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献学 繁体竖排 G5外 中州书画社 无
  • 中国文献学 繁体竖排 G5外 中州书画社 无
  • 中国文献学 繁体竖排 G5外 中州书画社 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文献学 繁体竖排 G5外 中州书画社 无

70 1.56 八五品

仅1件

天津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舜徽 著

出版社中州书画社

出版时间1982-12

版次1

印刷时间1982-12

印次1

印数5千册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页数388页

字数267千字

定价1.56元

上书时间2020-07-1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说明】本书品相极好,但封底靠书脊处上、下各有少许破损。
商品描述
印张:12.5
【内容提要】
本书为我国文献学领域的奠基性著作,分十二编,六十章。除论述文献学的范围、任务和古代文献的流传及类别之外,对版本、目录、校勘等有关整理文献的基本知识,论述尤为详明。前人整理文献的具体工作和丰硕成果,历代校讎学家整理文献的辉煌业绩,书中都作了总结性的介绍。最後两编,对今後整理文献的工作指出了努力途径,提出了具体设想。
【前言】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文献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二章 记录古代文献的材料
第三章 记录古代文献的书籍
第四章 古代文献的散亡(上)
第五章 古代文献的散亡(下)

第二编 古代文献的基本情况
第一章 著作、编述、抄纂三者的区别
第二章 编述的体例
第三章 写作的模仿
第四章 写作的伪托
第五章 写作的类辑

第三编 整理古代文献的基础知识之一——版本
第一章 何谓版本?何时开始讲究版本
第二章 雕版印书,当溯源于石经
第三章 雕版印书以前的古写本
第四章 刻本书的源流
第五章 宋、金、元、明刻本的不可尽据
第六章 精校本和精刊本的可贵

第四编 整理古代文献的基础知识之二——校勘
第一章 校勘的起源和任务
第二章 书籍校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章 校书的条件
第四章 校书的依据
第五章 校书的态度
第六章 清人的校书工作

第五编 整理古代文献的基础知识之三——目录
第一章 何谓“目录”?
第二章 书目的部类
第三章 书目的流别一——官簿
第四章 书目的流别二——史志
第五章 书目的流别三——私录
第六章 书目的流别四——其他

第六编 前人整理文献的具体工作
第一章 抄写
第二章 注解
第三章 翻译
第四章 考证
第五章 辨伪
第六章 辑佚

第七编 前人整理文献的丰硕成果
第一章 修通史
第二章 纂方志
第三章 绘地图
第四章 制图表
第五章 编字典
第六章 辑丛书
第八编 历代校雠学家整理文献的业绩
第九编 清代考证学家整理文献的业绩
第十编 近代学者整理文献最有贡献的人
第十一编 今后整理文献的重要工作
第十二编 整理文献的主要目的和重大任务
· · · · · ·
【作者简介】
张舜徽(1911年7月-1992年11月)湖南沅江县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等。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长于校勘、版本、目录、声韵、文字之学。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由父亲自授业,后又转益多师,从小到大,走的是自学之路。在华中师范大学执教40年之久,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是中国第一位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一生完成学术著作24部共计八百万字。精于“小学”,博通四部,成为一代“通人”大家。其学术著作全部由毛笔撰写完成。
【说明】
本书品相极好,但封底靠书脊处上、下各有少许破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说明】本书品相极好,但封底靠书脊处上、下各有少许破损。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