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的盛宴 近98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思想的盛宴 近98品

库存新书

9 3.3折 27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

版次1

印刷时间2008-07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 4

上书时间2013-04-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印张:15.5
【编辑推荐】
大学是一种永远的悖论。因为在大学里,质疑是最应该被允许的。但同时也不能忘记,肯定同样是大学之所以受到尊敬的学圃特征。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我们因而发现,不但人类的社会,连整个世界都需要我们这样;我们因而感受到,不但人类的社会,连整个世界都少了某些荒诞性,多了几分理性。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我们因而发现,娱乐使我们同而不和,思考使我们和而不同。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我们将会发现,思考的过程、产生思想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过程。这种快乐是其他快乐无从取代的。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我们将因而活得更像个人,更愉快,更自然…… 
【内容简介】
《思想的盛宴》是梁晓声对多年教学经验的最经典总结。本书收集的所有内容,除了为某些新书作的序言、对某些学子作品的品评,更多的是他对人生、对文学的一些精辟的论断。它们大都成文于梁晓声任职北京语言大学以后,一直未曾发表过。用他的话来说,此书非是什么教授的专门知识书,更非是什么学者的研究书——而只不过是一个从事写作多年的人汇集了自己一点见解和体会的浅白之书。
【目录】
复旦与我论大学关于真理与道理关于好人、坏人论雨果阅读一颗心晚秋读诗唐诗宋词的背面电影是一个国家的明信片虚假柔情似水,人们谁更专业纸篓该由谁倒空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论中文之中国意义学中文有什么用?评论的尺度文明的尺度中国的文化需要补课吗?指证中国文化之摇篮读学子习作有感既非残破,亦非完整青春记忆里的“红”与“黑”学子小说《中国病人》序学子小说《女儿河》序答中文学子问致学子“信评”关于情感教育关于情调、情绪、感情、亲情及文学之情怀创作与思考小说是平凡的小说平凡了以后变成海绵时代与戏剧
【作者简介】
梁晓声,祖籍山东荣城,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市。曾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工作22年,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授。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出版千余万字,并多次获各种文学奖项。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名字被收入美、英、澳三国《世界名人录》。代表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父亲》《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伊人,伊人》《欲说》等。
【书摘】
复旦与我
我曾写过一篇散文,题目是《感激》。
在这一篇散文中,我以感激之心讲到了当年复旦中文系的老师们对我的关爱。在当年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对我,他们的关爱还体现为一种不言而喻的、真情系之的保护。非是时下之人言,老师们对学生们的关爱所能包涵的。在当年,那一份具有保护性质的关爱,铭记在一名学生内心里,任什么时候回忆起来都是凝重的。
我还讲到了另一位并非中文系的老师。
那么他是复旦哪一个系的老师呢?
事隔三十余年,我却怎么也不能确切地回忆起来了。
我所记住的只是1974年,他受复旦大学之命在黑龙江招生。中文系创作专业的两个名额也在他的工作范围以内。据说那一年复旦大学总共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招收了二十几名知识青年,他肩负着对复旦大学五六个专业的责任感。而创作专业的两个名额中的一个,万分幸运地落在了我的头上。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为了替中文系创作专业招到一名将来或能从事文学创作的学生,他在兵团总部翻阅了所有知青文学创作作品集。当年,兵团总部每隔两年举办一次文学创作学习班,创作成果编为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通讯报道与时政评论六类集子。1974年,兵团已经培养起了一支不止百人的知青文学创作队伍,分散在各师、各团,直至各基层连队。我是他们中的一个,在基层连队抬木头。兵团总部编辑的六类集子中,仅小说集中收录过我的一篇短篇《向导》。那是我唯一被编入集子中的一篇,它曾发表在《兵团战士报》上。
《向导》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班的知青在一名老职工的率领下进山伐木。那老职工在知青们看来,性格孤倔而专断——这一片林子不许伐,那一片林子也坚决不许伐,总之已经成材而又很容易伐到的树,一棵也不许伐。于是在这一名老“向导”的率领之下,知青离连队越来越远,直至天黑,才勉强凑够了一爬犁伐木。都是歪歪扭扭、拉回连队也难以劈为烧材的那一类。而且,他为了保护一名知青的生命,自己还被倒树砸伤了。即使他在危险关头那么舍己为人,知青们的内心里却没对他起什么敬意,反而认为那是他自食恶果。伐木拉到了连队,指责纷起。许多人都质问:“这是拉回了一爬犁什么木头?劈起来多不容易?你怎么当的向导?”——而他却用手一指让众人看:远处的山林,已被伐得东秃一片,西秃一片。他说:“这才几年工夫?别只图今天我们省事儿,给后人留下的却是一座座秃山!那要被后代子孙骂的……”  这样的一篇短篇小说在当年是比较特别的。主题的“环保”思想鲜明。而当年中国人的词典里根本没有“环保”一词。我自己的头脑里也没有。只不过所见之滥伐现象,使我这一名知青不由得心疼罢了。
而这一篇仅三千字的短篇小说,却引起了复旦大学招生老师的共鸣,于是他要见一见名叫梁晓声的知识青年。于是他乘了十二个小时的列车从佳木斯到哈尔滨;再转乘八九个小时的列车从哈尔滨到北安,那是那一条铁路的终端,往前已无铁路了;改乘十来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到黑河;第二天上午从黑河到了我所在的团。如此这般的路途最快也需要三天。
而第四天的上午,知识青年梁晓声正在连队抬大木,团部通知他,招待所里有位客人想见他。
当我听说对方是复旦大学的老师,内心一点儿也没有惊喜的非分之想。认为那只不过是招生工作中的一个过场,按今天的说法是作秀。而且,说来惭愧,当年的我这一名哈尔滨知青,竟没听说过复旦这一所著名的大学。一名北方青年,当年对南方有一所什么样的大学,一向不会发生兴趣的。但有人和我谈文学,我很高兴。
我们竟谈了近一个半小时。
我对于“文革”中的“文艺”现象“大放厥词”,倍觉宣泄。  他从自己的包里取出一本当年的“革命文学”的“样板书”《牛田洋》,问我看过没有?有什么读后感?
我竟说:“那样的书翻一分钟就应该放下,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而那一本书中,整页整页地用黑体字印了几十段“最高指示”。
如果他头脑中有着当年流行的“左”,则我后来根本不可能成为复旦的一名学子。倘他行前再向团里留下对我的坏印象,比如——“梁晓声这一名知青的思想大有问题”,那么我其后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了。
我记得清清楚楚,我们分手时,他说的是——“你跟我说过的那些话,不要再跟别人说了,那将会对你不利。”
这是关爱。在当年,也是保护性的。
后来我知道,他确实去见了团里的领导,当面表达了这么一种态度——如果复旦大学决定招收该名知青,那么名额不可以被替换。
没有这一位老师的认真,当年我根本不可能成为复旦学子。
我入学几年后,就因为转氨酶超标,被隔离在卫生所的二楼。
他曾站在卫生所平台下仰视着我,安慰了我半个多小时。
三个月后我转到虹桥医院,他又到卫生所去送我……
至今想来,点点滴滴,倍觉温馨。
进而想到——从前的大学生(他似乎是1962年留校的)与现在的大学生是那么不同。虽然我已不认得他是哪一个系哪一个专业的老师了,但却肯定地知道他非是中文系的老师。而当年在我们一团的招待所里,他这一位并非中文系的老师,和我谈到了古今中外那么多作家和作品。这是耐人寻味的。……B49)5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梁晓声
  •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7
  • 版次 1
  • ISBN 9787505959347
  • 定价 27.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9页
【内容简介】
  《思想的盛宴》是梁晓声对多年教学经验的最经典总结。本书收集的所有内容,除了为某些新书作的序言、对某些学子作品的品评,更多的是他对人生、对文学的一些精辟的论断。它们大都成文于梁晓声任职北京语言大学以后,一直未曾发表过。用他的话来说,此书非是什么教授的专门知识书,更非是什么学者的研究书——而只不过是一个从事写作多年的人汇集了自己一点见解和体会的浅白之书。
【作者简介】
梁晓声,祖籍山东荣城,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市。曾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工作22年,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授。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出版千余万字,并多次获各种文学奖项。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名字被收入美、英、澳
【目录】
复旦与我

论大学

关于真理与道理

关于好人、坏人

论雨果

阅读一颗心

晚秋读诗

唐诗宋词的背面

电影是一个国家的明信片

虚假柔情似水,人们谁更专业

纸篓该由谁倒空

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

论中文之中国意义

学中文有什么用?

评论的尺度

文明的尺度

中国的文化需要补课吗?

指证中国文化之摇篮

读学子习作有感

既非残破,亦非完整

青春记忆里的“红”与“黑”

学子小说《中国病人》序

学子小说《女儿河》序

答中文学子问

致学子“信评”

关于情感教育

关于情调、情绪、感情、亲情及文学之情怀

创作与思考

小说是平凡的

小说平凡了以后

变成海绵

时代与戏剧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