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
  • 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
  • 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
  • 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
  • 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
  • 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
  • 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
  • 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
  • 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
  • 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

20 4.4折 45 八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涛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X2

上书时间2024-01-31

紫萱书屋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内有贴画,参考图片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苏涛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42315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4页
  • 丛书 培文·电影
【内容简介】
  《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以香港电影为主要论述对象,从历史、类型、文本等方面切入,试图以新的框架和扎实的史料重述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香港电影。
【作者简介】
  苏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译有《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香港电影:余外的维度》(即出)。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部分战后初期香港电影的文化政治
1.香港左派电影的另一个面向--以大光明影业公司为中心
2.时代转折、政治形塑与艺术探索--兼论1949年前后内地与香港电影的互动
3.上海传统、流离心绪与女明星的表演政治
--长城影业公司的创作特色与文化选择
4.女明星的银幕塑形:李丽华与战后香港国语片
5."南来影人"、流亡意识与传统的焦虑--卜万苍香港电影生涯侧影
6."电懋"电影中的女性身体、现代生活方式与都市空间

第二部分武侠/功夫片的类型、作者与文化想象
7.厚积薄发一鸣惊人:胡金铨"邵氏"时期的创作
(附:胡金铨创作生平年表)
8.浪漫暴力、男性身体与去势焦虑:张彻的武侠片、功夫片
9.权力、性别与"形式的意识形态":楚原的奇情武侠片
10.功夫、谐趣与传统的回归:刘家良的功夫片
11.功夫喜剧:类型、风格与文化想象

第三部分家国想象与本与建构
12.《秋海棠》与《红伶泪》:一株海棠,两种风情
13.《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传奇、古典美学与南来影人的"家国想象"
14.《董夫人》:主体欲望的诗意描摹与女性主义
15.《精武门》:功夫、暴力与国族想象
16.《半斤八两》:嬉笑怒骂中的人性批判

参考影片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内有贴画,参考图片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