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革命史
  • 内蒙古革命史
  • 内蒙古革命史
  • 内蒙古革命史
  • 内蒙古革命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内蒙古革命史

实物如图,内页干净。224

620 九品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郝维民 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4-24

农夫山房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郝维民 编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6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77857
  • 定价 7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34页
  • 字数 55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內蒙古革命史》这本书是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今內蒙古自治区范围內的蒙汉各族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历史。
內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个省、自治区毗邻,北部和东北部分别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有4200多公里的国境线,东西相距2500多公里,南北直距1700多公里,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人口2145.6万人,其中蒙古族377.5万人,占全国480.6万蒙古族人口的78.5%,是蒙古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聚居地区。另外还有78万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回、满、朝鲜等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区下辖呼伦贝尔、兴安、哲里木、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巴彦淖尔、阿拉善等8个盟和呼和浩特、包头、赤峰、乌海等4个地级市。盟市下辖52个旗、17个县、15个县级市和16个市辖区。內蒙古的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发展曲折。在我们叙述正文之前,总觉得有必要对这里的历史沿革做一点追溯介绍。这或许对理解内蒙古革命史上的一些问题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郝维民,內蒙古人学蒙古学学院內蒙古近现代史研究所教授。蒙古族。1958年开始从事内蒙古地区党史、革命史、近现代史、内蒙古地区史、近现代蒙古族历史以及民族理论、政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曾任內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副主任、內蒙古近现代史研究所所长等职;兼任中国蒙古史学会秘书长、內蒙古自治区中共党史学会副理事长、內蒙古自治区国史学会副会长、內蒙古自治区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內蒙古大学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目录】
《内蒙古革命史》著者简介
《内蒙古革命史》插图
新版序言
序言
绪论
一、源远流长的历史
二、內蒙古地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三、內蒙古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第一章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全国大革命时期(1919.5-1927.7)
第一节五四运动时期的内蒙古
一、內蒙古青年响应五四运动
二、京绥铁路工人运动及其对內蒙古的影响
三、蒙汉各族青年的反帝爱国运动
第二节内蒙古革命新时期的开始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民族问题纲领
二、蒙藏学校——内蒙古革命的摇篮
三、內蒙古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建立
四、革命群众组织与群众工作
五、內蒙古最早的革命刊物——《蒙古农民》
第三节内蒙古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一、內蒙古地区中国国民党组织的建立
二、中国共产党对內蒙古民族问题的方针
三、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建立
四、內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发展
五、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及其活动
六、冯玉祥及其国民军对内蒙古革命的影响和五原誓师
第四节内蒙古革命运动的高涨
一、声援响应“五卅”运动
二、“孤魂滩”事件
三、牧民运动的发展及鄂尔多斯风暴
第五节内蒙古地区大革命运动的失败
一、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和奉系军阀的大屠杀
二、內蒙古人民革命党內右派集团的叛变

第二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
第一节大革命失败后内蒙古地区的形势
一、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內蒙古的确立
二、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蒙政策”及其由来
三、蒙古封建上层的“自治”“独立”运动
第二节在艰苦岁月里的内蒙古革命斗争
一、內蒙古革命的形势任务与党的方针政策
二、中共內蒙古特支、特委及其活动
三、中共绥远特支、特委及其活动
四、中共西蒙工委及其活动
五、蒙古族人民对封建势力的反击
六、蒙古民族解放斗争的圣星之火
第三节内蒙古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一、內蒙古东部地区的沦陷
二、內蒙古东部地区的抗日救亡斗争
三、绥远反帝大同盟及进步思想文化运动
四、从中共归绥中心县委到绥远特委
五、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武装抗日
六、气壮山河的狱中斗争
第四节内蒙古革命的新高涨
一、长征胜利后中共中央对內蒙古革命的决策
二、开辟伊盟发展绥蒙
三、百灵庙军事暴动及蒙旗保安总队的建立
四、绥远抗战与援绥抗战运动
五、各族各界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第三章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第一节“七七”事变后内蒙古的形势
一、抗战全面爆发和內蒙古西部地区沦陷
二、伪蒙疆政权的建立及日本侵略者在內蒙古西部地区的统治
三、日本帝国主义在內蒙古东部地区殖民统治的强化
四、抗战爆发后的內蒙古西部国民党统治区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工作的方针及其领导的抗日活动
一、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二、蒙汉抗日游击队和八路军在归绥等地的抗日活动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伊克昭盟抗日斗争
四、河套地区的抗日活动和革命斗争
第三节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
一、大青山地区的战略地位及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
二、八路军挺进大青山
三、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
第四节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
一、中共中央对绥远敌占区工作的方针
二、绥远敌占区中共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三、大青山骑兵支队和骑兵游击战争
四、抗日游击政权和抗日游击队
第五节蒙古民族工作与绥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绥西抗战
一、抗战中的蒙古民族工作
二、绥蒙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傅作义将军领导的绥西抗战
第六节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抗日斗争
一、东北抗日联军在呼伦贝尔的抗日活动
二、八路军在热河的抗日斗争
第七节坚持抗战夺取胜利
一、坚持大青山敌后游击战争
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加强和“伊盟事变”的爆发
三、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恢复与发展
四、內蒙古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四章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一节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内蒙古
一、內蒙古的形势及其战略地位
二、国民党为在內蒙古地区恢复其统治秩序的活动
三、中国共产党为保卫內蒙古解放区的斗争
四、蒙古民族运动的兴起
五、蒙古族青年运动的发展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
一、中共中央对内蒙古工作的方针及全面开展内蒙古工作
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成立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內蒙古自.治运动全面展开
四、“四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第三节内蒙古人民的自卫解放战争
一、绥蒙地区的国共对峙与斗争
二、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的创建
三、国民党军队进攻内蒙古解放区及內蒙古人民的自卫战争
四、伊克昭盟革命斗争的发展
第四节内蒙古自治运动的伟大胜利
一、自治运动的胜利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自治的基本方针
三、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
四、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的咸立
第五节伟大的社会变革
一、农业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二、牧业区的民主改革
三、半农半牧区的社会改革
四、经济文化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第六节内蒙古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內蒙古骑兵在战斗中成长
二、绥蒙解放区的恢复与发展
三、内蒙古地区的剿匪斗争
四、“绥远方式”与绥远和平解放
五、內蒙古全境的解放和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
附录一大事年表
附录二参考图书文献资料目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