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现象学启蒙
  • 设计现象学启蒙
  • 设计现象学启蒙
  • 设计现象学启蒙
  • 设计现象学启蒙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设计现象学启蒙

96 7.5折 128 全新

库存40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代福平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624615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128元

货号1203101935

上书时间2024-06-23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代福平,山西太原人,艺术学博士,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学术兴趣涉及设计学、美学及西方哲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体验设计、设计哲学。在研究中致力于揭示设计现象中蕴藏着的人文逻辑,以理论的方式阐发设计的时代精神,推进设计方法和实践的反思与变革。近年来,尤其注重发挥现象学哲学对现代设计理论的重要价值,以“体验”这一现象学和设计学共同关注的对象和概念为枢纽,构建基于现象学的体验设计方法论,探索设计现象学之路。已出版论著有《标志设计文化论》《设计现象学启蒙》,教材有《字体创意》《激扬文字:文字设计基础教学》《信息可视化设计》。学术和教学的主要获奖有: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江南大学至善教学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江南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优秀工业设计学术奖、第16届全国设计大师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体验设计是设计现象学的入口

一、体验经济时代的核心诉求:人的体验

二、现象学的基本目标:描述纯粹体验

三、从现象学视角研究体验设计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第二节 设计现象学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体验设计的历史和逻辑

第一节 体验设计的历史

一、人机工学之前的阶段

二、人机工学阶段

三、月户体验设计阶段

四、体验设计价段

第二节 体验设计的逻辑

一、体验设计的自在阶段:人与人为事物的原初合一关系之形成

二、体验设计的自觉阶段:人为事物与人的对立关系之发现

三、体验设计的自为阶段:人工物与人的新型合一关系之重建

第三节 体验设计与诸设计范畴的关系

一、体验设计与传统三大设计领城的关系

二、体验设计与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的关系

第二章 体验的形成机制与人性指向

第一节 体验是一种统觉

一、统觉与体验

二、体验者的“想象力自由变更”与“本质直观”

第二节 体验的人性指向

一、体验自由

二、体验尊严

三、体验幸福

第三节 “反客户体验”:一种有待克服的传统思维模式

一、“反客户体验”的表现

二、“反客户体验”思维的传统商业伦理根源

三、“反客户体验”思维的一种新形式

第三章 内时间体验设计方法论

第一节 内时间体验的现象学描述

一、内时间体验是客观时间在意识进程中的显现方式

二、内时间意识“体验流”的组成

第二节 为“原印象体验”而设计

一、“第一印象”属于体验设计的对象

二、“第一印象”设计的现象学方法

第三节 为“回忆体验”而设计

一、创造意义与表达情感

二、服务交互中“回忆体验”的对称性

第四节 为“期望体验”而设计

一、品牌力量根源于“期望体验”

二、企业价值观影响“期望体验”

三、企业行为细节创造“超预期体验”

第四章 现象空间体验设计方法论

第一节 统觉界面体验设计

一、胡塞尔的空间直观思想的启示

二、广义界面设计思维

三、全触点设计思维

第二节 “上手”界面体验设计

一、海德格尔的“诸空间”思想的启示

二、基于海德格尔“诸空间”思想的空间界面自由体验设计

三、海德格尔的“上手之物”思想的启示

第三节 具身化的体验设计

一、具身化体验设计思维:让人和世界建立有机联系

……

内容摘要
代福平博士所著的《设计现象学启蒙》将现象学引入设计学,是设计现象学研究的基础探索。书中提出了基于现象学视角的体验设计方法论,包括内时间体验设计方法论、现象空间体验设计方法论、精神交互体验设计方法论。书中还探讨了设计师的精神操练问题,提出了设计师的新定位、设计修辞的模式比较、设计实践的道德律、设计思维的自由本质和设计教育的自由本质等观点。这些理论观点对于设计师的思维解放具有启发意义。设计现象学为激发、保护设计师的生活洞察力和精神创造力提供了哲学方法论基础。本书获江南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资助。

主编推荐
《设计现象学启蒙》通过现象学和设计学的联结,拓展了设计学的理论路径,将哲学思辨和生活体验融为一体,思维深刻而灵动,内容丰富且有趣,对设计研究者、设计师和设计专业的师生有较大启发价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