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赵毅衡,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符号学、叙述学、形式论。著有《远游的诗神》《重访新批评》《文学符号学》《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广义叙述学》《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以及The Uneasy Narrator, Towards a Modern Zen Theatre, The River Fans Out, Philosophical Semiotics等。 内容简介: 文化叙述化是一个重要的现象和趋势,叙述是中国文化获得现代性的客观需要,对叙述文本特点的掌握,成为当今文化研究的重要一环。近三十年在各种人文和社会学科中出现了“叙述转向”,社会生活中各种表意活动所包含的叙述性越来越彰显。传统的叙述学很难使各种叙述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广义的“符号叙述学”并非新提法,而是很久以来许多学者努力的方向。因此本书的主旨,不是学界想不到,而是学界没做到。本书的目的就是寻找所有叙述文本(即包含情节的文本)的一些共同规律,为各种叙述研究搭建共同的理论基础,为叙述提出一个最简底线定义:有人物参与的事件被组织进一个文本中。做如此理论探讨的前提,是对人类文化中所有的叙述文本做先行的总体分类。此种分类可以沿两个维度展开:一是看其基础语义域是否为“事实性”(不一定是事实),由此出现“纪实”与“虚构”的对立;另一是文本意义接收时态,由此分出“记录叙述”(历史、小说等)、“演示叙述”(演出、游戏等)、“意动叙述”(预言、许诺等),以及落在它们之间的“记录演示”(影视等)与“形象叙述”(错觉与梦)。如此两个维度交叉,形成九种分类。在这基础上本书提出虚构的“双区隔原则”,叙述者的“框架-人格二相”等原理,尝试回答“第三人称难题”之类的长期困扰。 目录: 叙述体裁分类总表及其说明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