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绝版书《新华严经论》(1-5册全)(全新包邮)
  • 正版绝版书《新华严经论》(1-5册全)(全新包邮)
  • 正版绝版书《新华严经论》(1-5册全)(全新包邮)
  • 正版绝版书《新华严经论》(1-5册全)(全新包邮)
  • 正版绝版书《新华严经论》(1-5册全)(全新包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绝版书《新华严经论》(1-5册全)(全新包邮)

本书原名《华严经合论》,与《华严经疏钞》合称为“华严双璧”,同为历史上永垂不朽的名著。

600 全新

仅1件

四川眉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通玄(唐)

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420646

出版时间2005-1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365页

字数912千字

上书时间2019-04-1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正版绝版书《新华严经论》(1-5册全)(全新包邮)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是否套装:是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0420646
丛书名:论藏名著选编
作者:李通玄(唐)
出版:西北大学出版社
书籍重量:2740g
页码:2365

编辑推荐
本书即《华严经合论》,八十华严的权威阐释,佛教义学的巅峰,晚唐维摩诘李长者的传世大作,享誉一字增减不得的名著。

内容简介
《华严经》,原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本经从本质上讲,是解读生命奥秘的百科全书;若从诞生的文化背景上讲,则凝聚着人类五大古文明的精华,是人类文化的登峰造极之作。李通玄长者的《新华严经论》与清凉国师的《华严经疏钞》合称为“华严双璧”,同为历史上永垂不朽的名著。两者风格迥民,各出奇裁,亦同属历史佳话。
目  录
目录一
海云法师序
大方广佛华严经总科
释大方广佛新华严经论主李长者事迹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序(慧研)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序(志宁)
新华严经论卷第一(会释)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会释)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会释)
新华严经论卷第四(会释)
新华严经论卷第五(会释)
新华严经论卷第六(会释)
新华严经论卷第七(会释)
新华严经论卷第八
(世主妙严品第一)
目录二
新华严经论卷第九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一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二
(如来现相品第二)
(普贤三昧品第三)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三
(世界成就品第四)
(华藏世界品第五)
(毗卢遮那品第六)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四
(佛名号品第七)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五
(四圣谛品第八)
(光明觉品第九)
(菩萨问明品第十)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六
(净行品第十一)
(贤首品第十二)
(升须弥山顶品第十三)
目录三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七
(十住品第十五)
(梵行品第十六)
(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八
(明发品第十八)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
(夜摩天宫偈赞品第二十)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九
(十行品第二十一)
(十无尽藏品第二十二)
(升兜率天宫品第二十三)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
(兜率天宫偈赞品第二十四)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一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二
(十地品第二十六)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三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四
目录四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五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六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七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八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九
(十定品第二十七)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
(十通品第二十八)
(十忍品第二十九)
(阿僧祗品第三十)
(寿量品第三十一)
(菩萨住处品第三十二)
(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一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二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
目录五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三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四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五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六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七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八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九
新华严经论卷第四十
(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

作者:李通玄,世称李长者,又称枣柏大士,是唐代的华严学者,北京(今山西太原)人,李唐王室后裔,卒于开元十八年(730)三月二十八日。青年时钻研易理,到四十余岁时,专攻佛典,潜心《华严》。当时正值八十《华严》译成。于开元七年(719)春,他携带新译《华严经》到太原盂县西南同颖乡大贤村高山(一作仙)奴家,造论阐明经义。三年足不出户,据说每天早晨只食枣十颗、柏叶饼一枚,由此世称枣柏大士。他后来携带论稿移居神福山原下的土龛(即太原寿阳方山土龛)继续撰述,经过五年告成,这就是《新华严经论》四十卷。

《华严经》,原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本经从本质上讲,是解读生命奥秘的百科全书;若从诞生的文化背景上讲,则凝聚着人类五大古文明的精华,是人类文化的登峰造极之作。李通玄长者的《新华严经论》与清凉国师的《华严经疏钞》合称为“华严双璧”,同为历史上永垂不朽的名著。两者风格迥民,各出奇裁,亦同属历史佳话。

《新华严经论》
义旨
他在《新华严经论》的卷首,立十门解释《华严》一经的义旨:一、明依教分宗,二、明依宗教别,三、明教义差别,四、明成佛同别,五、明见佛差别,六、明说教时分,七、明净土权实,八、明摄化境界,九、明因果延促,十、明会教始终。这十门都是自出机杼,特别是所立十宗、十教的教判,和法藏一系的五教十宗说迥不相同。

十宗
十宗是:一、小乘戒经,以情有为宗;二、《梵网》菩萨戒经,以情有及真俱示为宗;三、《般若经》,以说空彰实为宗;四、《解深密经》,以不空不有为宗;五、《楞伽经》,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宗;六、《维摩经》,以会融染净二见现不思议为宗;七、《法华经》,以会权就实为宗;八、《大集经》,以守护正法为宗;九、《涅盘经》,以明佛性为宗;十、《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此经名根本佛乘为宗,又以因圆果满,法界理事自在缘起无碍为宗。

十教
十教是:第一时说小乘纯有教;第二时说《般若经》破有明空教;第三时说《解深密经》和会空有明不空不有教;第四时说《楞伽经》明说假即真教;第五时说《维摩经》明即俗恒真教;第六时说《法华经》明引权归实起信教;第七时说《涅盘经》令诸三乘舍权向实教;第八时说《华严经》于刹那之际通摄三世及十世圆融无始终前后通该教;第九共不共教,即闻共同法领解获益不共教;第十不共共教,即不共机闻共同法获益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