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udies in Spenser's historical Allegory
  • Studies in Spenser's historical Allegory
  • Studies in Spenser's historical Allegory
  • Studies in Spenser's historical Allegory
  • Studies in Spenser's historical Allegory
  • Studies in Spenser's historical Allegory
  • Studies in Spenser's historical Allegory
  • Studies in Spenser's historical Allegory
  • Studies in Spenser's historical Allegory
  • Studies in Spenser's historical Allegory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Studies in Spenser's historical Allegory

《斯宾塞历史寓言研究》现货!非代购!非“海外库房”发货!

179 八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Greenlaw, Edwin

出版社Octagon Books

出版时间1967

印刷时间1967

装帧精装

页数202页

上书时间2023-10-09

杭州徐晓东博士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馆藏书,该作者编辑过著名的集注本斯宾塞全集。原来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文学史专著,出版于1932年,该书为重印本,纸张很厚。
商品描述
斯潘塞仅比莎士比亚和马洛大12岁,比琼森大20岁,去世后,他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角,身边是“英国诗歌之父”乔叟。斯潘塞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独特的大师、英国文学史上“诗人中的诗人(poets’ poet)”,但假如将其与上述三人并列为英国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相信很多评论家会有异议,琼森说:“斯潘塞在‘装老’,并没有在创作(Spenser, in affecting the ancients, writ no language.)。”的确,斯潘塞的语言、风格与同时代作家有很大区别,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流文体是诗剧,而斯潘塞走的却是田园牧歌和中世纪寓言的道路;莎士比亚与马洛所创造的“文艺复兴式的英雄”抛弃了死后救赎,而追求个人具体的世俗生活,而斯潘塞的《仙后》却以抽象概念深入浅出地强调基督教道德,求得人与上帝的和谐;文艺复兴式的英雄均为个性复杂的角色,而《仙后》所塑造的人物却都是简单的黑白对立。这种独特性就是为什么斯潘塞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而琼森却被掩映在莎翁光环下的原因。如果依据著名学者 M.H.Abrams在《文学术语汇编》对文艺复兴如此评价:It[Renaissance] has been described as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 out of the ashes of the Dark Ages. 那么斯潘塞的作品一定属于“中世纪的余灰”。
斯潘塞家境贫寒,父亲是位伦敦的纺织工人。斯潘塞早年进入公立男童学校——Merchant Taylors’ School,依靠公立学校的助学金与减免学费完成了基础教育,他的同学有后来的诗人Thomas Lodge(1557-1625)、戏剧家Thomas Kyd(1558-1594)等。1569年5月,斯潘塞进入剑桥大学Pembroke Hall学习,作为减费生(sizar)斯潘塞以120名中第11名的成绩取得了文学士学位,其后又攻读了硕士学位。当时的剑桥大学深受宗教改革的影响,斯潘塞倾向于新教,这在《仙后》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Duessa就被描写成新教的对立面——代表罗马天主教的虚伪。斯潘塞从剑桥毕业后先后担任了Rochester主教的秘书,希望从此走入社会上层。并通过主教结识了著名诗人和将领Philp Sidney(1554-1586)爵士,1579年斯潘塞以匿名的方式发表了《牧童日历》(The Shepheardes Calender)以献给这位志趣相投的贵族。
1580年,斯潘塞担任爱尔兰总督(Lord Deputy of Ireland)秘书,并随总督在爱尔兰的土地上生活了近20年的时光,这是斯潘塞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从经济和社会地位看,他俨然是拥有大片土地的庄园主,仅在Cork就得到了3028公顷的土地,并购买了新的住宅——Kilcolman Castle;从作品角度看,斯潘塞游离于整个英格兰文学主流之外,较少受主流文学的影响,使他能够延续乔叟以及中世纪欧洲大陆的传统,并大胆革新诗歌的形式。在他与Boyle小姐结婚后,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小爱神与新婚颂曲》(Amoretti and Epithalamion,1595)。斯潘塞的代表作是长诗《仙后》(Faerie Queene),本打算写12卷,每一卷以中世纪传奇故事的形式写一位骑士的冒险经历,每一位骑士则代表一种美德,分别是神圣(Holiness)、节制(Temperance)、贞节(Chastity)、友谊(Friendship)、正义(Justice)和礼貌(Courtesy)。而每一位骑士又都具有人类惯有的缺点,必须战胜各种敌人,经受各种诱惑与考验才能真正获得。每当骑士陷入困顿,就有亚瑟王出来解救,在亚瑟王的身上体现了12种美德的统一,他一直在追寻曾在梦中出现过一次的仙后——荣耀(Gloriana),这位仙后则可以看成是英国女王。
遗憾的是,《仙后》仅完成了6卷多一点。1598年爱尔兰人民的起义焚毁了斯潘塞的庄园,迫使其全家逃回到英国。其后不久,斯潘塞就在贫寒中去世了。

《小爱神与新婚颂曲》是斯潘塞爱情生活的结晶,这一组诗歌继承了欧洲大陆爱情诗中旖旎甜美的风格,语调时而欢快,时而忧伤,诗歌中充满了爱情带来的睿智。稍有不同的是,斯潘塞将意大利十四行诗韵脚由abba-abba-adecde改变abab-bcbc-cdcd-ee。此外,以往爱情诗中女性角色缺乏性格,或是个看不到容貌的影子,或仅仅为男人追逐的对象,而《小爱神与新婚颂曲》中的女主角却显得聪颖而美丽,例如54首中有:我们演出在着世界的舞台,/我的爱人悠闲地看着戏,/她观赏我演出各种题材,/用不同形式排遣我不安的心意,/一时的兴会令我欢喜,/于是我戴上了喜剧的假面;/一时我转欢笑为唏嘘,/于是我又把悲剧扮演。/她却用不变的眼睛看我幻变,/不因我喜而喜,不因我悲而悲;/我笑她讥讽,等我泪流满脸,/她却大笑而心如冰块。/什么能感动她?哭笑都不是,/那么她非女人,而是顽石。(王佐良译文)。这两首诗歌中,女孩伶俐而俏皮的性格跃然纸上。75首中,女孩子认为将本为人间的东西妄图变成不朽,这一切努力纯属徒劳,这也反映出人文主义思想重现世轻身后的特点,而在诗人心中,诗歌能令人永恒的概念更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共性,可参考莎士比亚第18首十四行诗。

早在13世纪末,一些用八行体(ottava rima)创作的宗教诗与叙事诗在意大利倍受青睐。八行体的结构是每一个诗节(stanza)八行,每行的格律是抑扬格五音步或者六音步,整个诗节的韵脚为ababab-cc。此后,意大利诗人塔索(Tasso, 1544-1595),阿里奥斯托(Ariosto, 1474-1533)促成了这一形式的普及。斯潘塞创造性地吸收了这一诗歌形式,在八行体的后面又增加了一行,形成了九行体,前八行是抑扬格五音步(iambic pentameter),最后一行则为抑扬格六音步(Alexandrine),第九行中第三个音步后有一个意义停顿(caesura),诗节的韵脚为abab-bcbc-c。后来世人将此形式称之为斯潘塞体(Spenserian stanza)。斯潘塞体的优势为:前八行围绕一个突出的意象,第九行或作为总结,或进行评论。
《仙后》是用斯潘塞体创作的寓言性传奇故事,第一部讲述了在仙后的安排下,红十字骑士(Redcrosse Knight)与Una一道去营救被火龙(Old Dragon)围困在铜塔中Una的父母。一场大雨让他们误入错误的森林,在那里,两人遇到了人面蛇身的怪物Error,经过一番搏斗,骑士有惊无险地杀死了Error。小小的胜利之后,内心自负的骑士独自一人骑上战马,很快把Una甩在后面。貌似凶险的挑战并无危难,而真正险恶的敌人却是伪装的良善,骑士不久遇到了装扮成隐士的大巫师Archimago,由于巫师的离间,红十字骑士抛弃了Una,投入女巫Duessa的怀抱,再次误入了骄傲之宫,被巨人Orgoglio俘获并关进地牢。闻讯赶来的Una领着亚瑟王将骑士营救出来,羞愧难当之下,他欲图自杀,好在Una及时抢下他手中的短刀。极度虚弱的骑士在Una的陪伴下来到神圣之宫疗伤,康复后,勇敢的骑士经过三天激战最终杀死火龙,营救出Una的双亲,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为寓言,《仙后》可以有不同层面的阐释。故事开篇叙述了一个异教的国度,一位全身披挂的骑士飞驰在原野之上,与他紧紧相伴的是位秀美可爱的女子。斯潘塞在叙事中松紧有度,不缓不急,分别到第一卷10章66节和1章45节才表明各自的身份。红十字骑士胯下那匹激昂的战马(angry steede)则代表了骑士内心激情涌动。Una的描写与她作为真理和真正基督教的寓意相吻合,她严裹的头巾不以真面目示人,揭示出常人无法看到真理的本来面目;与真理相比,代表理性的侏儒往往落后于真理的步伐,故显得拖沓而累赘。Una的形象同时与Duessa的描述形成对照,前者是:骑着矮小的白驴,牵着雪白的羔羊,一副谦卑的神情;而象征虚伪的Duessa却是:大红的斗篷缀满黄金和珍珠,华丽的装饰都是众多情人所赠(2章13节),一副巴比伦荡妇的模样,代表了罗马天主教的铺张和虚荣。在人物刻画上,红十字骑士与代表真理的Una和代表美德的亚瑟王形成对照,前者是经过种种磨难,性格逐渐丰满起来的“圆型人物”,他原本是个没有经验和阅历的角色,在经历种种考验后才取得了相应的美德;而后两者则是静态的“扁型人物”,这一切都由他们各自所代表的寓意所决定。作为真理的化身,Una可以陷入困顿,但是真理并不为周围的压力而变化,始终处于静态之中,美德的化身亚瑟王也同样如此。
斯潘塞生活在一个信念动荡的年代,既有天主教与新教的斗争,又有传统基督教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他在本诗中借助叙述来展示表象与真实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还涉及到读者对于叙述者本身的鉴别。也就是说,读者甚至有权利依照自己坚定的信仰参与到对叙述的评判中去。诗歌的开头是骑士战马的飞驰,紧跟着是Una的矮驴和手牵的羔羊,后面是侏儒,步行且拖着重物,三者的步伐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同步。一面是暴烈的战马,而另一方面,骑者却能端坐从容(faire did sitt)似乎也并不现实。上面提到的羔羊也只出现过一次,后来再也没有提到过,这样的超现实主义不仅令读者疑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图书馆藏书,该作者编辑过著名的集注本斯宾塞全集。原来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文学史专著,出版于1932年,该书为重印本,纸张很厚。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