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实验室系列:转染实验技术
  • 生物实验室系列:转染实验技术
  • 生物实验室系列:转染实验技术
  • 生物实验室系列:转染实验技术
  • 生物实验室系列:转染实验技术
  • 生物实验室系列:转染实验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物实验室系列:转染实验技术

50 九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文丽、高媛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

版次1

印刷时间2013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4

上书时间2024-04-26

墨竹轩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文丽、高媛 编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3
  • 版次 1
  • ISBN 9787122162212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47页
  • 字数 160千字
  • 丛书 生物实验室系列
【内容简介】
  《生物实验室系列:转染实验技术》覆盖了转染前目的基因的获取、载体的选择,多种转染技术,转染技术的应用等。作为一本实验技术类书籍,《生物实验室系列:转染实验技术》不仅较详细地阐述了有关技术的具体操作和程序,更着力于对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生物实验室系列:转染实验技术》不仅可作为从事生命科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相关领域工作者的实验室必备参考工具书,同:时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及科学工作者对转染实验技术的理论做深入探讨时参考。
【目录】
第1章转染实验技术概述
1.1转染实验技术简介
1.1.1转染实验技术的概念
1.1.2外源基因转染真核细胞的目的、意义
1.2转染实验技术的分类及原理
1.2.1病毒感染法
1.2.2非病毒感染法
1.3转染实验技术的应用
1.4新材料与新技术在转染实验技术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目的基因的获取
2.1目的基因概述
2.2化学合成法获取目的基因
2.2.1磷酸二酯法
2.2.2磷酸三酯法
2.2.3亚磷酸三酯法
2.2.4寡核苷酸连接法
2.3基因组文库钓取目的基因
2.4cDNA文库钓取目的基因
2.4.1mRNA的分离纯化(过程)
2.4.2双链cDNA的体外合成
2.5PCR获取目的基因
2.5.1PCR扩增DNA的基本原理
2.5.2PCR扩增产物的克隆
2.5.3PCR技术在目的基因制备中的应用
2.6RTPCR法获取目的基因
参考文献

第3章基因表达载体的选择
3.1基因表达载体概述
3.2基因表达载体分类
3.3基因表达载体的遗传标记
3.4常用原核基因表达质粒载体
3.5常用真核基因表达质粒载体
3.6病毒型表达载体
3.6.1噬菌体载体
3.6.2反转录病毒载体
3.6.3腺病毒载体
3.7可表达融合蛋白的载体
3.7.1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载体
3.7.2pMALTM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3.8基因表达载体的改造
3.8.1报道基因的改造
3.8.2启动子的研究
3.8.3大容量载体
参考文献

第4章重组子的构建与鉴定
4.1限制性内切酶
4.2黏断连接方法及重点技术
4.2.1单酶切位点的连接
4.2.2双酶切位点的连接
4.2.3同工异源酶及同尾酶酶切位点的连接
4.3平端连接方法及重点技术
4.4酶切位点的改造和连接
4.4.1黏断切口转化为平端切口的连接
4.4.2人工接头的设计及人工黏断切口的制备
4.4.3酶切位点的化学修饰
4.5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
4.5.1表型水平筛选
4.5.2分子水平鉴定
参考文献

第5章化学转染方法将重组体导入真核细胞
5.1磷酸钙共沉淀法
5.1.1磷酸钙共沉淀法原理
5.1.2转染试剂、材料
5.1.3仪器设备
5.1.4操作步骤
5.1.5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
5.2DEAE葡聚糖法转染
5.2.1DEAE葡聚糖法转染原理
5.2.2转染试剂
5.2.3仪器设备
5.2.4操作步骤
5.2.5操作注意事项
5.3脂质体介导的转染
5.3.1脂质体介导的转染原理
5.3.2转染试剂
5.3.3仪器设备
5.3.4操作步骤
5.3.5操作注意事项
5.4纳米材料介导的转染
5.4.1纳米材料介导的转染原理
5.4.2转染试剂
5.4.3仪器设备
5.4.4操作步骤
5.4.5操作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第6章物理转染方法将重组体导入真核细胞
6.1显微注射法转染
6.1.1显微注射法原理
6.1.2转染试剂
6.1.3仪器设备
6.1.4操作步骤
6.1.5操作注意事项
6.2电穿孔法转染
6.2.1电穿孔法转染原理
6.2.2转染试剂
6.2.3仪器设备
6.2.4操作步骤
6.2.5操作注意事项
6.3基因枪转染
6.3.1基因枪技术的发展历史
6.3.2基因枪介导的转染原理和设备
6.3.3转染试剂:微弹载体、DNA微载体
6.3.4操作步骤
6.3.5操作注意事项
6.3.6基因枪技术作为新兴的转移基因的优点
6.3.7基因枪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7章病毒转染方法将重组体导入真核细胞
7.1病毒转染系统概述
7.2包装细胞概述
7.3高浓度病毒原液的收集及滴度测定方法
7.3.1高浓度病毒原液收集
7.3.2病毒滴度测定方法
7.4病毒转染的辅助系统
7.4.1转染试剂
7.4.2细胞状态
7.4.3转染方法
7.4.4载体构建
7.5腺病毒介导的转染
7.5.1腺病毒介导的转染原理
7.5.2转染试剂
7.5.3仪器设备
7.5.4操作步骤
7.5.5操作注意事项
7.6反转录病毒介导的转染
7.6.1反转录病毒介导的转染原理
7.6.2转染试剂
7.6.3仪器设备
7.6.4操作步骤
7.6.5操作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第8章转染成功细胞的选择
8.1遗传报道基因系统
8.1.1报道基因系统概述
8.1.2报道基因的分类及使用选择
8.1.3报道基因技术的前景展望
8.1.4常见的报道基因
8.2报道基因的同位素分析法
8.2.1放射性同位素的基本性质
8.2.2射线的防护
8.3报道基因的非同位素分析法
8.3.1酶联免疫法(ELISA)
8.3.2荧光法
8.3.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参考文献

第9章转染技术的应用
9.1转基因动物及基因敲除动物
9.1.1转基因动物的定义
9.1.2制备转基因动物的方法
9.1.3基因敲除动物
9.2转基因植物
9.2.1转基因植物的定义
9.2.2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方法
9.2.3转基因植物的主要应用方向
9.3基因制药
9.3.1基因制药概述
9.3.2基因工程药物生产的基本过程
9.3.3基因制药技术的主要应用
9.4基因治疗
9.4.1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
9.4.2肿瘤基因治疗
9.4.3其他疾病的基因治疗
9.5RNA干扰治疗
9.5.1在骨病治疗中的应用
9.5.2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9.5.3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9.5.4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9.5.5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