲁大学英文系就读,三年内便获得英文系的博士, 更于1961 年出版了《中国现代小说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为中国现代文学在美国开辟了新天地,引起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视,不负济安的提携。

 

济安不仅对志清呵护备至,更引以为荣,常常在他的朋友、学生面前赞美志清,是以他的朋友都成了志清的好友,如胡世桢、宋奇、程靖宇(绥楚)。济安过世时,他台大的学生来美不久,尚在求学阶段,济安和志清的通信里,对他们着墨不多。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济安认识胡世桢*早,他们是苏州的中学同学。胡世桢博闻强识,对中国的古诗词,未必了解,却能背诵如流,参加上海中学生会考时,便脱颖而出,获得*名,来美留学,专攻数学,在洛杉矶南加大任教,很早便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不幸爱妻早逝,他一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很是辛苦。我 1970 年与志清路经洛杉矶,曾去看望过胡世桢,他价值六万美金的房子,建在一个山坡上。这个山坡,已不是当年草木不生的土坡,而有着一条树影扶疏的幽径。他的两个男孩,大概十几岁,都很有礼貌。济安信里写了世桢与来自香港的某交际花订婚又解除婚约的糗事,读来令人喷饭。据说世桢的亡妻霞裳,秀外慧中,是公认的美女。后来世桢追求的女子,也都相貌不凡,可惜没有成功。*终娶到的妻子,看照片似乎资质平平,倒是贤淑本分,夫妇相守以终。

 

宋奇(1919—1996)是戏剧名家宋春舫(1892—1938)哲嗣。原在燕京大学读书,因抗战返沪入光华大学就读,与夏济安是同学,常去看望济安,因而与夏志清熟识。夏志清从小醉心于西洋文学,很少阅读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他写《中国现代小说史》时,很多书都是宋奇寄给他的。宋奇特别推崇钱锺书和张爱玲。钱锺书学贯中西,精通多国语言,是公认的大学者。张爱玲是畅销小说家。《中国现代小说史》里,对二人的作品都有专章讨论,志清推崇钱著《围城》 是中国*好的讽刺小说,张著《金锁记》是中国*好的中篇小说。把钱、张二人推举到现代文学经典作家的殿堂。志清 1969 年获得古根海姆奖金,去远东游学半年,我随志清去香港住了三个月,常去宋家做客,记得顿顿有一道酱瓜炒肉丝,非常好吃。宋奇曾在电懋影业公司任职,与许多明星有交往。志清想看“玉女”尤敏。宋奇便特别请了尤敏,还有邹文怀夫妇。当时尤敏已息影多年,嫁给富商高福球。尤敏肤色较黑,没有电影里美丽。宋夫人邝文美,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中英文俱佳,也有译作出版,但为人低调,把光环都给了夫婿。她和张爱玲在香港的美国新闻处工作,她俩因背景相似,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宋奇夫妇是张爱玲*信赖的朋友。宋奇善于理财,也替张爱玲经营钱财,张爱玲晚年,并不像外界传说的那样穷困潦倒,她身后留下 240 万港币。宋奇夫妇过世后,由他们的公子宋以朗接管,在香港大学设立了张爱玲纪念奖学金,颁给港大学习文学科及人文学科的女生。

 

程靖宇(1916—1997),出生于湖南衡阳,西南联大历史系毕业。抗战胜利,随校迁返北平,继续攻读硕士,住沙滩红楼,是夏济安的好友,也与夏志清熟识 , 为人热忱,颇能文墨,笔名今圣叹、丁世武、一言堂等,著有《儒林清话》。 此公不拘小节,“吃、喝、嫖”样样来,只是不“赌”。他在北平时,曾带济安去过妓院,他指导夏济安怎样去与女友接吻。1950年济安初到香港时,程靖宇在崇基学院教书,后来如济安所料,因生活浪漫,以卖文为生(见《书信集卷三》,信件编号 351,第 385 页)。我 1970 年在九龙中文大学宿舍住了三个月,当时程靖宇已脱离教育界,靠在小报上写文章糊口。他追日本女星失败,倒娶到一位年轻的日本太太,并育有子女各一,他每个星期都会来九龙看我们,请志清去餐馆吃饭,有时也请志清去夜总会听歌。他太太高桥英子在旅行社工作,他们包了一辆巴士, 请我们游览香港,吃海鲜, 盛情可感,虽然他请的客人,除了刘绍铭夫妇我都不认识。 1978年中国大陆开放,程靖宇欲向志清借七千美元接济大陆的弟弟,殊不知志清薪水微薄,奉养上海的父母妹妹,毫无积蓄,无钱可借,得罪了朋友。靖宇不再与我们来往。他1997年大去,我们不知,自然也无法对他的家人致上由衷的哀思。

 

我1961年至1963年在伯克利读书时,与夏济安有数面之缘,在赵元任家,在小饭馆 Yee's, 在中国中心,多半是与洪越碧在一起。越碧(Beverly Hong-Fincher)是来自越南的侨生,济安在台大的学生,华大的同事。他们有很多话可说,济安绝不会注意到平淡无奇的我,更想不到我会成为他的弟媳,在他身后,把他的书信公之于世。发表他与弟弟的通信是志清的愿望,志清生前发表过他与济安的两封信(《联合报》,1988年2月7—9 日)后,一直没有时间重读哥哥的旧信,2009 年,志清因肺炎住院达半年之久,每天叫我把济安的信带到医院,可惜体弱,精神不济,未能卒读。康复后,因杂事缠身,无法重读哥哥的信,于是发表兄弟二人的通信便落在我的肩上。将六百多封信输入计算机是一个大工程,于是我向好友王德威教授求助。德威一面向我盛赞苏州大学季进教授及他所领导的团队,一面恳请季教授帮忙。季教授慨然应允,承担下打字作注的重任。济安与志清在信里,除了谈家事,也讨论文学、电影、国事。他们经历了日本侵华、八年全面抗战、国共内战,除了关心留在上海的父母及幼妹,更关心自己的志业与未来。兄弟二人都是英文系出身,醉心于西洋文学,但也熟读中国的传统文学,信里随手拈来,点到为止。若没有详尽的批注,读来费力乏味,只好放弃。但有了批注,读来会兴趣盎然,信里有文学、电影、京剧,有亲情,还有爱情。济安虽终身未娶, 但认为世界上*美丽的不是绮丽风景,而是“女人”。

 

我终于完成了志清的心愿,出版了夏氏兄弟的信件,首先要感谢王德威教授的指导与推动。

 

德威是好友刘绍铭的高足,但与志清并不认识。他来哥大也不是绍铭的引荐,而是志清看了他的文章后,一次在德国的汉学会议里,特去聆听他的演说,看见他站在台上,一表人才、侃侃而谈、玉树临风、满腹珠玑,便决定请他来哥大接替自己的位置。志清有一次演讲,称请德威来是继承哥大的优良传统,“走马荐诸葛”。原来志清来哥大是由于王际真教授的大力推荐。王教授原不认识志清,只因在耶鲁大学出版社读了即将出版的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决定请志清来接替他的教职。为了坚持请志清,还自动拿半薪(见《书信集卷四》,信件编号 492,第 488 页)。德威在哥大继承了志清的位置,也继承了志清的办公室。德威多礼,让志清继续使用他肯特堂(Kent Hall)420 的办公室,自己则坐在对面蒋彝的位置──志清和蒋彝原共享一间办公室,二人隔桌对坐。德威放假回台省亲,必来辞行,开学回来必先看我们,并带来他母亲的礼物。我们也视德威如家人。志清爱美食,吃遍曼哈顿有名的西餐馆。我们去吃名馆子,总不忘带德威同去。德威去哈佛后,我们也日渐衰老,提不起去吃洋馆子的兴致了。

 

好友杨庆仪原是我耶鲁大学的同学,庆仪毕业于台大中文系,有文采。我1967年来哥大工作,庆仪也转来哥大就读,上过志清的课,很欣赏夏老师,因为二人都有童心,不拘小节。庆仪听说王际真为了请志清来哥大,自动拿半薪的壮举,很是感动;也知道德威为夏老师举办过许多活动,庆祝夏老师九十大寿,开夏氏兄弟文学研讨会等,使夏老师退休后,生活仍旧“热热闹闹、快快乐乐”,德威对我也是百般照顾。庆仪写了一篇文章, 题目是《夏老师享“三王”之福》,以“赏花闲人”的笔名,发表在纽约《侨报》,写到夏老师得王际真的赏识,继承了他哥大的教席;夏老师又把这个教席,传给王德威;而我王洞照料夏老师起居,使夏老师长寿。对夏老师事业、生活*有贡献的人,都姓王。这篇文章很有趣味,读者可以参考。

 

夏济安自 1950 年 10 月受聘在台大任教直到1959年2月来美,除了1955年在印第安纳大学进修一学期,一直在台大外文系教书,培养了不少人才。刘绍铭、白先勇、洪智惠(笔名欧阳子)、李欧梵、王文兴、叶维廉、谢文孙、杨美惠、 庄信正、丛苏、陈若曦等都曾受教于济安。白先勇原本在成功大学攻读水利,自称因在书摊上看了《文学杂志》,甘愿降级,重新报考台大外文系,追随夏济安学文学。济安的这些学生,如今都是文学界响当当的大作家。可惜济安1965年弃世,未能看到他这些高足的成就。后来他这些高足都成了志清的忘年交。与志清通信*多的是刘绍铭,推广夏氏著作,出力*多的也是刘绍铭。志清大去后,济安和志清的学术著作,统归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刘绍铭不辞劳苦,精心校对,功不可没。感念绍铭为夏氏兄弟的付出,《书信集》本请绍铭作序,可惜绍铭近有微恙,不能动笔,祝福他早日康复。

 

这里*要感激的是王德威与季进两位教授及苏州大学的同学。由于王教授的精心策划与大力推动,《书信集》得以顺利出版。他不仅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推荐本书,并力邀苏州大学的季进教授协同编著此书。夏氏兄弟来往的信件,由我整理,按日期顺序编排扫描,电邮给季进教授。季教授率领他的学生再打字重新输入计算机并作注。这些信件都是手写的家书, 难免字迹潦草,文句欠通,特别是夏志清的字写得很小,有时很难辨认。幸赖季教授博学细心,不仅能辨认夏志清的字句,更做了简要的注释,便利读者。这里还要感谢我哥伦比亚东亚语言文化系的同事张之丙老师和我耶鲁大学的同学杨庆仪。她们是本书的*读者,对本书错误多有指正。*后要感谢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发行人林载爵先生的支持,胡金伦总经理的精心策划和编辑陈逸华先生的细心校正,使本书错误极少。胡总用*好的纸张印刷本书,设计精美、厚实而轻便。我敢自豪地说《书信集》是一套五卷的好书。香港版和大陆简体版分别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和北京活字文化出版发行,在此一并向甘琦社长、张炜轩先生、李学军总编辑致谢。


【书摘与插画】
夏志清致夏济安 

1963 年 5 月 26 日

 

济安哥:

 

五月十七日、廿日的长信,是我们通信二十年来你给我*重要的一封信。你在恋爱了,恋爱将改变你生命,带给你无上的幸福。这使我万分兴奋,为你祝福。记得我在台北时你曾给我一封长信,报告你倾心于湖南李小姐的经过,这以后十七八[年]间,信中你虽也报告过一些女朋友的故事,但你和她们关系都是casual or比较勉强的,看不出多少热情。所以B可算你生命史上第二次真正fall in love的女子。虽然你自己还摸不定主意,觉得“佳耦〔偶〕并不在此”,我觉得你对她爱慕之意,比你conscious self所承认的,深切了无数倍。我希望你早日declare你的 love,把关系明朗化,免得不断瞒了朋友们date,制造紧张。我想你的爱,B一定乐意接受的:她对你学问、为人、文章,早已佩服,*可以减低她对你的友谊和好感的是你故意不把真情流露,谈话间弄玄虚表演wit的态度。Wit是在初步恋爱中吸引对方注意的工具,她对你既已有兴趣,你们已 date 了几次,她所需要的是你的真心,而不再是你的wit。你与她和旁人在一起的时候,尽可表现你的谈笑风生;和她单独在一起时,还是诚恳地把你过去的历史交给她,一诉衷肠为佳。而一诉衷肠正是你内心想做而还不情愿做的事,因为你*敏感,* proud,恐怕把你的self stripped naked后,人家反而不接受,徒制造笑话。 我想这一层顾虑你不必entertain,B真心待你,你也该至诚待她。据我所观察到的美国女子,你向她们求爱,她们绝不会嘲笑你,她们即便不爱你,也是极grateful的。何况B对你有十分好感,正在等待你对她做进一步的表示呢?

 

上面一段话,可能是多余的,因为信到时,可能你们友谊已深进一步,不需我的鼓励了。你精读Brothers. K对你一定很有益,陀翁的主人翁见了人都喜欢把心中的话都讲出来,一讲一大篇。心中有城府,不肯多讲话而专门听壁脚造谣言的就是 Ratikin那样的小人,即是老Karamazov 也欢喜多讲话,虽然他讲的大半是谎话。读杜翁使人觉得不再有装门面,护卫ego的需要。把ego打碎是*获得happiness 的宝诀:我们既不能向世上任何人把自己内心的秘密公布出来,还是在我们心爱人面前把ego的面具撕掉吧。B既有非常温柔的性格,极attractive的相貌身材,是你*理想的终身伴侣。她二十六岁,配你正适合,而以你的年龄,也不容易追到更年轻的女郎。你们都可以说是“天涯沦落”人,她曾想自杀,现在没有别的男朋友,你bachelor做了多少年,一直东西飘零,现在事业已上规〔轨〕道,正应当结婚,把生活变得更充实,更美满。而B称你为 Romantic,真是能深切了解你的人,不管你平日十八世纪式的camouflage可以使朋友们相信你生活*愉快,而不需要爱情的安慰——世骧常说济安兴趣太广,把结婚这一桩事忘掉了,这才是浮面的观 察;宋奇,钱学熙,吴鲁芹等我想也绝看不出你有什么内心苦闷,你二十年来所cultivate的image是很成功的——B 对你有较深刻的认识,可见她的intelligence不差。你做了二三十年bachelor,现在找到了像B这样一位小姐,是你的福气。她能慧眼识英雄,也是她的福气。B稍加打扮后,和Lee Remick一个模样,可见她有你所喜欢的妩媚。她的肤色较粗糙,因为金发女郎skin较 sensitive,长期 expose 于加州日光之缘故,以后出门常戴Grace Kelly式的 wide-rimmed hat,即可恢复她皮肤应有的细嫩。她的beatnik作风你有些不习惯,其实她的不爱修饰,一方面固然是较sensitive,较有理想的青年对世俗社会的protest(而且在旧金山、纽约大城市,这种服装、举动已很普遍)的举动,一方面也是她没有男朋友,自己生活空虚而想对世俗考虑表示不在乎的假装。这仅是暂时的一个phase,不是个性上有什么贪懒or爱好shopping的缺陷(她能打你的文稿,一无错误,可见她是极细心而能精神长期集中的)。女为悦己者容,是天经地义。你*次date她,她就打扮得漂亮,以后她当更有理由注意自己的服饰和appearance。所以这一点你不必多虑。美国国家traditionally 是好洁的,*近几年青年们的反动,是一种不正常的反动。B生于Pennsylvania老家,不是移居美国时间较短而不可能调整生活习惯的犹太人or其他杂种。她可能还是Puritan Stock。

 

*使我高兴的,是你现在已 falling in love,所以结婚的迟早,我也不必出主意。我想你可早日declare love,她一定会接受的,以后就同她像go steady or订婚后一样和她很亲密地做朋友。水到渠成,迟早双方总觉得要有结婚的需要的。我的劝告是多date,承认双方很serious 后公开式的date。*次朋友们知道你在追女朋友,可能很奇怪,date多了,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且他们都会觉得你们是一对佳耦〔偶〕,希望你们早日结婚。中年人不大容易fall in love,两三年来你的信上一直表示要保持做学者,做bachelor式不受感情激动的生活的 even tenor。这种生活当然也有其优点,当然比为结婚而结婚或被朋友怂恿而结婚的生活高明。但你既已in love,自 己就应该为自己的幸福努力,把萧伯纳式的life force 充分在恋爱上表现出来。你读陀翁后,很关心他人的幸福。我想B很需要你的爱情和友谊,这一点你自己也知道的。

 

B的事,在父母前*不提,请你放心。Carol 知道你交女朋友的事,也极为兴奋。上信你说八月间来纽约访我们,我们很欢迎。但B在八月中如也有一个月or半个月的 vacation,你应该趁假期的机会和她一起玩,这样,比你特地飞来纽约,更使我快乐。下次date时,可把你们假期的计划synchronize一下,一方面表示你的诚心,一方面不要把较长时期可以一同游乐的机会失之交臂。如到那时你们已同意结婚,则不妨东来省亲,去 Penn.看她的父母,也来纽约看我们。谢谢你把我的书送给 B,并指出书中的小错误。

 

上星期四,见到 Zagoria,他说你的文章还没有收到,你如早已把文稿航邮寄出,此事可check一下。如文稿在路上遗失了,我可先把副稿送给他。China Quarterly 上我的文章也有一两处小错误,都是读 proof后加入的。“Quarterly”中的会计先生爱用new lamp,而新灯费油,给Judy Osborn小姐改错了。附上JAS上我写的短评一篇,没有多大道理。我已决定为JAS写一篇《肉蒲团》的书评,此书是pornography, 书评不易写。我们近况皆好,你同B友谊的进展,下信请详告。即祝

 

恋爱成功!

 

志清 上

 

五月二十六日

 

(二十四日写了一半,因事半断)

 

Chagall那本书,当代调查。五月底学期终了,当出空身体花一天工夫,把这本书找到,望勿念。



 
 
 
 

商品简介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共五卷,收录了1947年夏志清赴美求学到1965年夏济安因病逝世,十几年间兄弟二人的通信六百余封,以*原初的面貌,真实记录了夏氏兄弟在1947至1965年间对于志业理想和人生境况的种种经验与感触。在这些书信中,他们聊家常,谈感情,论文学,品电影,说抱负,议时政,推心置腹,无话不谈。这十七年间,正是中国历史、政治、文化与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年代。在夏氏兄弟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时代的大历史之外,作为一介文人,他们如何凭借个体的努力,书写了个人的小历史,不断对话现实,增延历史。这些看似家常、琐碎的个人史,却为我们回溯和认识那个时代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材料,也为研究夏氏兄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比如书信中大量记录了兄弟二人与当时众多名家或汉学家的交往,两人更是时不时畅聊读书心得,对中外文学作品率性评说。可以说,这部《书信集》是一部离散之书,温暖之书,有情之书。



作者简介

夏志清(19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