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的中国道路
  • 法治的中国道路
  • 法治的中国道路
  • 法治的中国道路
  • 法治的中国道路
  • 法治的中国道路
  • 法治的中国道路
  • 法治的中国道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治的中国道路

12 2.5折 48 九品

仅1件

江苏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甘藏春、梁超 著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1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70

上书时间2024-05-17

庐陵书斋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甘藏春、梁超 著
  •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时间 2016-01
  • 版次 1
  • ISBN 9787119081069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5页
  • 字数 2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法治的中国道路》主要内容包括:近代法治为什么没有首先在中国产生?、明末清初的中国已经具备了产生近代法治的社会基因、强大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完善的治理体系扼杀了近代法治的诞生、自然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资本主义的发育、法治在中国是如何起步的?、西方法律文化是在什么背景下引人中国的?、中西方不同的法律文化传统和法治在中国最终拥抱了社会主义等。
【作者简介】
  甘藏春,现任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宪法、行政法、土地法等领域的研究,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程》《一国两制与香港基本法律制度研究》《体制-机制-法制一一资源管理方式改革的思考》《惕诺集》等多部专著,并在《人民日报》《法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行政法学研究》等报纸、期刊上发表文章一百五十余篇。
  
  梁超,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博士研究生。
【目录】
代序 论转型型法治
引言 国家治理的三种基本方式

第一章 近代法治为什么没有首先在中国产生?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中国已经具备了产生近代法治的社会基因
第二节 强大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完善的治理体系扼杀了近代法治的诞生
第三节 自然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资本主义的发育

第二章 法治在中国是如何起步的?
第一节 西方法律文化是在什么背景下引人中国的?
第二节 中西方不同的法律文化传统
第三节 法治在中国最终拥抱了社会主义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开辟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治理方式的选择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选择法治的基本动因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主要安排
第四节 决定中国法治成败的几个关键因素
第五节 检验法治成效的主要标准

第四章 公平正义
第一节 法治与公平正义
第二节 西方的公平正义观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公平正义观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观

第五章 人权保障
第一节 人权理念的变迁
第二节 法治与人权
第三节 中西方人权理念的差异
第四节 中国人权保障取得的成就

第六章 权力制约
第一节 解读“权力”的三个维度
第二节 权力制约的基本方式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权力观

第七章 依法执政
第一节 如何看待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第二节 依法执政的基本要求

第八章 立法改革
第九章 依法行政
第十章 司法改革
第十一章 法治社会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